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遥控滚动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5261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2 2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遥控滚动球,旨在克服现有玩具存在运动角度不够灵活、易失灵、功耗大、结构不稳定并且容易碰撞损坏等问题,遥控滚动玩具球包括一个球形壳体、三个驱动轮、三个从动齿盘、三个驱动轮轴、三个驱动轮架、三个传动齿轮、三个传动轴、三个电动机从动齿轮、三个电动机齿轮、三个电动机、一个控制单元、一个支撑轮、一个支撑轮架、一个支撑杆、一个固定螺母、一个伸缩杆、一个弹簧、一个伸缩杆、一个机架,所述的遥控滚动球包括球形壳体、驱动装置、支撑装置三大部分,驱动装置由完全相同的三部分组成。

Remote-controlled rolling ball

The remote control of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olling ball, to overcome the existing toy movement angle is not flexible, easy failure, high power consumption, the structure is not stable and easy to damage and other issues, including a remote control toy ball rolling spherical shell, three driving wheels and three driven gear wheel, three driving wheel, three driving wheel frame, three transmission gears, three transmission shafts, three motor driven gear, three gear motor, a three motor, a control unit, a supporting wheel, a supporting wheel rack, a supporting rod, a fixing nut, a telescopic rod, a spring, a a telescopic rod, a rack, remote control ball comprises a spherical shell, driving device, supporting device of three parts. The driving device consists of three identical compon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遥控滚动球
本技术涉的遥控滚动球,更确切地说,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能够通过遥控控制滚动玩具球。
技术介绍
遥控技术是对受控对象进行远距离控制和监测的技术。它是利用自动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技术。一般都是指对远距离的受控对象的单一的或两种极限动作进行控制的技术,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遥控玩具逐渐在儿童玩具中占领了主导地位,遥控技术在玩具上的应用可以培养使用者的眼、脑、手的配合,经常玩遥控玩具,可以锻炼使用者的眼睛、手脚和大脑的配合以及协调性,培养使用者的空间想象力。采用摇控技术能够:1.使得玩具球人性化;2.有助于提高遥控球的可操控性;3.有助于提高玩具球锻炼协调性的能力;4.有助于挺高玩具球的灵活度;目前遥控玩具大都是遥控车子、遥控飞行器,类型不够完善,此外现有遥控玩具运动角度不够灵活、操作复杂、易失灵、功耗大、结构不稳定并且容易碰撞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克服了现有玩具存在灵活性差、操作不便、易失灵、功耗大、结构不稳定与抗碰撞能力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遥控滚动球。