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肇源专利>正文

伞骨与伞布的结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850711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2 19:45
一种伞骨与伞布的结合装置,能将一支伞骨的一个中蝶连接于一个伞布,该结合装置包含有一对结合片、一个穿孔及一个连接件,所述结合片连接于该伞布,分别设置于该中蝶的翼片两侧,所述结合片能遮盖于一支枢接件的两侧,该穿孔沿一条相交于该翼片的轴线延伸,并设置于该中蝶或该枢接件,该连接件具有一个穿设于该穿孔中的中段,以及两个分别沿该轴线连接于该中段的两端且能使所述结合片相对于该翼片产生限位的限位部,利用该连接件穿设于该穿孔中,且使所述结合片相对于该翼片产生限位,能使该伞骨与所述伞布达到结合目的,且所述结合片能遮盖于该枢接件外侧,能防止该伞布产生破损。

Combination device of umbrella rib and cloth

A combination of umbrella and umbrella cloth device can be an umbrella for a butterfly connected to an umbrella cloth, the combination device comprises a combination of tablets, a perforation and a connecting piece, the connecting pie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umbrella cloth, both sides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wing of butterfly the combination of the film can cover a pivot connector on both sides of the axis of the hole extending along an intersected by the wing, and mounted in the butterfly or the pivoting piece, the connecting piece is provided with a perforation penetrated in the middle and two respectively along the axis connected to the middle and the two ends of the connecting piece relative to the limit part of the fin spacing generated, using the connector is inserted in the through hole, and the connecting piece relative to the wing have limit, can make the umbrella frame and the umbrella cloth to combine, and the combination of tablets It is covered with the outside of the pivot, so that the breakage can be preven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伞骨与伞布的结合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伞具,特别是涉及一种伞骨与伞布的结合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伞具,包含一支中棒、一个固定于该中棒的上巢、一个能滑动且套设于该中棒的下巢、数支枢接于该上巢与该下巢之间的伞骨及一个受所述伞骨所支撑的伞布,且该伞布与所述伞骨的连接方式,大多是利用棉线缝绑,但是所述伞骨与该伞布的缝绑工序,必须在该中棒、所述伞骨、该上巢及该下巢组装后,以及该伞布相对于该中棒、所述伞骨末端产生定位后才能进行,且因为伞内的空间有限,无法利用机器设备来进行,必须以手工缝绑,且具体来说,是以针将棉线带穿过伞布、绕过伞骨一圈后再打结,然后再剪断棉线,制作效率低、生产效能较差。再者,该伞骨具有一支长骨杆、一个固定于该长骨杆的中蝶及一支相对于该长骨杆且枢接于该中蝶的短骨杆,且该中碟是通过铆钉固定于该长骨杆上,为了避免铆钉可能刮伤伞布,目前的做法是通过一个开设有两个穿孔的中碟布,且使该长骨杆穿过所述穿孔,使得该中碟布穿设于该中碟处,通过该中碟布避免铆钉刮伤伞布,但是该中碟布的设置以及该中碟布与长骨杆的穿设又会增加制造流程及增加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使伞骨与伞布产生定位作用且结构强度佳、操作容易的伞骨与伞布的结合装置。本技术伞骨与伞布的结合装置,能将一支伞骨连接于一个伞布,该伞骨具有一支长骨杆、一个固定于该长骨杆的中蝶、一支相对于该长骨杆且枢接于该中蝶的短骨杆,以及一支将该短骨杆铆设于该中蝶的枢接件,该中蝶呈T形,并具有一个固设于该长骨杆的束固部,以及至少一个连接于该束固部的翼片,该短骨杆枢设于该翼片,该结合装置包含有一对结合片、一个穿孔及一个连接件,所述结合片连接于该伞布,分别设置于该中蝶两侧,所述结合片能遮盖于该枢接件的两侧,该穿孔沿一条相交于该翼片的轴线延伸,并设置于该中蝶或该枢接件,该连接件具有一个穿设于该穿孔中的中段,以及两个分别沿该轴线连接于该中段的两端且能使所述结合片相对于该翼片产生限位的限位部。本技术伞骨与伞布的结合装置,所述结合片还各具有一个连结于该伞布的连接端,以及一个相反于该连接端的末端,该枢接件位于所述连接端与所述末端之间。本技术伞骨与伞布的结合装置,该枢接件沿该轴线设置,该穿孔设置于该枢接件内部。本技术伞骨与伞布的结合装置,该穿孔设置于该翼片,且位于该枢接件一侧。本技术伞骨与伞布的结合装置,该连接件的所述限位部分别与所对应的结合片热熔结合。