一种平板打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5923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3 0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平板打印机,包括机壳、底板框架、底架传动组件、底架升降组件、工作平台、机体传动组件、墨车、墨盒及保湿清洁部;机壳具有相对前、后端面及滑行腔体;滑行腔体由前端面延伸至后端面;底板框架一端设于后端面,另一端沿着滑行腔体向远离前端面的方向延伸;底架传动组件设于底板框架内;底架升降组件设于底架传动组件上;工作平台设于底架升降组件上;机体传动组件、墨车、墨盒及保湿清洁部设于机壳内;机体传动组件横设于工作平台上方,并与其平行;墨车设于机体传动组件上;墨盒及保湿清洁部分别位于机体传动组件两端的下方,并固定于壳体内壁。本申请的平板打印机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外形规整美观,易于搬运以及使用。

A flat plate print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latbed printer,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a chassis frame, chassis, chassis assembly, transmission assembly lifting work platform, the transmission component, ink cartridges and clean cars, moisturizing department; casing with front and rear end surfaces and relative sliding cavity; sliding cavity by the front end surface extends to the rear end of the bottom frame is arranged on the rear end; the end, the other end extends along the sliding cavity away from the front face direction; a bottom frame transmission component is arranged on the bottom frame; a lifting component is arranged on the chassis transmission components; working platform is mounted on the underframe assembly lifting body; a transmission component, ink cartridges and moisturizing cleaning vehicle, is provided in the casing body; the transmission components horizontally arranged above the working platform, and in parallel; the ink vehicle is arranged at the transmission assembly; cartridge and moisturizing cleaning part is positioned at both ends of the transmission components don't Below, and fixed to the inner wall of the shell. The applied plate printer is compact in structure, small in space, and beautiful in shape, easy to carry and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板打印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打印机
,具体地,涉及一种平台打印机。
技术介绍
平板打印机主要用于玻璃、木板、金属、瓷砖、皮革、PVC以及亚克力等材料印刷,现有技术中,平板打印机占用空间较大,移动不便,且外观不够规整美观,还会出现飞墨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平板打印机,包括:具有相对前端面及后端面的机壳,其内设置有一滑行腔体,滑行腔体由前端面延伸至后端面;底板框架,其一端设置于后端面,另一端沿着滑行腔体向远离前端面的方向延伸;底架传动组件,其平行设置于底板框架内;底架升降组件,其设置于底架传动组件上;工作平台,其连接于底架升降组件上,并于滑行腔体内滑动;机体传动组件,其位于壳体内部,其横设于工作平台上方并与工作平台平行;墨车,其位于壳体内部,并设置于机体传动组件上;与墨车连通的墨盒,其固定于壳体的内壁,并设于机体传动组件一端的下方;以及保湿清洁部,其固定于壳体的内壁,并设于机体传动组件另一端的下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机壳还包废墨盒;废墨盒设置于壳体外壁;废墨盒与保湿清洁部连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底架传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部、第一主动轮、第一被动轮、第一同步带以及第一从动轮;第一驱动部固定于底板框架一端;第一主动轮连接于第一驱动部输出端;第一被动轮同轴连接第一主动轮;第一从动轮固定于底板框架的另一端;第一被动轮与第一从动轮通过第一同步带连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底架传动组件还包括至少一条滑向导轨;滑向导轨沿滑行腔体平行固定于底板框架内;底架升降组件滑动连接滑向导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底架升降组件包括第二驱动部、第二主动轮、第二被动轮、第二同步带以及与第二被动轮相对应的丝杆;第二主动轮连接于第二驱动部的输出端;第二主动轮通过第二同步带与第二被动轮连动连接;第二被动轮啮合连接丝杆;丝杆两端分别垂直连接于底架升降组件的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底架升降组件还包括调节轮以及支撑架;调节轮设于第二被动轮以及第二主动轮之间,并且通过第二同步带与第二被动轮以及第二主动轮连动;支撑架设于上固定板以及下固定板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机体传动组件包括第三驱动部、第三主动轮、第三被动轮、第三同步带以及第二从动轮;第三驱动部固定连接机体传动组件的一端,第二从动轮固定连接机体传动组件的另一端;第三主动轮连接于第三驱动部的输出端;第三被动轮同轴连接第三主动轮;第二从动轮通过第三同步带与第三被动轮连动连接;墨车设于第三同步带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墨车包括喷头、吸风扇、风冷UV灯;吸风扇以及风冷UV灯设于喷头的一侧;风冷UV灯设于吸风扇下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墨盒包括存墨盒、第一蠕动泵以及墨管;第一蠕动泵一端连接存墨盒,其另一端连接墨管的一端;墨管的另一端与喷头连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保湿清洁部包括第四驱动部、摆杆、刮片、吸墨垫以及第二蠕动泵;摆杆设于保湿清洁部远离壳体内壁的一端,并与第四驱动部输出端连接;刮片设于摆杆的端部;吸墨垫设于保湿清洁部靠壳体内壁的一端;第二蠕动泵设置于保湿清洁部侧壁上,其一端连通吸墨垫,另一端连通废墨盒。同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平台打印机的有益效果在于:机壳包裹着平板打印机主体部分,使得平板打印机的外形规整美观,飞墨不易飞出;机壳内部的各个部件结构紧凑,使得平板打印机整体占用空间小,易于搬运及使用。