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猕猴桃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84961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2 19: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猕猴桃种植领域,具体的讲是一种猕猴桃种植方法,其技术要点是:选芽,从猕猴桃枝芽中选择健康无病枝芽作为接穗;消毒,使用药剂对筛选后的接穗进行消毒处理;环境与砧木选择,选择猕猴桃的种植环境与砧木种类;嫁接,将消毒后的接穗嫁接在砧木上;花序处理:开花期进行壮花膨果处理;后期管理:定期对砧木附近土壤及植被进行管理。通过遮阳保护膜可以有效控制嫁接植株的昼夜温差和相对湿度,以确保嫁接植株能够在一个比较稳定的环境中发芽,从而提高猕猴桃的发芽率,缩短了发芽周期。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猕猴桃移栽种植植株发芽率较低,发芽周期长成本高的问题。

A method of planting Actinidia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kiwifruit planting field, in particular to a kiwi planting method,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selection of buds, shoots from kiwifruit choose healthy shoots as scion; disinfection, use medicaments on screening after disinfection of scion and rootstock; environment selection, selection of kiwifruit planting environment and rootstock; grafting, disinfection after grafting in rootstock; inflorescence processing: flowering for strong flower fruit processing; management: regular management of stock near the soil and vegetation. The shading protection film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day and night temperature difference and relative humidity of grafted plants, so as to ensure that the grafted plants can germinate in a relatively stable environment, thereby improving the germination rate and shortening the germination period of the kiwifruit. Thus, the problem of low germination rate and long long cost of the planting plant of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of Actinidia chinensis is sol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猕猴桃种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猕猴桃种植领域,具体的讲是一种猕猴桃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猕猴桃(学名:ActinidiachinensisPlanch),也称奇异果(奇异果是猕猴桃的一个人工选育品种,因使用广泛而成为了猕猴桃的代称)。果形一般为椭圆状,早期外观呈绿褐色,成熟后呈红褐色,表皮覆盖浓密绒毛,可食用,其内是呈亮绿色的果肉和一排黑色或者红色的种子。因猕猴喜食,故名猕猴桃;亦有说法是因为果皮覆毛,貌似猕猴而得名,是一种品质鲜嫩,营养丰富,风味鲜美的水果。现目前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进行广泛种植,猕猴桃高接换头是对老品种进行更新换代最捷径的方法,传统对多年生大树采取的高接办法是从健壮树体的主蔓上选择强壮的主蔓枝6到10个,从不同方向嫁接,一般嫁接后第二年即可进入初果期,第三年进入盛果期,对果农收益损失较小,是品种更新换代最适宜的嫁接方法。但传统的高接换头技术在树龄5年以上的猕猴桃树上使用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类似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猕猴桃种植环境猕猴桃移栽后,猕猴桃种植植株发芽率较低,易患花腐病,发芽周期长,成本高,且在栽培、种植、挂果的过程中容易发生果子生长不佳的问题,提供一种猕猴桃种植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猕猴桃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选芽:从猕猴桃枝芽中选择健康无病枝芽作为接穗;b.消毒:使用药剂对筛选后的接穗进行消毒处理;c环境与砧木选择:选择猕猴桃的种植环境与砧木种类;d.嫁接:将消毒后的接穗嫁接在砧木上;e.花序处理:开花期进行壮花膨果处理;f.后期管理:定期对砧木附近土壤及植被进行管理。进一步的,选芽中,选用芽眼饱满的1年生发育枝上采集接穗,采下接穗新梢后剪去叶片,分2~3次完成抹芽工作,对新梢反复摘心1~2次,留叶柄低于0.5cm,并把接穗下部浸入水中或用湿布等包裹保湿。进一步的,消毒中,每20支接穗使用100L有效成分为50g的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溶液进行浸泡15分钟消毒。进一步的,选择种植环境中,选择海拔为900~1200m,坡度为20°~30°,东北朝向,年日照时间长度为2000~2400时。进一步的,选择砧木中,砧木选用根径在0.5cm以上木质树。进一步的,嫁接中,在接穗芽点下2~4cm处切削,削面角度为30°~50°,然后将接穗平整的一面翻转向上,自芽点附近起向前削去皮层直到形成层,在形成层涂抹3~5mg/L的赤霉素药液;在砧木光滑的一面,斜削去砧木上部,削面为30°~50°,然后在削面的下方,沿皮层再切割直到木质部,在砧木木质部上涂抹3~5mg/L的赤霉素药液;最后嵌芽、包扎将削下的芽片插入砧木切口内,使砧木、接穗基部紧贴,削面对准,进行包扎,涂蜡密封,同时露出芽眼。可选的,嫁接中,还在嫁接后的植株上包裹遮阳保温膜,植株昼夜温度差在3℃~6℃,遮阳保温膜内空气相对湿度在60%~80%。进一步的,花序处理中,猕猴桃开花前5天,对猕猴桃的花序喷施氯吡脲1.0mg/L水溶液。