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楚子轩专利>正文

一种可升降的便携式笔记本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4638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0 04: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升降的便携式笔记本散热器,属于学习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架和设置有风扇的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下表面的两端设置有凹孔,凹槽Ⅰ与本体的侧边相配合,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臂、水平底板和立柱,支撑臂和水平底板均设置成凹字型结构形式,凸台与凹孔相配合,所述的立柱设置成伸缩的结构形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支撑臂设置成三角形,增加了结构的稳定性;支撑臂设置成折叠的结构形式,并巧妙地与本体和支臂进行组合,在展开状态增加了装置的稳定性,在闭合状态便于携带;立柱设置成伸缩的结构形式,增加了装置的适用性。

A portable portable laptop radiat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ifting portable notebook radiator,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uxiliary equipment, which comprises a support frame and is provided with a fan body, characterized in that two ends of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concave hole, groove type and the side of the main body is matched, the supporting frame comprises a supporting arm horizontal plate and column, the supporting arm and the bottom plate are arranged into a concave shaped structure, is matched with the convex and concave holes, the upright posts arranged to form telescopic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support arm is set to three angle, increase the stability of the structure; the support arm set structure of folding, and skillfully with the body and arms are combined to increase the stability of the device in the unfolded state, easy to carry in a closed state; the column set to form the telescopic structure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device is increas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升降的便携式笔记本散热器
本技术属于学习辅助设备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升降的便携式笔记本散热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笔记本电脑设置的外置散热器个体较大,携带极为不方便,将散热器设置体积过小,又会造成稳定性下降,影响正常使用,如果使用不当甚至会发生笔记本重心不稳定而产生损坏的现象。专利号为200820048475.8的国家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笔记本散热器,很好的解决了以上问题,但是该装置无法升降,不仅影响了散热效果,也给电脑使用者带来不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结构稳定、易于携带和能够升降的可升降的便携式笔记本散热器,能够有效的解决散热器体积过大不易携带、结构不稳定和不能升降的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具体技术方案为:所述的可升降的便携式笔记本散热器,包括支撑架和设置有风扇的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设置成横截面为圆角矩形的中空柱体,本体内设置有两个风扇,本体的四个角上通过铰接连接方式设置有支臂,所述支臂设置成凹字型结构形式,支臂的一侧设置凹槽Ⅰ,支臂的下表面设置凹孔,所述本体的下表面的两端设置有凹孔,凹槽Ⅰ与本体的侧边相配合,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臂、水平底板和立柱,支撑臂两端通过铰接方式分别与水平底板和立柱相连,支撑臂和水平底板均设置成凹字型结构形式,水平底板的上部设置有凹槽Ⅱ,支撑臂的下部设置有凹槽Ⅲ,所述凹槽Ⅲ与立柱相配合,凹槽Ⅱ与支撑臂相配合,所述支撑臂的上表面的两端固定设置有凸台,凸台与凹孔相配合,所述水平底板的一端设置固定卡槽,固定卡槽与立柱相配合。进一步地,所述的支臂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滑贴。