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尘过滤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5293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2 2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除尘过滤布,旨在提供一种过滤效果好、丝线之间连接稳定的除尘过滤布,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除尘过滤布,包括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所述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通过海绵层连接,第一过滤层相对于第一过滤层与海绵层连接面的另一面上设有微孔膜层,海绵层上设有正对第一过滤层的第一限位槽和正对第二过滤层的第二限位槽,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相互错位设置,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内均填充有涤纶丝,第一过滤层包括十字交织的经线和纬线,经线和纬线均包括基线和加强线,加强线呈螺旋状缠绕于基线上,加强线的螺距与加强线的直径比值为2‑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过滤布技术领域。

A filter cloth for dust remova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ust filter dust, aims to provide a stabl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good filtering effect, silk filter cloth, the technical proposal is a dust filter,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filter layer and a second filter layer, the first filter layer and the second filter layer is connected by a sponge layer, a first filter layer relative to the first filter layer and a sponge layer connecting surface on the other side is provided with a microporous film, a first filter layer is sponge layer on the first limiting groove and is opposite to the second filter layer second limiting grooves, the first limiting grooves and second limiting grooves are arranged, the first limiting groove and second limit polyester filaments filling slot of the first filter layer comprises a cross woven warp and weft, warp and weft are both baseline and the line, the line is wound spirally from the baseline, to strengthen the line Strengthen the pitch and wire diameter ratio is 2 3, the utility model is suitable for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lo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尘过滤布
本技术涉及一种过滤布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除尘过滤布。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工业除尘器使用的过滤布一般为单层结构,过滤效果单一,过滤效果差,且过滤布通常由丝线编织而成,在除尘器的较大风压下,过滤布易形变,丝线间易产生滑移,使丝线之间分离或者堆积在一起,造成过滤布的局部孔径增大或局部孔径降低,从而影响到过滤除尘效果,且过滤布受压时,过滤布多层之间挤压在一起,影响过滤速度,也会影响到过滤除尘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滤效果好、丝线之间连接稳定的除尘过滤布。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除尘过滤布,包括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通过海绵层连接,第一过滤层相对于第一过滤层与海绵层连接面的另一面上设有微孔膜层,海绵层上设有正对第一过滤层的第一限位槽和正对第二过滤层的第二限位槽,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相互错位设置,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内均填充有涤纶丝,第一过滤层包括十字交织的经线和纬线,经线和纬线均包括基线和加强线,加强线呈螺旋状缠绕于基线上,加强线的螺距与加强线的直径比值为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微孔膜层、第一过滤层、海绵层和第二过滤层依次叠合,微孔膜层为迎风面,起到粗过滤的效果,同时微孔膜层对气流中的水分和油分起到阻隔效果,降低水分和油分堵塞第一过滤层的过滤孔,继而通过第一过滤层对气流进行二次过滤,海绵层可以增加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之间的透气性,加速气流通过,同时气流通过时会对涤纶丝产生扰动,涤纶丝扰动摩擦会产生静电,对气流中的细小杂质起到吸附作用,同时海绵自身就具有吸附作用,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错位设置,在增加了涤纶丝的安装面积的同时,避免了涤纶丝堆积在一起,当气流较小时,海绵层较为蓬松,过滤速度快,当气流较大时,会对海绵层及涤纶丝产生挤压,则过滤孔径减小,提高对杂质的阻隔效果,基线呈直线状,加强线缠绕于基线上,加强线对基线起到加强作用,提高基线的抗拉伸强度,同时加强线的螺距会使经线表面产生螺旋状的间隙,相邻经线或纬线挤压在一起的情况下间隙也始终存在,保证过滤,不易堵塞,当加强线的螺距与加强线的直径比值低于2时,间隙较小,过滤速度慢,当加强线的螺距与加强线的直径比值高于3时,加强线对基线的加强效果降低,所以当加强线的螺距与加强线的直径比值为2-3,加强效果最好,且能形成间隙。