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实施例中平板打印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平板打印机的后视图;图3为实施例中平板打印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中平板打印机的底架传动组件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中平板打印机的底架传动组件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中平板打印机的底架升降组件结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中平板打印机的底架升降组件结构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中平板打印机的机体传动组件结构示意图;图9为实施例中平板打印机的墨车结构示意图;图10为实施例中平板打印机的保湿清洁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机壳;11、前端面;12、后端面;13、滑行腔体;14、废墨盒;2、底板框架;3、底架传动组件;31、第一驱动部;32、第一主动轮;33、第一被动轮;34、第一同步带;35、第一从动轮;36、滑向导轨;4、底架升价组件;41、第二驱动部;42、第二主动轮;43、第二被动轮;44、第二同步带;45、丝杆;46、上固定板;47、下固定板;48、调节轮;49、支撑杆;5、工作平台;6、机体传动组件;61、第三驱动部;62、第三主动轮;63、第三被动轮;64、第三同步带;65、第二从动轮;66、吸墨扇;7、墨车;71、喷头;72、吸风扇;73、风冷UV灯;8、墨盒;81、存墨盒;82、第一蠕动泵;83、墨管;9、保湿清洁部;91、第四驱动部;92、摆杆;93、刮片;94、吸墨垫;95、第二蠕动泵。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专利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也就是说,在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需要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为能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参照图1、2和3,图1为实施例中平板打印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平板打印机的后视图;图3为实施例中平板打印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平板打印机包括机壳1、底板框架2、底架传动组件3、底架升降组件4、工作平台5、机体传动组件6、墨车7、墨盒8、保湿清洁部9。本实施例中会引入方向坐标概念以便更好的理解;使用者正对机壳1前端面11进行操作时,墨车7平行于机壳1前端面11的运动方向为X轴所在方向,工作平台5平行于机壳1前端面11的运动方向为Z轴所在方向,工作平台5垂直于机壳1前端面11的运动方向为Y轴所在方向。机壳1包括前端面11、后端面12以及滑行腔体13;机壳1近似于矩形,前端面11以及后端面12相对,且为大小、形状相同矩形;滑行腔体13由前端面11延伸至后端面12;机壳1外壁还设有操作显示台,操作显示台设于前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平板打印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平板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相对前端面(11)及后端面(12)的机壳(1),其内设置有一滑行腔体(13),所述滑行腔体(13)由所述前端面(11)延伸至所述后端面(12);底板框架(2),其一端设置于所述后端面(12),另一端沿着滑行腔体(13)向远离所述前端面(11)的方向延伸;底架传动组件(3),其平行设置于所述底板框架(2)内;底架升降组件(4),其设置于所述底架传动组件(3)上;工作平台(5),其连接于所述底架升降组件(4)上,并于所述滑行腔体(13)内滑动;机体传动组件(6),其位于所述壳体(1)内部,其横设于所述工作平台(5)上方并与所述工作平台(5)平行;墨车(7),其位于所述壳体(1)内部,并设置于所述机体传动组件(6)上;与所述墨车(7)连通的墨盒(8),其固定于所述壳体(1)的内壁,并设于所述机体传动组件(6)一端的下方;以及保湿清洁部(9),其固定于所述壳体(1)的内壁,并设于所述机体传动组件(6)另一端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板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相对前端面(11)及后端面(12)的机壳(1),其内设置有一滑行腔体(13),所述滑行腔体(13)由所述前端面(11)延伸至所述后端面(12);底板框架(2),其一端设置于所述后端面(12),另一端沿着滑行腔体(13)向远离所述前端面(11)的方向延伸;底架传动组件(3),其平行设置于所述底板框架(2)内;底架升降组件(4),其设置于所述底架传动组件(3)上;工作平台(5),其连接于所述底架升降组件(4)上,并于所述滑行腔体(13)内滑动;机体传动组件(6),其位于所述壳体(1)内部,其横设于所述工作平台(5)上方并与所述工作平台(5)平行;墨车(7),其位于所述壳体(1)内部,并设置于所述机体传动组件(6)上;与所述墨车(7)连通的墨盒(8),其固定于所述壳体(1)的内壁,并设于所述机体传动组件(6)一端的下方;以及保湿清洁部(9),其固定于所述壳体(1)的内壁,并设于所述机体传动组件(6)另一端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台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还包废墨盒(14);所述废墨盒(14)设置于所述壳体(1)外壁;所述废墨盒(14)与所述保湿清洁部(9)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传动组件(3)包括第一驱动部(31)、第一主动轮(32)、第一被动轮(33)、第一同步带(34)以及第一从动轮(35);所述第一驱动部(31)固定于所述底板框架(2)一端;所述第一主动轮(32)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部(31)输出端;所述第一被动轮(33)同轴连接所述第一主动轮(32);所述第一从动轮(35)固定于所述底板框架(2)的另一端;所述第一被动轮(33)与所述第一从动轮(35)通过所述第一同步带(34)连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板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传动组件(3)还包括至少一条滑向导轨(36);所述滑向导轨(36)沿所述滑行腔体(13)平行固定于所述底板框架(2)内;所述底架升降组件(4)滑动连接所述滑向导轨(36)。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升降组件(4)包括第二驱动部(41)、第二主动轮(42)、第二被动轮(43)、第二同步带(44)以及与所述第二被动轮(43)相对应的丝杆(45);所述第二主动轮(42)连接于所述第二驱动部(41)的输出端;所述第二主动轮(42)通过所述第二同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广乐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诺彩数码产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