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清洁的滤油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52865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2 2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易清洁的滤油机,包括壳体、壳盖、滤网、内筒、进油管、出油管、甩油盘和驱动装置;所述壳盖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上端面;所述滤网为筒状;所述滤网的上端与所述壳盖的下端边缘连接;所述甩油盘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甩油盘的上表面与所述滤网的下端可相对滑动地接触;所述进油管从下至上依次贯穿所述壳体、所述甩油盘的中心部位,并延伸至所述滤网限定的空间内;所述内筒固定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内筒的下端内周面与所述甩油盘的外周面之间可相对转动地接触;所述内筒围绕所述滤网;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甩油盘传动连接;所述出油管贯穿所述壳体与所述内筒连接。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方便地对滤网进行清洗,维护容易。

Easy cleaning oil filt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oil filter easy cleaning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a shell cover, filter, cylinder, inlet pipe and outlet pipe and the oil pan and the driving device; the shell cover is detachably arranged on the upper end of the shell; the screen is cylindrical; the lower edge of the upper end of the screen and the shell cover connection; the oil pan is arranged on the lower end of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shell; and the filter of the oil pan of the relative sliding contact; the oil inlet pipe from the bottom to the top through the center of the shell, oil pan, and extends into the filter net limited space; the inner cylinder is fixed on the shell body; can contact the relative rotation between the lower part of the inner cylinder of the inner peripheral surface and the outer peripheral surface of the oil pan; the inner cylinder around the screen; the driving device and the oil pan transmission connection The oil pipe is connected through the shell and the inner cylinder. Through the utility model, the filter net can be cleaned easily, and the maintenance is eas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易清洁的滤油机
本技术涉及过滤
,尤其涉及一种易清洁的滤油机。
技术介绍
油(润滑油、变压器油、透平油等)在工作过程中会混入杂质,这些杂质将极大的影响油的工作性能。为此,需要对油进行处理,即去除油中的杂质,使油能够被再利用。当前,主要采用滤油机对油进行过滤处理,去除其中的杂质。滤油机主要采用滤网对油进行过滤。油在通过滤网时,滤网截留油中的杂质,从而得到相对纯净的油。然而,附着在滤网上的杂质需要定期清除。现有的滤油机,需要将机器完全拆解后采用取下滤网进行清洁,维护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易清洁的滤油机。本技术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易清洁的滤油机,包括壳体、壳盖、滤网、内筒、进油管、出油管、甩油盘和驱动装置;所述壳盖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上端面;所述滤网为筒状;所述滤网的上端与所述壳盖的下端边缘连接;所述甩油盘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甩油盘的上表面与所述滤网的下端可相对滑动地接触;所述进油管从下至上依次贯穿所述壳体、所述甩油盘的中心部位,并延伸至所述滤网限定的空间内;所述内筒固定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内筒的下端内周面与所述甩油盘的外周面之间可相对转动地接触;所述内筒围绕所述滤网;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甩油盘传动连接;所述出油管贯穿所述壳体与所述内筒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需要过滤的油通过进油管进入滤网限定的空间中,驱动装置带动甩油盘转动,甩油盘带动油运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油通过滤网,滤网将油中的杂质截留,使相对纯净的油通过。纯净的油经出油管排出。在需要清理滤网上附着的杂质时,只需要拆下壳盖,壳盖即可将滤网带出壳体,从而对滤网进行清洗。通过本技术,能够方便地对滤网进行清洗,维护容易。进一步的,所述滤网的下端设置有橡胶密封环;所述橡胶密封环与所述甩油盘的上表面密封接触。设置橡胶密封环,避免未经滤网过滤的油通过滤网与甩油盘之间的间隙流出,提高了过滤精度。进一步的,所述内筒的下端内周面设置有橡胶密封圈;所述橡胶密封圈与所述甩油盘的外周面密封接触。设置橡胶密封圈,提高内筒与甩油盘之间的密封性能,避免油通过内筒与甩油盘之间的间隙流至壳体下部,并影响驱动装置的正常工作,提高了本技术可工作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进油管位于所述滤网限定的空间内的部位,开设有多个出油孔;多个所述出油孔从下至下间隔布置。设置多个从上至下间隔布置的出油孔,能够使油的供应更加均匀和稳定。进一步的,所述甩油盘的上表面位于所述滤网限定的空间内的部位,开设有多个凹槽。设置多个凹槽,增加了甩油盘与油的接触面积,使得甩油盘能够更好的带动油运动,提高滤油效率。