进一步地,所述的立柱设置成伸缩的结构形式。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的长度与本体的宽度一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的支撑臂设置成三角形,增加了结构的稳定性;支撑臂设置成折叠的结构形式,并巧妙地与本体和支臂进行组合,在展开状态增加了装置的稳定性,在闭合状态便于携带;所述的立柱设置成伸缩的结构形式,增加了装置的适用性。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本体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支撑架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展开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本技术闭合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支撑架、2.本体、3.风扇、4.支臂、5.防滑贴、11.凸台、12.凹槽Ⅲ、13.支撑臂、14.立柱、15.凹槽Ⅱ、16.水平底板、17.固定卡槽、21.凹孔、22.凹槽Ⅰ。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现在将参考附图1-4更全面地描述。在对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后”、“左下”、“右上”、“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可升降的便携式笔记本散热器,包括支撑架1和设置有风扇3的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2设置成横截面为圆角矩形的中空柱体,本体2内设置有两个风扇3,本体2的四个角上通过铰接连接方式设置有支臂4,所述支臂4设置成凹字型结构形式,支臂4的一侧设置凹槽Ⅰ22,支臂4的下表面和本体2的下表面的两端设置有凹孔21,凹槽Ⅰ22与本体2的侧边相配合,所述支撑架1包括支撑臂13、水平底板16和立柱14,支撑臂13两端通过铰接方式分别与水平底板16和立柱14相连,支撑臂13和水平底板16均设置成凹字型结构形式,水平底板16的上部设置有凹槽Ⅱ15,支撑臂13的下部设置有凹槽Ⅲ12,所述凹槽Ⅲ12与立柱14相配合,凹槽Ⅱ15与支撑臂13相配合,所述支撑臂13的上表面的两端固定设置有凸台11,凸台11与凹孔21相配合,所述水平底板16的一端设置固定卡槽17,固定卡槽17与立柱14相配合。进一步地,所述的支臂4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滑贴5。进一步地,所述的立柱14设置成伸缩的结构形式。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1的长度与本体2的宽度一致。使用时,具体操作如下:1.当不需要散热器时,将支臂4与支撑架1脱离,并将支臂4的一侧的凹槽Ⅰ22与本体2的侧边相配合;再将取下的支撑架1折叠,把固定卡槽17与立柱14相脱离,调节立柱14的长度,将立柱14与凹槽Ⅲ12相配合;再将凹槽Ⅱ15与支撑臂13相配合,最后将支撑臂13的上表面的两端的凸台11与本体2的下表面的两端的凹孔21固定相连;2.当需要散热器时,将支撑臂13的上表面的两端的凸台11与本体2的下表面的两端的凹孔21脱离;并将支撑架1展开,调节立柱14的长度,把固定卡槽17与立柱14相配合,再将支臂4展开,并将支撑臂13的上表面的两端的凸台11与支臂4的下表面凹孔21配合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升降的便携式笔记本散热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升降的便携式笔记本散热器,包括支撑架(1)和设置有风扇(3)的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2)设置成横截面为圆角矩形的中空柱体,本体(2)内设置有两个风扇(3),本体(2)的四个角上通过铰接连接方式设置有支臂(4),所述支臂(4)设置成凹字型结构形式,支臂(4)的一侧设置凹槽Ⅰ(22),支臂(4)的下表面和本体(2)的下表面的两端设置有凹孔(21),凹槽Ⅰ(22)与本体(2)的侧边相配合,所述支撑架(1)包括支撑臂(13)、水平底板(16)和立柱(14),支撑臂(13)两端通过铰接方式分别与水平底板(16)和立柱(14)相连,支撑臂(13)和水平底板(16)均设置成凹字型结构形式,水平底板(16)的上部设置有凹槽Ⅱ(15),支撑臂(13)的下部设置有凹槽Ⅲ(12),所述凹槽Ⅲ(12)与立柱(14)相配合,凹槽Ⅱ(15)与支撑臂(13)相配合,所述支撑臂(13)的上表面的两端固定设置有凸台(11),凸台(11)与凹孔(21)相配合,所述水平底板(16)的一端设置固定卡槽(17),固定卡槽(17)与立柱(14)相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升降的便携式笔记本散热器,包括支撑架(1)和设置有风扇(3)的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2)设置成横截面为圆角矩形的中空柱体,本体(2)内设置有两个风扇(3),本体(2)的四个角上通过铰接连接方式设置有支臂(4),所述支臂(4)设置成凹字型结构形式,支臂(4)的一侧设置凹槽Ⅰ(22),支臂(4)的下表面和本体(2)的下表面的两端设置有凹孔(21),凹槽Ⅰ(22)与本体(2)的侧边相配合,所述支撑架(1)包括支撑臂(13)、水平底板(16)和立柱(14),支撑臂(13)两端通过铰接方式分别与水平底板(16)和立柱(14)相连,支撑臂(13)和水平底板(16)均设置成凹字型结构形式,水平底板(16)的上部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楚子轩
申请(专利权)人:楚子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