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所述的遥控滚动球包括一个球形壳体、三个驱动轮、三个从动齿盘、三个驱动轮轴、三个传动齿轮、三个传动轴、三个电动机从动齿轮、三个电动机齿轮、三个电动机、一个控制单元、一个支撑轮、一个支撑轮架、一个支撑杆、一个固定螺母、一个伸缩杆、一个弹簧、一个机架,其特征在于:一个支撑轮和三个驱动轮都与球形壳体直接接触,驱动轮与驱动轮轴固定连接,从动齿盘与驱动轮轴固定连接,机架与驱动轮轴转动连接,从动齿盘与传动齿轮相啮合,传动齿轮固定在传动轴上,电动机从动齿轮固定在传动轴上,电动机从动齿轮与电动机齿轮相啮合,电动机固定在机架上,控制单元固定在机架上,支撑杆固定在机架上,支撑杆与伸缩杆螺栓连接,支撑杆与弹簧固定连接,固定螺母与伸缩杆转动连接,伸缩杆与支撑轮架转动连接,固定螺母与支撑轮架螺栓连接。遥控滚动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球形壳体为中空球形结构件,驱动装置由三个完全相同的驱动部分组成,每个驱动部分都由驱动轮、驱动轮轴、从动齿盘、传动齿轮、传动轴、电动机从动齿轮、电动机齿轮、电动机组成,三个驱动部分各成120°夹角。遥控滚动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杆与伸缩杆螺栓连接,伸缩杆与支撑轮架转动连接,固定螺母与支撑轮架螺栓连接,固定螺母与伸缩杆转动连接,弹簧套在伸缩杆上,弹簧与支撑杆固定连接,弹簧与固定螺母固定连接,伸缩杆与支撑轮架可以轴向滑动也可同轴转动。遥控滚动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遥控器发出遥控指令,当滚动球无线接收器接收到无线信号后,控制三个电动机转动,通过改变三个电机的转速比即可控制遥控滚动球的滚动方向,只有第一电动机转动时,滚动球前进或后退,第一电动机和第二电动机以大于1:1转速转动时,滚动球沿左前0°至60°方向范围内前进或后退,第一电动机和第二电动机以1:1转速转动时,滚动球沿左前60°方向前进或后退,第一电动机和第二电动机以小于1:1转速转动时,滚动球沿左侧60°至120°方向范围内前进或后退,第二电动机和第三电动机二以大于1:1转速转动时,滚动球沿左侧120°至180°方向范围内前进或后退,第一电动机和第三电动机以大于1:1转速转动时,滚动球沿右前0°至60°方向范围内前进或后退,第一电动机和第三电动机以1:1转速转动时,滚动球沿右前60°方向前进或后退,第一电动机和第三电动机以小于1:1转速转动时,滚动球沿右侧60°至120°方向范围内前进或后退,第二电动机和第三电动机二以小于1:1转速转动时,滚动球沿右侧120°至180°方向范围内前进或后退。与现有玩具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所述的遥控滚动球通过在球体内加装无线信号收发装置,实现自动遥控,更加人性化。2.本技术所述的遥控滚动球因为采用了球形壳体,使得玩具球可以沿任意方向滚动,更加灵活,具有更强的承受碰撞能力。3.本技术所述的遥控滚动球通过在球体内增加驱动轮进行驱动,降低了功耗。4.本技术所述的遥控滚动球因为外观为球形,运动结构稳定,不会侧翻。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遥控滚动球结构组成的俯视图;图2-a是本技术所述的遥控滚动球主视图的投影视图;图2-b是图2-a中A处的局部放大视图;图3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视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的遥控滚动球所采用的机架结构组成的俯视图;图5-a是本技术所述的遥控滚动球所采用的支撑轮架结构组成的主视图的半剖视图;图5-b是本技术所述的遥控滚动球所采用的支撑轮架结构组成的左视图;图5-c是本技术所述的遥控滚动球所采用的支撑轮架结构组成的俯视图;图6-a