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正六边形棱柱棒加工的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57313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3 0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正六边形棱柱棒加工的夹具,包括A夹具和B夹具,所述A夹具和B夹具分别包括一个研磨平面,研磨平面上分别开凿有A容纳槽和B容纳槽,所述A容纳槽和B容纳槽的横截面分别与圆形棒的横截面相匹配,B容纳槽的研磨口的斜下方设有一斜面,研磨口和斜面分别与B容纳槽的圆内接正六边形相交的两条边重合。通过组合使用A夹具和B夹具,即可在现有研磨机上实现对圆形晶体棒的正六边形加工,得到的正六边形棱柱棒的形状和尺寸精度高,误差小,加工质量优,同时由于操作方便,加工过程可控,使用成本低等特点,特别适用于正六棱柱晶体棒材的加工。

A fixture for machining a hexagonal prismatic ba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ixture for machining hexagonal prismatic rods, including A and B fixture fixture, the fixture A and B fixture comprises a plane grinding, grinding plane were dug A holding tank and B containing groove, the cross section of the A and B of the holding groove accommodating groove respectively. Matching with the cross section of circular rods, a slope with inclined bottom grinding B accommodating groove mouth, inscribed grinding mouth and slope respectively with B of the containing groove of hexagonal two intersecting edges overlap. By using a combination of A and B fixture fixture, can be in the existing grinding machine for processing circular hexagonal crystal rod, hexagonal prism shape and dimension precision of the bar high, small error, excellent processing quality, at the same time due to the convenient operation, process controll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w cost, especially suitable for the processing of Yu Zheng six prism crystal b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正六边形棱柱棒加工的夹具
本技术涉及晶体材料加工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正六边形棱柱棒加工的夹具。
技术介绍
激光晶体由于强度高,硬度大,导致其加工性能较低,特别是在将其加工成正六棱柱棒时,现有的普通加工设备无法保证形状和尺寸的精度,需要借助高精密研磨仪器,这无疑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正六边形棱柱棒加工的夹具,通过使用该夹具,即可在现有研磨机上实现对晶体棒的正六边形加工,在保证形状和尺寸精度的同时,达到使用方便,加工成本低的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正六边形棱柱棒加工的夹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A夹具和B夹具,所述A夹具和B夹具分别包括一个研磨平面,研磨平面上分别开凿有A容纳槽和B容纳槽,所述A容纳槽和B容纳槽的横截面分别与圆形棒的横截面相匹配,A容纳槽和B容纳槽朝研磨平面向上的方向开口形成研磨口,B容纳槽的研磨口的斜下方设有一斜面,在B容纳槽的横截面上,研磨口和斜面分别与B容纳槽的圆内接正六边形相交的两条边重合,其中,B容纳槽的圆内接正六边形与圆形棒加工成的正六边形棱柱棒的横截面形状相匹配。进一步,研磨口的宽度小于A容纳槽和B容纳槽的最大直径。进一步,在B容纳槽的横截面上,研磨口和斜面的夹角为120°。进一步,所述A夹具为一个矩形长块,矩形长块的一个平面为研磨平面。进一步,所述B夹具为一个矩形长块,矩形长块的一个平面为研磨平面。