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地质灾害监测的系统、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848255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0 06:23
本文公开了一种用于地质灾害监测的系统、设备。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一种用于地质灾害监测的系统可以包括:部署在测点及该测点附近的一个多个传感器;通过所述多个传感器获取监测数据的采集仪;采用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数据传输方式进行通信的第一通信模块;采用基于卫星通信网络的数据传输方式进行通信的第二通信模块;控制模块,选择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和第二通信模块之一与上位机进行通信以传输所述数据采集模块获取的监测数据。通过引入两种数据传输方式,当一种不可用时,通过另一种进行通信,从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且,通过采用卫星通信的方式,可以避免数据处理中心对数据的屏蔽。

System and equipment used for geological hazard monitoring

In this paper, a system and equipment used to monitor geological hazards is disclosed. According to the utility model, a system for geological disaster monitoring can include: in the deployment of a multiple sensor near the measuring point and the measuring point; obtaining monitoring data acquisition instrument by the plurality of sensors; the first communication module for communication data transmission based on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ing second communication module communicatio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based on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network; control module, communication with the monitoring data transmission of the data acquisition module to obtain the choice of one of the first communication module and the second communication module and host computer. By introducing two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s, when one is not available, communication is carried out by another, thus improving the stabil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system. And, by using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the data processing center can avoid the shielding of the dat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地质灾害监测的系统、设备
本技术实施方式涉及地质灾害监测领域,特别涉及用于地质灾害监测的系统、设备。
技术介绍
在长输油输气管道系统中,面临各种不同的地质条件,因为地质灾害或管道材料本身的退化而存在变形的可能。如果对管道变形的情况了解不及时,存在发生爆管的安全风险,因此,需要对长输油输气管道的变形进行监测,以使管理人员能够及时掌握管道安全情况。对于位于高寒冻土沼泽区的管道,其输油温度明显高于设计油温,管道周围土体融沉明显。对管道周边温度场的监测,可以监测管道在冻土沼泽区域的周围环境,对管道受自重和悬空造成的受力进行监测和预警,防止管道出现弯曲、断裂等现象。冻土是指温度等于或低于零摄氏度、还有冰的各类土壤,冻土沼泽区指的是含有冻土并含有大量水的沼泽区。过去的几十年中,冻土沼泽区的长输油输气管道应力和温度场监测都没有很好的通讯方式保证现场采集装置与上位机完成稳定可靠的通信。现有管道系统中的测点采集仪主要由供电采集模块、数据通讯模块和电池组成。其中,数据通讯模块基本是由数据传输单元(DataTransferunit,DTU)来集成实现,并与服务器配合完成通讯功能。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DTU最基本的用法是:在DTU卡槽中放入一张开通GPRS功能的SIM(客户识别模块)卡,DTU上电后先注册到GPRS网络,然后通过GPRS网络和数据处理中心建立连接,这条连接涉及了无线网络运营商,因特网宽带供应商,用户公司的网络情况,以及用户的电脑配置等环节,因此要建立这条连接需要把各个部分都配置好。在本质上,DTU和数据处理中心建立的是SOCKET(套接字)连接,DTU是SOCKET客户端,数据处理中心是SOCKET的服务端。SOCKET连接有TCP协议(传输控制协议)和UDP协议(用户数据报协议)之分,DTU和数据处理中心要使用相同的协议,这个一般都由配置软件进行配置。给DTU配置好中心的IP地址和端口号后,则把DTU通过TTL电平(晶体管-晶体管逻辑电平)串口和用户的设备相连。DTU上电后首先注册到移动的网络,然后发送建立SOCKET的请求包给移动,移动把这个请求发送到因特网,数据处理中心的服务端软件接收到请求后建立连接,并发送应答信息,SOCKET连接建立后就可以双向通信了。GPRS通讯是通过基站将信息转到设备上,山区或者偏远地区没有信号塔或信号塔没辐射到的地方就信号差或没信号,由于建设基站少,而且距离远,中间山体的障碍多,导致依赖信号塔基础建设的通信设备运行不稳定。单一的通讯方式可能导致测点在信号不稳定的情况下失去监控,对系统的监测分析影响颇深。现有测点通讯技术基本是通过采集模块加DTU通讯完成系统功能来实现,DTU发送的请求信息是因特网上的数据包,有一些原因会阻止数据处理中心收到连接请求包,这样也就不能建立连接。最常见的原因有:数据处理中心的电脑上有杀毒软件、防火墙等把这些数据包给屏蔽了;另一个是中心电脑是通过路由器上网的,在路由器上要设置数据转发。可见,冻土区移动基站少和繁琐的上位机设置对于可靠通讯都存在严重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用于地质灾害监测的系统、设备,通过引入两种数据传输方式,当一种不可用时,通过另一种进行通信,从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且通过采用卫星通信的方式,可以避免数据处理中心对数据的屏蔽。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地质灾害监测的系统,可包括:部署在测点及该测点附近的一个多个传感器;通过所述多个传感器获取监测数据的数据采集模块;采用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数据传输方式进行通信的第一通信模块;采用基于卫星通信网络的数据传输方式进行通信的第二通信模块;控制模块,选择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和第二通信模块之一与上位机进行通信以传输所述数据采集模块获取的监测数据。