是本技术所述的遥控滚动球所采用的固定螺母结构组成的全剖视图;图6-b是本技术所述的遥控滚动球所采用的固定螺母结构组成的俯视图;图7是本技术所述的遥控滚动球所采用的伸缩杆结构组成的主视图;图8是本技术所述的遥控滚动球所采用的支撑杆结构组成的局部剖视图;图9是本技术所述的遥控滚动球所采用的驱动轮结构组成的装配主视图;图10是本技术所述的遥控滚动球所采用的支撑轮结构组成的装配剖视图;图11是本技术所述的遥控滚动球所采用的从动齿盘结构组成的主视图;图12是本技术所述的遥控滚动球所采用的传动齿轮结构组成的主视图;图13是本技术所述的遥控滚动球所采用的电动机齿轮结构组成的主视图;图14-a是本技术所述的遥控滚动球所采用的电动机从动齿轮结构组成的主视图;图14-b是本技术所述的遥控滚动球所采用的电动机从动齿轮结构组成的左视图;图15是本技术所述的遥控滚动球所采用的遥控系统结构图;图16是本技术所述的遥控滚动球所采用的遥控器系统结构图;图中:1.球形壳体,2.第一驱动轮,3.第一从动齿盘,4.第一驱动轮轴,5.机架,6.第一传动齿轮,7.第一传动轴,8.第一电动机齿轮,9.第一电动机从动齿轮,10.第一电动机,11.控制单元,12第二电动机从动齿轮,13.第二传动轴,14.第二传动齿轮,15.第二从动齿盘,16.第二驱动轮,17.第二驱动轮轴,18.第二电动机齿轮,19.第二电动机,20.第三电动机,21.第三电动机从动齿轮,22.第三电动机齿轮,23.第三传动轴,24.第三传动齿轮,25.第三从动齿盘,26.第三驱动轮轴,27.第三驱动轮,28.支撑轮,29.支撑轮架,30.支撑杆,31.固定螺母,32.伸缩杆,33.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描述:参阅图1、图2-a与图2-b,本技术所述的遥控滚动球包括球形壳体1、驱动装置和支撑装置三大部分,驱动装置由三个完全相同的驱动部分组成,三个驱动部分各成120°夹角,其中第一驱动部分包括第一驱动轮2、第一从动齿盘3、第一驱动轮轴4、机架5、第一传动齿轮6、第一传动轴7、第一电动机齿轮8、第一电动机从动齿轮9、第一电动机10、控制单元11,第二驱动部分包括第二电动机从动齿轮12、第二传动轴13、第二传动齿轮14、第二从动齿盘15、第二驱动轮16、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遥控滚动球

【技术保护点】
遥控滚动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遥控滚动球包括球形壳体(1)、第一驱动轮(2)、第一从动齿盘(3)、第一驱动轮轴(4)、机架(5)、第一传动齿轮(6)、第一传动轴(7)、第一电动机齿轮(8)、第一电动机从动齿轮(9)、第一电动机(10)、控制单元(11)、第二电动机从动齿轮(12)、第二传动轴(13)、第二传动齿轮(14)、第二从动齿盘(15)、第二驱动轮(16)、第二驱动轮轴(17)、第二电动机齿轮(18)、第二电动机(19)、第三电动机(20)、第三电动机从动齿轮(21)、第三电动机齿轮(22)第三传动轴(23)、第三传动齿轮(24)、第三从动齿盘(25)、第三驱动轮轴(26)、第三驱动轮(27)、支撑轮(28)、支撑轮架(29)、支撑杆(30)固定螺母(31)、伸缩杆(32)、弹簧(33);支撑轮(28)、第一驱动轮(2)、第二驱动轮(16)和第三驱动轮(27)都与球形壳体(1)直接接触,第一驱动轮(2)与第一驱动轮轴(4)固定连接,第一驱动轮轴(4)与第一从动齿盘(3)固定连接,第一驱动轮轴(4)与机架(5)转动连接,第一从动齿盘(3)与第一传动齿轮(6)啮合,第一传动齿轮(6)与第一传动轴(7)固定连接,第一传动轴(7)与机架(5)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轴(7)与第一电动机从动齿轮(9)固定连接,第一电动机从动齿轮(9)与第一电动机齿轮(8)啮合,第一电动机齿轮(8)与第一电动机(10)固定连接,第一电动机(10)固定在机架(5)上,第二驱动轮(16)与第二驱动轮轴(17)固定连接,第二驱动轮轴(17)与第二从动齿盘(15)固定连接,第二驱动轮轴(17)与机架(5)转动连接,第二从动齿盘(15)与第二传动齿轮(14)啮合,第二传动齿轮(14)与第二传动轴(13)固定连接,