本技术伞骨与伞布的结合装置,该连接件呈I形,且所述限位部分别位于与所对应的结合片外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该连接件穿设于该穿孔中,且使所述结合片相对于该翼片产生限位,能使该伞骨与所述伞布达到结合目的,且所述结合片能遮盖于该枢接件外侧,能防止该伞布产生破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伞骨与伞布的结合装置一个第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是该实施例的前视组合示意图;图3是沿着图2中的直线Ⅲ-Ⅲ所取的剖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伞骨与伞布的结合装置一个第二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伞骨与伞布的结合装置一个第三实施例的前视组合示意图;图6是沿着图5中的直线Ⅵ-Ⅵ所取的剖视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伞骨与伞布的结合装置一个第四个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参阅图1、图2及图3,本技术伞骨与伞布的结合装置10的第一实施例,能将一支伞骨100连接于一个伞布200,该伞骨100具有一支长骨杆110、一个固定于该长骨杆110的中蝶120、一支相对于该长骨杆110且枢接于该中蝶120的短骨杆130,以及一支将该短骨杆130铆设于该中蝶120的枢接件(铆钉)140,该中蝶120呈T形,并具有一个固设于该长骨杆110的束固部150,以及至少一个连接于该束固部150的翼片160,该短骨杆130枢设于该翼片160。该结合装置10包含有一对结合片11、一个穿孔12及一个连接件13。所述结合片11一体连接于该伞布200,分别设置于该中蝶120两侧,所述结合片11各具有一个连结于该伞布200的连接端111,以及一个相反于该连接端111的末端112,该枢接件140位于所述连接端111与所述末端112之间,所述结合片11能遮盖于该枢接件140的两侧。本实施例的枢接件140呈中空状,该穿孔12沿一条垂直相交于该翼片160的轴线L延伸,且设置于该枢接件140内部。本实施例的连接件13采用塑料材质制成柱状,并具有一个穿设于该穿孔12中的中段131,以及两个分别沿该轴线L连接于该中段131的两端且分别热熔结合于所对应的结合片11上的限位部132。再如图2及图3所示,当该连接件13穿设于该穿孔12中,且使得所述限位部132分别热熔结合于所对应的结合片11上时,该连接件13能使所述结合片11相对于该翼片160产生限位。利用上述的结构,能使该伞骨100与伞布200达到结合目的,且利用所述结合片11包覆于该中蝶120外部的作用,能产生下列功效:一、利用该结合装置10将该伞骨100结合于该伞布200,能取代以手工将该伞骨100缝绑于伞布200,所以能提升产能、降低成本。二、利用该结合装置10的所述结合片11包覆于该中蝶120外部的作用,且所述结合片11能遮盖于该枢接件140外侧,能防止该枢接件140刮伤该伞布200,可以延长伞的使用寿命。因此,利用本案的结合装置10,确实能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并能产生预期的技术效果。参阅图4,本技术伞骨与伞布的结合装置10的第二实施例,也包含有一对结合片11、一个穿孔12及一个连接件13'。且与第一实施例的差异处在于:该连接件13'呈I形,且所述限位部132'分别位于与所对应的结合片11外部。实际组配时,是将数个连接件13'连接成一个钉排(图未示),并将该钉排装设于专用一支枪体(图未示)上,操作该枪体做击出动作时,能使该连接件13'借助该枪体的击发力量而穿过所述结合片11与该穿孔12。就能使该中段131'穿设于该穿孔12中,而所述限位部132'分别位于与所对应的结合片11外部。且第二实施例能达成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目的及技术效果。再如图5及图6所示,本技术伞骨与伞布的结合装置10的第三实施例,包含有一对结合片11、一个穿孔12'及一个连接件13。该穿孔12'设置于该翼片160,且位于该枢接件140一侧。利用该连接件13穿设于该穿孔12'中,且使得所述限位部132分别热熔结合于所对应的结合片11上时,该连接件13能使所述结合片11相对于该翼片160产生限位。且第三实施例也能达成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目的及技术效果。再如图7所示,本技术伞骨与伞布的结合装置10的第四实施例与该第三实施例的差异处在于:该连接件13'呈I形,且所述限位部132'分别位于与所对应的结合片11外部。实际组配时,也是利用一支做击出动作时,能使该连接件13'借助该枪体的击发力量而穿过所述结合片11与该穿孔12'。就能使该中段131'穿设于该穿孔12'中,而所述限位部132'分别位于与所对应的结合片11外部。且第四实施例能达成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目的及技术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伞骨与伞布的结合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伞骨与伞布的结合装置,能将一支伞骨连接于一个伞布,该伞骨具有一支长骨杆、一个固定于该长骨杆的中蝶、一支相对于该长骨杆且枢接于该中蝶的短骨杆,以及一支将该短骨杆铆设于该中蝶的枢接件,该中蝶呈T形,并具有一个固设于该长骨杆的束固部,以及至少一个连接于该束固部的翼片,该短骨杆枢设于该翼片,该结合装置的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对结合片,连接于该伞布,分别设置于该中蝶两侧,所述结合片能遮盖于该枢接件的两侧;一个穿孔,沿一条相交于该翼片的轴线延伸,并设置于该中蝶或该枢接件;一个连接件,具有一个穿设于该穿孔中的中段,以及两个分别沿该轴线连接于该中段的两端且能使所述结合片相对于该翼片产生限位的限位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伞骨与伞布的结合装置,能将一支伞骨连接于一个伞布,该伞骨具有一支长骨杆、一个固定于该长骨杆的中蝶、一支相对于该长骨杆且枢接于该中蝶的短骨杆,以及一支将该短骨杆铆设于该中蝶的枢接件,该中蝶呈T形,并具有一个固设于该长骨杆的束固部,以及至少一个连接于该束固部的翼片,该短骨杆枢设于该翼片,该结合装置的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对结合片,连接于该伞布,分别设置于该中蝶两侧,所述结合片能遮盖于该枢接件的两侧;一个穿孔,沿一条相交于该翼片的轴线延伸,并设置于该中蝶或该枢接件;一个连接件,具有一个穿设于该穿孔中的中段,以及两个分别沿该轴线连接于该中段的两端且能使所述结合片相对于该翼片产生限位的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肇源
申请(专利权)人:王肇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