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工程的紧急避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84246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0 0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地下工程的紧急避难装置。其包括箱体,该箱体的壁材从外向内由钢板、纳米隔热保温板和橡胶板粘合构成;箱体的后壁装有蓄电池、固定手柄、安全带、防毒面具、空气呼吸器、软管和食物存储盒;所述软管一端连接防毒面具,另一端连接空气呼吸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效果:空气呼吸器可为受困人员在缺氧的情况下提供救助,保险带及固定手柄可使受困人员在受外界土石撞击过程中保持身体平衡;食品盒中水和食物能保障受困人员的基本生理需求;蓄电池为白炽灯提供电源,白炽灯发出暖色光,在心理上能够稳定受困人员的情绪;体积小,便于移动,可随施工不断跟进,当出现险情时可迅速进入其内躲避。

An emergency refuge for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emergency refuge device for an underground project.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box, the wall material of the body from the outside by the steel plate, nano heat insulation plate and the rubber plate adhesive; the rear wall of the housing is equipped with batteries, a fixed handle, safety belts, gas masks, air respirator, hose and food storage box; one end of the hose connected to the anti venom mask,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air respirator.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following advantages: air respirator can be trapped to provide assistance in the absence of oxygen, safety belt and a fixed handle can make the trapped balance under external debris during the impact of water and food; food box can guarantee the basic physiological needs of trapped persons; the battery power supply for incandescent lamps, incandescent lamps emit warm light, can stabilize the trapped personnel psychological mood; small volume, easy to move, can continue to follow up with the construction, when danger occurs quickly to avoid th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工程的紧急避难装置
本技术属于工程安全
,具体来说,涉及到一种地下工程的紧急避难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地下避难场所大多是人防工程,是可同时供大量人群躲避的地下场所,在战争时起到防空的作用,这种地下场所内部结构经过精心设计,建设材料优秀,所以强度高、耐久性好。但在一些地下工程中,如采矿行业,矿道不断延伸,加固成本巨大,施工往往只能进行简单的加固,开采过程中机器不断地震动下矿道容易出现大面积坍塌,施工人员来不及逃离便会被掩埋,造成死亡。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体积小,便于移动的地下工程的紧急避难装置。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地下工程的紧急避难装置,所述紧急避难装置包括箱体,该箱体的壁材从外向内由钢板1、纳米隔热保温板2和橡胶板3粘合构成;箱体的后壁装有蓄电池4、固定手柄5、安全带6、防毒面具7、空气呼吸器8、软管9和食物存储盒10;所述软管9的一端连接防毒面具7,另一端连接空气呼吸器8。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地下工程的紧急避难装置,所述安全带6的一端固定,另一端设有锁扣。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地下工程的紧急避难装置,所述食物存储盒10为上端开口的矩形结构,材质为皮质。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地下工程的紧急避难装置,所述箱体的上壁设有与蓄电池4连接的白炽灯11。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地下工程的紧急避难装置,所述箱体的右侧壁设有和箱外相通的通气窗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述的地下工程的紧急避难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空气呼吸器可为受困人员在缺氧的情况下提供救助,保险带及固定手柄可使受困人员在受外界土石撞击过程中保持身体平衡;食品盒中存有部分水和食物,保障受困人员的基本生理需求;蓄电池为白炽灯提供电源,白炽灯发出暖色光,在心理上能够稳定受困人员的情绪;体积小,便于移动,可随施工不断跟进,当出现险情时可迅速进入其内躲避。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内部构造示意图。图2:本技术立体示意图。图3:本技术安全带示意图。1-钢板、2-纳米隔热保温板、3-橡胶板、4-蓄电池、5-固定手柄、6-安全带、7-防毒面具、8-空气呼吸器、9-软管、10-食物存储盒、11-白炽灯、12-通气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所述地下工程的紧急避难装置做进一步说明,但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最外层是钢板1厚度为5mm±0.5mm具有高强度优秀的耐冲击性能,纳米隔热保温板2厚度为10mm±0.5mm能够隔离外界高温和保持箱体内温度稳定,内侧的橡胶板3厚度为5mm±0.5mm有良好的弹性受到冲击变形后能够恢复,同时可起到减震缓冲作用。防毒面具7、空气呼吸器8及软管9可采用消防专用器具,在有毒缺氧的情况下可提供氧气。食物存储盒10长为200mm±1mm、宽为100mm±1mm、高为350mm±1mm的牛皮袋。蓄电池4与白炽灯11组成供电系统。所示如图2所示,箱体长度为1200mm±1mm、宽度为1000mm±1mm、高度为2000mm±1mm。通气窗12可保持箱体内有充足的空气。所示如图3所示,安全带6宽度为300mm±1mm,长度为600mm±1mm,一端固定在箱体后壁上另一端是锁扣。固定手柄5可供人抓握保持身体平衡,避免在箱体受到外界土石撞击时人体失去平衡造成伤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地下工程的紧急避难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下工程的紧急避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急避难装置包括箱体,该箱体的壁材从外向内由钢板(1)、纳米隔热保温板(2)和橡胶板(3)粘合构成;箱体的后壁装有蓄电池(4)、固定手柄(5)、安全带(6)、防毒面具(7)、空气呼吸器(8)、软管(9)和食物存储盒(10);所述软管(9)的一端连接防毒面具(7),另一端连接空气呼吸器(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工程的紧急避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急避难装置包括箱体,该箱体的壁材从外向内由钢板(1)、纳米隔热保温板(2)和橡胶板(3)粘合构成;箱体的后壁装有蓄电池(4)、固定手柄(5)、安全带(6)、防毒面具(7)、空气呼吸器(8)、软管(9)和食物存储盒(10);所述软管(9)的一端连接防毒面具(7),另一端连接空气呼吸器(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工程的紧急避难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崇亮何信惠兴智蔡先强张立游晓英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