第二传动轴(13)与机架(5)转动连接,第二传动轴(13)与第二电动机从动齿轮(12)固定连接,第二电动机从动齿轮(12)与第二电动机齿轮(18)啮合,第二电动机齿轮(18)与第二电动机(19)固定连接,第二电动机(19)固定在机架(5)上,第三驱动轮(27)与第三驱动轮轴(26)固定连接,第三驱动轮轴(26)与第三从动齿盘(25)固定连接,第三驱动轮轴(26)与机架(5)转动连接,第三从动齿盘(25)与第三传动齿轮(24)啮合,第三传动齿轮(24)与第三传动轴(23)固定连接,第三传动轴(23)与机架(5)转动连接,第三传动轴(23)与第三电动机从动齿轮(21)固定连接,第三电动机从动齿轮(21)与第三电动机齿轮(22)啮合,第三电动机齿轮(22)与第三电动机(20)固定连接,第三电动机(20)固定在机架(5)上,支撑杆(30)固定在机架(5)上,支撑杆(30)与伸缩杆(32)螺栓连接,支撑杆(30)与弹簧(33)固定连接,固定螺母(31)与伸缩杆(32)转动连接,伸缩杆(32)与支撑轮架(29)转动连接,固定螺母(31)与支撑轮架(29)螺栓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遥控滚动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遥控滚动球包括球形壳体(1)、第一驱动轮(2)、第一从动齿盘(3)、第一驱动轮轴(4)、机架(5)、第一传动齿轮(6)、第一传动轴(7)、第一电动机齿轮(8)、第一电动机从动齿轮(9)、第一电动机(10)、控制单元(11)、第二电动机从动齿轮(12)、第二传动轴(13)、第二传动齿轮(14)、第二从动齿盘(15)、第二驱动轮(16)、第二驱动轮轴(17)、第二电动机齿轮(18)、第二电动机(19)、第三电动机(20)、第三电动机从动齿轮(21)、第三电动机齿轮(22)第三传动轴(23)、第三传动齿轮(24)、第三从动齿盘(25)、第三驱动轮轴(26)、第三驱动轮(27)、支撑轮(28)、支撑轮架(29)、支撑杆(30)固定螺母(31)、伸缩杆(32)、弹簧(33);支撑轮(28)、第一驱动轮(2)、第二驱动轮(16)和第三驱动轮(27)都与球形壳体(1)直接接触,第一驱动轮(2)与第一驱动轮轴(4)固定连接,第一驱动轮轴(4)与第一从动齿盘(3)固定连接,第一驱动轮轴(4)与机架(5)转动连接,第一从动齿盘(3)与第一传动齿轮(6)啮合,第一传动齿轮(6)与第一传动轴(7)固定连接,第一传动轴(7)与机架(5)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轴(7)与第一电动机从动齿轮(9)固定连接,第一电动机从动齿轮(9)与第一电动机齿轮(8)啮合,第一电动机齿轮(8)与第一电动机(10)固定连接,第一电动机(10)固定在机架(5)上,第二驱动轮(16)与第二驱动轮轴(17)固定连接,第二驱动轮轴(17)与第二从动齿盘(15)固定连接,第二驱动轮轴(17)与机架(5)转动连接,第二从动齿盘(15)与第二传动齿轮(14)啮合,第二传动齿轮(14)与第二传动轴(13)固定连接,第二传动轴(13)与机架(5)转动连接,第二传动轴(13)与第二电动机从动齿轮(12)固定连接,第二电动机从动齿轮(12)与第二电动机齿轮(18)啮合,第二电动机齿轮(18)与第二电动机(19)固定连接,第二电动机(19)固定在机架(5)上,第三驱动轮(27)与第三驱动轮轴(26)固定连接,第三驱动轮轴(26)与第三从动齿盘(25)固定连接,第三驱动轮轴(26)与机架(5)转动连接,第三从动齿盘(25)与第三传动齿轮(24)啮合,第三传动齿轮(24)与第三传动轴(23)固定连接,第三传动轴(23)与机架(5)转动连接,第三传动轴(23)与第三电动机从动齿轮(21)固定连接,第三电动机从动齿轮(21)与第三电动机齿轮(22)啮合,第三电动机齿轮(22)与第三电动机(20)固定连接,第三电动机(20)固定在机架(5)上,支撑杆(30)固定在机架(5)上,支撑杆(30)与伸缩杆(32)螺栓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珠杰苏岩王耀东冯爽郭淑芳于岐朱振华赵海平石卜从解方喜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