本技术的夹具的使用可按如下步骤进行:步骤一、将成品的圆形晶棒放入A夹具中,并用融化的白蜡滴在晶棒与A夹具的接触面上(即A容纳槽的壁面),冷却后将A夹具固定在研磨机的研磨台上,并将晶棒置于研磨机下进行研磨,直至晶棒高出研磨口的部分被磨平,得到第一个侧面,磨好第一个侧面后加热A夹具使白蜡融化,取出晶棒;步骤二、将步骤一得到的晶棒放入B夹具中,并将该晶棒磨好的侧面与B夹具的B容纳槽的斜面贴紧对齐,用融化的白蜡滴在晶棒与B夹具的接触面上(即B容纳槽的壁面),冷却后将B夹具固定在研磨机的研磨台上,并将晶棒置于研磨机下进行研磨,直至晶棒高出研磨口的部分被磨平,得到一个棱柱的侧面,然后加热B夹具使白蜡融化,取出晶棒;步骤三、重复步骤二直至晶棒的侧面全部加工完成,即得到正六边形棱柱棒。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组合使用A夹具和B夹具,即可在现有研磨机上实现对圆形晶体棒的正六边形加工,得到的正六边形棱柱棒的形状和尺寸精度高,误差小,加工质量优,同时由于操作方便,加工过程可控,使用成本低等特点,特别适用于正六棱柱晶体棒材的加工。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矩形长块A夹具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矩形长块B夹具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为A夹具,2为B夹具,3为研磨平面,4为A容纳槽,5为B容纳槽,6为圆形棒,7为研磨口,8为斜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用于正六边形棱柱棒加工的夹具,它包括A夹具1和B夹具2,所述A夹具和B夹具分别包括一个研磨平面3,研磨平面3上分别开凿有A容纳槽4和B容纳槽5,所述A容纳槽4和B容纳槽5的横截面分别与圆形棒6的横截面相匹配,A容纳槽4和B容纳槽5朝研磨平面3向上的方向开口形成研磨口7,B容纳槽5的研磨口7的斜下方设有一斜面8,在B容纳槽5的横截面上,研磨口7和斜面8分别与B容纳槽5的圆内接正六边形相交的两条边重合,其中,B容纳槽5的圆内接正六边形与圆形棒6加工成的正六边形棱柱棒的横截面形状相匹配。更进一步地说,研磨口7的宽度小于A容纳槽4和B容纳槽5的最大直径。更进一步地说,在B容纳槽5的横截面上,研磨口7和斜面8的夹角为120°。更进一步地说,所述A夹具1为一个矩形长块,矩形长块的一个平面为研磨平面3,如图1和图2所示。更进一步地说,所述B夹具2为一个矩形长块,矩形长块的一个平面为研磨平面3,如图3和图4所示。上述的A夹具1和B夹具2的使用可按如下步骤进行:步骤一、将成品的圆形晶棒放入A夹具1中,并用融化的白蜡滴在晶棒与A夹具1的接触面上(即A容纳槽4的壁面),冷却后将A夹具1固定在研磨机的研磨台上,并将晶棒置于研磨机下进行研磨,直至晶棒高出研磨口的部分被磨平,得到第一个侧面,磨好第一个侧面后加热A夹具1使白蜡融化,取出晶棒;步骤二、将步骤一得到的晶棒放入B夹具2中,并将该晶棒磨好的侧面与B夹具2的B容纳槽5的斜面8贴紧对齐,用融化的白蜡滴在晶棒与B夹具2的接触面上(即B容纳槽5的壁面),冷却后将B夹具2固定在研磨机的研磨台上,并将晶棒置于研磨机下进行研磨,直至晶棒高出研磨口的部分被磨平,得到一个棱柱的侧面,然后加热B夹具2使白蜡融化,取出晶棒;步骤三、重复步骤二直至晶棒的侧面全部加工完成,即得到正六边形棱柱棒。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正六边形棱柱棒加工的夹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正六边形棱柱棒加工的夹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A夹具和B夹具,所述A夹具和B夹具分别包括一个研磨平面,研磨平面上分别开凿有A容纳槽和B容纳槽,所述A容纳槽和B容纳槽的横截面分别与圆形棒的横截面相匹配,A容纳槽和B容纳槽朝研磨平面向上的方向开口形成研磨口,B容纳槽的研磨口的斜下方设有一斜面,在B容纳槽的横截面上,研磨口和斜面分别与B容纳槽的圆内接正六边形相交的两条边重合,其中,B容纳槽的圆内接正六边形与圆形棒加工成的正六边形棱柱棒的横截面形状相匹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正六边形棱柱棒加工的夹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A夹具和B夹具,所述A夹具和B夹具分别包括一个研磨平面,研磨平面上分别开凿有A容纳槽和B容纳槽,所述A容纳槽和B容纳槽的横截面分别与圆形棒的横截面相匹配,A容纳槽和B容纳槽朝研磨平面向上的方向开口形成研磨口,B容纳槽的研磨口的斜下方设有一斜面,在B容纳槽的横截面上,研磨口和斜面分别与B容纳槽的圆内接正六边形相交的两条边重合,其中,B容纳槽的圆内接正六边形与圆形棒加工成的正六边形棱柱棒的横截面形状相匹配。2.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善玉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新源汇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