进一步的,后期管理的实施方式为,在砧木间种植对营养要求低的作物实现套种。可选的,后期管理的实施方式还为,每隔3至4年对砧木附近土壤培土一次,每隔1至2年更换砧木间种植作物。本专利技术方法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以下之一,1、在嫁接前对筛选植株进行消毒处理可以降低感染花腐病的风险,从现有17%~24%的发病率降低至4%~7%的发病率。2、通过嫁接时在接穗和砧木上涂抹赤霉素可以加快猕猴桃发芽,从而避免因错过生长周期而无法发芽的问题。3、通过遮阳保护膜可以有效控制嫁接植株的昼夜温差和相对湿度,以确保嫁接植株能够在一个比较稳定的环境中发芽,从而提高猕猴桃的发芽率,缩短了发芽周期。4、通过在砧木间实行套种为雨季来时起固水的作用,可以保证植株地方湿度相对平衡,但不影响植株生长。5、通过定期培土可以增加土壤中氧气含量降低厌氧细菌的繁殖,每隔1至2年更换砧木间种植作物,可以降低连续种植相同作物存在的连作障碍。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选芽选用芽眼饱满的1年生发育枝上采集接穗,采下接穗新梢后剪去叶片,分2次完成抹芽工作,对新梢反复摘心1次,留叶柄低于0.5cm,并把接穗下部浸入水中或用湿布等包裹保湿。消毒每20支接穗使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有效成分2.5克,制剂用药量5克浸泡15分钟进行消毒。环境与砧木选择选择海拔为900m,坡度为20°,东北朝向,年日照时间长度为2000时。砧木选用根径在0.5cm以上木质树,砧木间距为6m×7m。嫁接在接穗芽点下2cm处切削,削面角度为30°,然后将接穗平整的一面翻转向上,自芽点附近起向前削去皮层直到形成层,在形成层涂抹3mg/L的赤霉素药液;在砧木光滑的一面,斜削去砧木上部,削面为30°,然后在削面的下方,沿皮层再切割直到木质部,在砧木木质部上涂抹3mg/L的赤霉素药液;最后嵌芽、包扎将削下的芽片插入砧木切口内,使砧木、接穗基部紧贴,削面对准,进行包扎,涂蜡密封,同时露出芽眼。在嫁接后的植株上包裹遮阳保温膜,植株昼夜温度差在3℃℃,遮阳保温膜内空气相对湿度在60%。花序处理猕猴桃开花前5天,对猕猴桃的花序喷施氯吡脲1.0mg/L水溶液。后期管理在砧木间种植对营养要求低的作物实现套种,每隔3年对砧木附近土壤培土一次,每隔1年更换砧木间种植作物。采用这样的一种猕猴桃种植方法,较之现有技术,在嫁接前对筛选植株进行消毒处理可以降低感染花腐病的风险,从现有17%~24%的发病率降低至4%~7%的发病率,嫁接后发芽周期缩短了20%。实施例2选芽选用芽眼饱满的1年生发育枝上采集接穗,采下接穗新梢后剪去叶片,分3次完成抹芽工作,对新梢反复摘心2次,留叶柄低于0.5cm,并把接穗下部浸入水中或用湿布等包裹保湿。消毒每20支接穗使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有效成分2.5克,制剂用药量5克浸泡15分钟进行消毒。环境与砧木选择选择海拔为1200m,坡度为30°,东北朝向,年日照时间长度为2000~2400时,砧木选用根径在0.5cm以上木质树,砧木间距为6m×7m。嫁接在接穗芽点下4cm处切削,削面角度为50°,然后将接穗平整的一面翻转向上,自芽点附近起向前削去皮层直到形成层,在形成层涂抹5mg/L的赤霉素药液;在砧木光滑的一面,斜削去砧木上部,削面为50°,然后在削面的下方,沿皮层再切割直到木质部,在砧木木质部上涂抹5mg/L的赤霉素药液;最后嵌芽、包扎将削下的芽片插入砧木切口内,使砧木、接穗基部紧贴,削面对准,进行包扎,涂蜡密封,同时露出芽眼。在嫁接后的植株上包裹遮阳保温膜,植株昼夜温度差在6℃,遮阳保温膜内空气相对湿度在80%。花序处理猕猴桃开花前5天,对猕猴桃的花序喷施氯吡脲1.0mg/L水溶液。后期管理在砧木间种植对营养要求低的作物实现套种,每隔4年对砧木附近土壤培土一次,每隔2年更换砧木间种植作物。采用这样的一种猕猴桃种植方法,较之现有技术,在嫁接前对筛选植株进行消毒处理可以降低感染花腐病的风险,从现有17%~24%的发病率降低至5%~6%的发病率,嫁接后发芽周期缩短了20%。实施例3选芽选用芽眼饱满的1年生发育枝上采集接穗,采下接穗新梢后剪去叶片,分2次完成抹芽工作,对新梢反复摘心1次,留叶柄低于0.5cm,并把接穗下部浸入水中或用湿布等包裹保湿。消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猕猴桃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选芽:从猕猴桃枝芽中选择健康无病枝芽作为接穗;b.消毒:使用药剂对筛选后的接穗进行消毒处理;c环境与砧木选择:选择猕猴桃的种植环境与砧木种类;d.嫁接:将消毒后的接穗嫁接在砧木上;e.花序处理:开花期进行壮花膨果;f.后期管理:定期对砧木附近土壤及植被进行管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猕猴桃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选芽:从猕猴桃枝芽中选择健康无病枝芽作为接穗;b.消毒:使用药剂对筛选后的接穗进行消毒处理;c环境与砧木选择:选择猕猴桃的种植环境与砧木种类;d.嫁接:将消毒后的接穗嫁接在砧木上;e.花序处理:开花期进行壮花膨果;f.后期管理:定期对砧木附近土壤及植被进行管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猕猴桃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芽中,选用芽眼饱满的1年生发育枝上采集接穗,采下接穗新梢后剪去叶片,分2~3次完成抹芽工作,对新梢反复摘心1~2次,留叶柄低于0.5cm,并把接穗下部浸入水中或用湿布等包裹保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猕猴桃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中,每20支接穗使用100L有效成分为50g的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溶液进行浸泡15分钟消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猕猴桃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种植环境中,选择海拔为900~1200m,坡度为20°~30°,东北朝向,年日照时间长度为2000~2400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猕猴桃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砧木中,砧木选用根径在0.5cm以上木质树。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猕猴桃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六朋冯雪松张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湄潭县金太阳果蔬专业合作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