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需要过滤的油通过进油管进入滤网限定的空间中,驱动装置带动甩油盘转动,甩油盘带动油运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油通过滤网,滤网将油中的杂质截留,使相对纯净的油通过。纯净的油经出油管排出。在需要清理滤网上附着的杂质时,只需要拆下壳盖,壳盖即可将滤网带出壳体,从而对滤网进行清洗。通过本技术,能够方便地对滤网进行清洗,维护容易。2.设置橡胶密封环,避免未经滤网过滤的油通过滤网与甩油盘之间的间隙流出,提高了过滤精度。3.设置橡胶密封圈,提高内筒与甩油盘之间的密封性能,避免油通过内筒与甩油盘之间的间隙流至壳体下部,并影响驱动装置的正常工作,提高了本技术可工作稳定性。4.设置多个从上至下间隔布置的出油孔,能够使油的供应更加均匀和稳定。5.设置多个凹槽,增加了甩油盘与油的接触面积,使得甩油盘能够更好的带动油运动,提高滤油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下面将对描述本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用到的附图作简单的说明。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下面的附图,得到其它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0-壳体,20-壳盖,30-滤网,31-橡胶密封环,40-内筒,41-橡胶密封圈,50-进油管,51-出油孔,60-出油管,70-甩油盘,71-凹槽,80-驱动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而易见的,下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基于本技术记载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得到的其它所有实施例,均在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内。实施例1如图1所示,易清洁的滤油机,包括壳体10、壳盖20、滤网30、内筒40、进油管50、出油管60、甩油盘70和驱动装置80;所述壳盖20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壳体10的上端面;所述滤网30为筒状;所述滤网30的上端与所述壳盖20的下端边缘连接;所述甩油盘70设在所述壳体10内;所述甩油盘70的上表面与所述滤网30的下端可相对滑动地接触;所述进油管50从下至上依次贯穿所述壳体10、所述甩油盘70的中心部位,并延伸至所述滤网30限定的空间内;所述内筒40固定在所述壳体10内;所述内筒40的下端内周面与所述甩油盘70的外周面之间可相对转动地接触;所述内筒40围绕所述滤网30;所述驱动装置80与所述甩油盘70传动连接;所述出油管60贯穿所述壳体10与所述内筒40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需要过滤的油通过进油管50进入滤网30限定的空间中,驱动装置80带动甩油盘70转动,甩油盘70带动油运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油通过滤网30,滤网30将油中的杂质截留,使相对纯净的油通过。纯净的油经出油管60排出。在需要清理滤网30上附着的杂质时,只需要拆下壳盖20,壳盖20即可将滤网30带出壳体10,从而对滤网30进行清洗。通过本技术,能够方便地对滤网30进行清洗,维护容易。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滤网30的下端设置有橡胶密封环31;所述橡胶密封环31与所述甩油盘70的上表面密封接触。设置橡胶密封环31,避免未经滤网30过滤的油通过滤网30与甩油盘70之间的间隙流出,提高了过滤精度。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内筒40的下端内周面设置有橡胶密封圈41;所述橡胶密封圈41与所述甩油盘70的外周面密封接触。设置橡胶密封圈41,提高内筒40与甩油盘70之间的密封性能,避免油通过内筒40与甩油盘70之间的间隙流至壳体10下部,并影响驱动装置80的正常工作,提高了本技术可工作稳定性。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油管50位于所述滤网30限定的空间内的部位,开设有多个出油孔51;多个所述出油孔51从下至下间隔布置。设置多个从上至下间隔布置的出油孔51,能够使油的供应更加均匀和稳定。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甩油盘70的上表面位于所述滤网30限定的空间内的部位,开设有多个凹槽71。设置多个凹槽71,增加了甩油盘70与油的接触面积,使得甩油盘70能够更好的带动油运动,提高滤油效率。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易清洁的滤油机

【技术保护点】
易清洁的滤油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壳盖(20)、滤网(30)、内筒(40)、进油管(50)、出油管(60)、甩油盘(70)和驱动装置(80);所述壳盖(20)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壳体(10)的上端面;所述滤网(30)为筒状;所述滤网(30)的上端与所述壳盖(20)的下端边缘连接;所述甩油盘(70)设在所述壳体(10)内;所述甩油盘(70)的上表面与所述滤网(30)的下端可相对滑动地接触;所述进油管(50)从下至上依次贯穿所述壳体(10)、所述甩油盘(70)的中心部位,并延伸至所述滤网(30)限定的空间内;所述内筒(40)固定在所述壳体(10)内;所述内筒(40)的下端内周面与所述甩油盘(70)的外周面之间可相对转动地接触;所述内筒(40)围绕所述滤网(30);所述驱动装置(80)与所述甩油盘(70)传动连接;所述出油管(60)贯穿所述壳体(10)与所述内筒(40)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易清洁的滤油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壳盖(20)、滤网(30)、内筒(40)、进油管(50)、出油管(60)、甩油盘(70)和驱动装置(80);所述壳盖(20)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壳体(10)的上端面;所述滤网(30)为筒状;所述滤网(30)的上端与所述壳盖(20)的下端边缘连接;所述甩油盘(70)设在所述壳体(10)内;所述甩油盘(70)的上表面与所述滤网(30)的下端可相对滑动地接触;所述进油管(50)从下至上依次贯穿所述壳体(10)、所述甩油盘(70)的中心部位,并延伸至所述滤网(30)限定的空间内;所述内筒(40)固定在所述壳体(10)内;所述内筒(40)的下端内周面与所述甩油盘(70)的外周面之间可相对转动地接触;所述内筒(40)围绕所述滤网(30);所述驱动装置(80)与所述甩油盘(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小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升亿过滤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