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过滤层包括第一线组、第二线组和第三线组,第一线组和第二线组均成波浪状,第一线组和第二线组依次交替平行排布,第一线组和第二线组均包括波峰和波谷,第二线组的波峰均穿过置于第二线组一侧的第一线组的波谷,第二线组的波谷均穿过置于第二线组另一侧的第一线组的波峰,第三线组为直线型分别穿过第一线组和第二线组的连接端并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线组和第二线组的排布方式,拉伸时易变形,第三线组呈直线型可以限制第二过滤层其中一个方向的拉伸变形,提高结构强度,而另一方向上并没有限制,弯折时易拉伸,第二过滤孔的孔径大小会随着拉伸产生变化,便于堵塞在第二过滤孔的内的杂质脱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过滤层两端均设有锁紧带,锁紧带包括第一系带和第二系带,第一系带置于经线的上方且与纬线平行设置,第二系带依次交替穿过经线的下方、第一系带的上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系带置于经线的上方,第二系带依次交替穿过经线的下方、第一系带的上方,第一系带使第二系带锁紧于经线上,连接紧密且强度大,锁紧带对经线产生挤压力,使锁紧带不易在经线上滑动,保证了锁紧带与任一经线之间的连接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除尘过滤布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除尘过滤布实施例中第一过滤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除尘过滤布实施例中纬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除尘过滤布实施例中第二过滤层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为,1-第一过滤层,2-第二过滤层,3-海绵层,4-微孔膜层,5-第一限位槽,6-第二限位槽,7-经线,8-纬线,10-基线,11-加强线,12-间隙,21-第一线组,22-第二线组,23-第三线组,211-第一线组的波峰,212-第一线组的波谷,221-第二线组的波峰,222-第二线组的波谷,30-锁紧带,31-第一系带,32-第二系带。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4对本技术一种除尘过滤布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一种除尘过滤布,包括第一过滤层1和第二过滤层2,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过滤层1和第二过滤层2通过海绵层3连接,第一过滤层1相对于第一过滤层1与海绵层3连接面的另一面上设有微孔膜层4,海绵层3上设有正对第一过滤层1的第一限位槽5和正对第二过滤层2的第二限位槽6,第一限位槽5和第二限位槽6相互错位设置,第一限位槽5和第二限位槽6内均填充有涤纶丝,第一过滤层1包括十字交织的经线7和纬线8,经线7和纬线8均包括基线10和加强线11,加强线11呈螺旋状缠绕于基线10上,加强线11的螺距P与加强线11的直径D比值为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微孔膜层4、第一过滤层1、海绵层3和第二过滤层2依次叠合,微孔膜层4为迎风面,起到粗过滤的效果,同时微孔膜层4对气流中的水分和油分起到阻隔效果,降低水分和油分堵塞第一过滤层1的过滤孔,继而通过第一过滤层1对气流进行二次过滤,海绵层3可以增加第一过滤层1和第二过滤层2之间的透气性,加速气流通过,同时气流通过时会对涤纶丝产生扰动,涤纶丝扰动摩擦会产生静电,对气流中的细小杂质起到吸附作用,同时海绵自身就具有吸附作用,第一限位槽5和第二限位槽6错位设置,在增加了涤纶丝的安装面积的同时,避免了涤纶丝堆积在一起,当气流较小时,海绵层3较为蓬松,过滤速度快,当气流较大时,会对海绵层3及涤纶丝产生挤压,则过滤孔径减小,提高对杂质的阻隔效果,基线10呈直线状,加强线11缠绕于基线10上,加强线11对基线10起到加强作用,提高基线10的抗拉伸强度,同时加强线11的螺距P会使经线7表面产生螺旋状的间隙12,相邻经线7或纬线8挤压在一起的情况下间隙12也始终存在,保证过滤,不易堵塞,当加强线11的螺距P与加强线11的直径D比值低于2时,间隙12较小,过滤速度慢,当加强线11的螺距P与加强线11的直径D比值高于3时,加强线11对基线10的加强效果降低,所以当加强线11的螺距P与加强线11的直径D比值为2-3,加强效果最好,且能形成间隙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过滤层2包括第一线组21、第二线组22和第三线组23,第一线组21和第二线组22均成波浪状,第一线组21和第二线组22依次交替平行排布,第一线组21和第二线组22均包括波峰和波谷,第二线组22的波峰221均穿过置于第二线组22一侧的第一线组21的波谷212,第二线组22的波谷222均穿过置于第二线组22另一侧的第一线组21的波峰211,第三线组23为直线型分别穿过第一线组21和第二线组22的连接端并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线组21和第二线组22的排布方式,拉伸时易变形,第三线组23呈直线型可以限制第二过滤层2其中一个方向的拉伸变形,提高结构强度,而另一方向上并没有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除尘过滤布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除尘过滤布,包括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通过海绵层连接,第一过滤层相对于第一过滤层与海绵层连接面的另一面上设有微孔膜层,海绵层上设有正对第一过滤层的第一限位槽和正对第二过滤层的第二限位槽,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相互错位设置,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内均填充有涤纶丝,第一过滤层包括十字交织的经线和纬线,经线和纬线均包括基线和加强线,加强线呈螺旋状缠绕于基线上,加强线的螺距与加强线的直径比值为2‑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尘过滤布,包括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通过海绵层连接,第一过滤层相对于第一过滤层与海绵层连接面的另一面上设有微孔膜层,海绵层上设有正对第一过滤层的第一限位槽和正对第二过滤层的第二限位槽,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相互错位设置,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内均填充有涤纶丝,第一过滤层包括十字交织的经线和纬线,经线和纬线均包括基线和加强线,加强线呈螺旋状缠绕于基线上,加强线的螺距与加强线的直径比值为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尘过滤布,其特征是:所述第二过滤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邦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天台华宇工业用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