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田耕整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848752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2 18: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具体为水稻田耕整地方法,水稻收获后翻耕;然后水稻田进行泡田,泡田水用量为常规耕整地法的50%;振动起浆平地机整地,通过机械振动提浆,提浆后可立即施肥插秧。一次作业完成碎土、根茬压埋、土层起浆和平地等多道工序,提浆后可立即施肥插秧。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水稻田耕整地方法,通过整地方式、泡田用水量和整地时间的优化,具有作业环节少、节省农时、用水量少的优点,省时、省水、省工、节本增效,水稻平均增产9%以上,经济效益值增加1800元/公顷以上,同时,减轻农业面源污染,维护农业可持续发展,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Paddy field tillage method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griculture, the specific tillage method for rice field, rice harvest and rice fields of VIL lage; global field, global water consumption of conventional tillage field was 50%; vibration slurry by mechanical vibration grader preparation, slurry, pulp immediately after fertilization of seedling transplanting. In one operation, many processes such as crushing soil, burying root stubble, and raising the soil layer in peace, can be used to fertilize the seedlings immediately. A new type of paddy field tillage method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water and soil optimization time by soil preparation, global field operations with fewer links, save farming, with advantages of less water, water saving, labor saving, time saving, high efficiency, average rice yield more than 9%, the economic benefit increased by 1800 yuan / ha above, at the same time, reduce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maintai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economic benefits and ecological benefi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稻田耕整地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
,具体为水稻田耕整地方法。
技术介绍
水稻原产亚洲热带,在中国广为栽种后,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水稻所结稻粒去壳后称大米或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都以大米为食,与其它作物相比,稻米中所含营养组分的可消化率和吸收率较高,最适于人体的需要。水稻是需水量大的作物,近30年来,我国北方寒区水稻种植面积迅猛扩大,对水资源的需求亦随之增加,同时,农业生产中对水资源利用率低,如何节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丞待解决。水稻田耕整地是人们利用犁、耙和耢的机械作用,结合灌溉、施肥等农业技术措施,调节和改变稻田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状,为水稻的正常生育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水田在插秧之前,要进行泡田和耕整地作业,待土壤搅出浆层、沉浆后才能插秧。