可选地,所述第一通信模块通过通用分组无线业务通信网络、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与所述上位机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二通信模块通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所述上位机连接。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可包括北斗短报文模块。另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地质灾害监测的设备,可包括:采集仪,通过部署在测点及该测点附近的一个多个传感器获取监测数据;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上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选择第一通信模块和第二通信模块之一与上位机进行通信以传输所述采集仪获取的监测数据;其中,所述第一通信模块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与所述上位机连接,所述第二通信模块通过卫星通信网络与所述上位机连接。根据本技术的各种不同实施方式,通过采用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数据传输方式和基于卫星通信网络的数据传输方式之一与上位机进行通信,当一种通信不可用时可以由另一通信完成数据传输,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并且,采用卫星通信可以避免出现传统的GPRS通信时数据处理中心安全设置对数据的屏蔽的情况,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本技术实施方式的各个方面、特征、优点等将在下文结合附图进行具体描述。根据以下结合附图的具体描述,本技术的上述方面、特征、优点等将会变得更加清楚。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用于地质灾害监测的系统的框图;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控制模块执行选择通信方式的流程的一例;图3示出了图1所示的控制模块选择通信方式的流程的另一例;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用于地质灾害监测的方法的流程图;图5示出了图4所示的方法选择通信方式的流程的一例;图6示出了图4所示的方法选择通信方式的流程的另一例;图7是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用于地质灾害监测的设备的框图;图8示出了本技术实施方式的北斗短报文模块供电连接的一例;图9示出了本技术实施方式的采集仪下位机软件控制流程。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各个方面、特征以及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具体描述。应当理解,下述的各种实施方式只用于举例说明,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面参考方法、系统、设备、装置和程序以及计算机程序产品的示例框图来描述本技术。应当理解的是,示例框图中的每一个框及其组合可通过编程指令来实现,所述编程指令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可被装载至计算设备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这样在计算设备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上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执行框图或流程图中指定的程序的指令。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还可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可指示计算设备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以特定方式运行,这样,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实现框图或流程图中指定的程序的指令的制造品。计算机程序指令还可装载至计算设备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以产生一系列在所述计算设备或其他可编程装置中执行以产生计算机执行程序的操作步骤,这样,在所述计算设备或其他可编程装置上执行的指令提供实现在框图或流程图中指定的程序的步骤。编程指令还可存储于电子线路中和/或通过电子线路实施以实现本技术的各个程序、操作、步骤。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用于地质灾害监测的系统。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用于地质灾害监测的系统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数据采集模块1100、控制模块1200、第一通信模块13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用于地质灾害监测的系统、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地质灾害监测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部署在测点及该测点附近的一个多个传感器;通过所述多个传感器获取监测数据的数据采集模块;采用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数据传输方式进行通信的第一通信模块;采用基于卫星通信网络的数据传输方式进行通信的第二通信模块;控制模块,选择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和第二通信模块之一与上位机进行通信以传输所述数据采集模块获取的监测数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地质灾害监测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部署在测点及该测点附近的一个多个传感器;通过所述多个传感器获取监测数据的数据采集模块;采用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数据传输方式进行通信的第一通信模块;采用基于卫星通信网络的数据传输方式进行通信的第二通信模块;控制模块,选择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和第二通信模块之一与上位机进行通信以传输所述数据采集模块获取的监测数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模块通过通用分组无线业务通信网络、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与所述上位机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雁瑾武瑞东王国松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天江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