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宗臣专利>正文

新型烷烃金属焊割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5682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燃料,即对C3、C4、即丙烷、丁烷为主体的碳氢化合物,并配以适量的碳5或碳6即轻质油或汽油及添加剂,经混配它是一种气态物质。经压缩后以液态的形式储存在于耐压容器中,当打开阀门后即减压后便呈气态释放出来,从割具或焊具中连续均匀地喷发,从而与氧气混合而高温燃烧。本发明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将凝析油、松香油、氯化亚锡按比例称重量施放入、储存罐中,搅拌五分钟,使其充分反应,再与碳3、碳4∶85-90、松香油2-3、凝析油5-7、氯化亚锡1-2。(*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属焊割的新型燃料,其目的是替代传统的乙炔产品。目前,机械焊割95%已以上的工作仍在使用乙炔一氧气焊割燃料完成。不可否认,乙炔为人类工业文明发展立下了莫大的功劳,但也显现了它的弊端一是安全性差,乙炔与铜、银等金属长期接触可生成乙炔铜、乙炔银等爆炸物,严重威协操作者的生命安全。二是使用成本高,消耗大,目前一瓶乙炔市售75元左右,而它的燃烧速度要比烷烃气快一倍左右,一瓶乙炔仅能配套2-2.5瓶氧气,故每消耗一瓶氧气(20元/瓶)使用成本高达30元,大大增加了制作成本。三是严重污染环境,电石渣中产生的硫化氢,磷化氢气体及其它燃烧产物都会对人体产生有害的影响。四是生产能耗高,每生产一吨电石要耗电4000千瓦小时至6000千瓦小时,据原机械工业部统计,我国每年使用热切割焊接用电石达40万吨以上,耗电16至24亿千瓦小时,许多电力充裕的国家早就取弃了这种高污染、高耗能、低产出的产品。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燃料,即对C3、C4、即炳烷、丁烷为主体的碳氢化合物,并配以适量的碳5或碳6即轻质油或汽油及添加剂,经混配它是一种气态物质。经压缩后以液态的形式储存在于耐压容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烷烃金属焊割气,它是通过C↑[3]、C↑[4]、C↑[5]、C↑[6]等多种石油附产品混配而成,其特征含量为:(重量)。C↑[3]、C↑[4]85-90;凝析油5~7;松香油2~3;氯化亚锡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宗臣
申请(专利权)人:马宗臣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