常规的耕整地方法为:水稻收获后大犁翻地深度18~20厘米(或旋耕机旋耕深度12~15厘米)→第二年春季施用基肥→灌水泡田5~7天→水田耙整地→搅浆平地机整地→沉浆5~7天→排出多余泡田水→插秧,这种常规耕整地方法整作业环节多、地时间长和耗水量大,从灌水泡田到达到插秧状态需要15天左右(水稻搅浆前需灌水泡田5~7天,待土壤被水泡软后,进行搅浆,搅浆结束后需沉浆5~7天才能插秧),一般泡田水用量为1200~1800立方米/公顷,在水整地搅浆作业后,由于沉浆时间长,泡田水田间蒸发、渗漏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并且一部分泡田水在插秧前要排出,即浪费水资源,又造成肥料损失;搅浆机搅浆过细,破坏了土壤结构,造成土壤板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了水稻田耕整地方法,利用水田振动起浆平地机的机械式高频激振机构和带圆弧埋茬梳齿的船型拖板共同作用,一次作业完成碎土、根茬压埋、土层起浆和平地等多道工序,解决水稻田常规耕整地作业环节多、作业时间长、用水量大所造成的贻误农时、水肥资源浪费和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的问题,达到节水、节肥、节本增效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水稻田耕整地方法,包括以下过程::水稻收获后大犁翻地深度18~20厘米,或旋耕机旋耕深度12~15厘米;做到翻垡整齐,扣垡严密,到头到边、不重不漏,完成土壤翻转。然后泡田,水稻田泡田水用量为常规耕整地法的50%,即水用量为为600~900立方米/公顷。振动起浆平地机整地,通过机械振动提浆将土壤表层2~2.5厘米变成泥浆层,一次作业完成碎土、根茬压埋、土层起浆和平地等多道工序,提浆后可立即施肥插秧。节省农时8~10天。与现有技术比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水稻田耕整地方法,通过整地方式、泡田用水量和整地时间的优化,具有作业环节少、节省农时、用水量少的优点,省时、省水、省工、节本增效,水稻平均增产9%以上,经济效益值增加1800元/公顷以上,同时,减轻农业面源污染,维护农业可持续发展,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述。2016~2017年试验在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科技园区完成;试验土壤为白浆土,基础肥力为:有机质19.5g/kg,全氮1.089g/kg,速效磷12.1mg/kg,速效钾204mg/kg,pH7.0。供试品种:垦稻24;供试肥料为尿素(N含量46.4%)、磷酸二铵(N含量18%、P2O5含量46%)和硫酸钾(K2O含量60%),施肥量按当地常规用量。试验共设2个处理,3次重复,每个小区面积为500平方米,处理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水稻田耕整地方法;处理2:水稻田常规耕整地方法。处理1说明:秋翻地深度18~20厘米,第二年春季灌水泡田,用水量为搅浆平地法(常规耕整地方法)的50%;振动起浆平地机水整地,将土壤表层2~2.5厘米变成泥浆层,侧深施肥插秧机施肥插秧。处理2说明:秋翻地深度18~20厘米,第二年春季施用基肥,灌水泡田5~7天,水田耙整地1次,搅浆平地机进行搅浆平地,沉浆5~7天,排出多余泡田水,插秧机插秧。试验结果:试验各处理在水稻秧苗期植株性状测定数据:于水稻分蘖期测定了水稻秧苗素质,试验结果表明,处理1效果好于处理2,处理1的水稻秧苗分蘖数、株高和地上下干重均高于处理2,水稻返青快,水稻秧苗素质好,结果见表1。表1水稻分蘖期生长发育调查结果试验各处理在水稻主要生育期田间土壤容重测定数据:于水稻分蘖期、幼穗分化期和抽穗期考查了土壤容重,处理1水田土壤容重为稳定土体结构,处理2生育前期土壤容重为稳定土体结构,后期为不为稳定土体结构,结果见表2。表2、土壤容重调查结果(g/cm3)试验各处理在水稻主要生育期田间植株性状测定数据:于水稻分蘖期、幼穗分化期和抽穗期考查了水稻植株性状,处理1水稻干重好于处理2,结果见表3。表3水稻干物质积累调查结果(单位:g/株)试验各处理的水稻产量性状:水稻产量构成因子考种结果表明,处理1的水稻植株分蘖、穗粒数、粒重和千粒重高于处理2,结果见表4。表4水稻产量构成因子分析水稻测产结果表明,处理1具有增产作用,产量较处理2平均增产9.05%,结果见表5。表5水稻产量性状分析注:各处理产量计算结果水分均已扣除。小区测产面积:20平方米综上所述,实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得的一种新型水稻田耕整地方法与常规耕整地方法比较,可稳定土壤物理性状,提高水稻秧苗素质,插秧后秧苗缓苗快,提高水稻的分蘖率和结实率,水稻平均增产9.05%,水稻价格按3000元/吨计算,平均增收1800元/公顷。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及实施例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水稻田耕整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过程:水稻收获后翻耕;然后水稻田进行泡田,泡田水用量为常规耕整地法的50%;振动起浆平地机整地,通过机械振动提浆,提浆后可立即施肥插秧。

【技术特征摘要】
1.水稻田耕整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过程:水稻收获后翻耕;然后水稻田进行泡田,泡田水用量为常规耕整地法的50%;振动起浆平地机整地,通过机械振动提浆,提浆后可立即施肥插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田耕整地方法,其特征在于:水稻收获后翻耕,具体为大犁翻地深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隋文志隋新贺佳贝马增奇徐飞怀宝东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