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鳖源嗜水单胞菌取样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839384 阅读:3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9 2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华鳖源嗜水单胞菌取样转运装置,包括带盖体的转运箱本体,所述转运箱本体内设有承载座,承载座周边设有若干冷媒储腔,承载座上竖向设有至少一个取样器具装配腔;所述取样器具包括器具本体,还包括取样机构;所述器具本体包括注样部和储样部,所述注样部设有腔体,所述腔体延伸至储样部至少一半的位置,腔体的内径逐步缩小;所述取样机构的出液部与注样部的腔体适配,通过出液部与腔体的配合,取样机构与器具本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器具本体由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一体成型加工而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合理、冷冻效率高、保藏效果好,能极好的替代传统的菌种保藏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华鳖源嗜水单胞菌取样转运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中华鳖源嗜水单胞菌取样转运装置,属于菌种保藏转运设备

技术介绍
中华鳖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我国珍贵的淡水名特优水产动物之一。我国中华鳖产量一直居世界产量之首。但近几年中华鳖病原性疾病大量爆发,给我国龟鳖养殖业造成了重大损失。在已经报道的25种中华鳌疾病中,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有15种,如红脖子病、腮腺炎病、红底板病、白底板病、腐皮病、疖疮病、穿孔病、烂甲病等口。嗜水气单胞菌为两端钝圆,直形或略弯的短杆状革兰氏阴性菌。细胞成单或成双排列,无芽孢和荚膜。液体培养均呈一端单鞭毛,经分离纯化,在普通琼脂上37℃,24h培养出现的菌落为圆形、灰白、半透明、表面光滑、湿润、菌苔很薄、圆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在研究中华鳖源嗜水气单胞菌的培养、分离、纯化过程中,需要将养殖场水体或患病中华鳖取样获得的待筛选、分离和纯化的菌种转运至实验室,为此申请人设计了一种结构合理、保藏效果好、转运安全的转运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中华鳖源嗜水单胞菌取样转运装置,该装置结构设计合理、保藏效果好、转运安全,能极好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中华鳖源嗜水单胞菌取样转运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中华鳖源嗜水单胞菌取样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带盖体的转运箱本体,所述转运箱本体内设有承载座,承载座周边设有若干冷媒储腔,承载座上竖向设有至少一个取样器具装配腔;所述取样器具包括器具本体(1),还包括取样机构(2);所述器具本体(1)包括注样部(11)和储样部(12),所述注样部(11)设有腔体,所述腔体延伸至储样部(12)至少一半的位置,腔体的内径逐步缩小;所述取样机构(2)的出液部与注样部(11)的腔体适配,通过出液部与腔体的配合,取样机构(2)与器具本体(1)可拆卸连接;所述器具本体(1)由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一体成型加工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中华鳖源嗜水单胞菌取样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带盖体的转运箱本体,所述转运箱本体内设有承载座,承载座周边设有若干冷媒储腔,承载座上竖向设有至少一个取样器具装配腔;所述取样器具包括器具本体(1),还包括取样机构(2);所述器具本体(1)包括注样部(11)和储样部(12),所述注样部(11)设有腔体,所述腔体延伸至储样部(12)至少一半的位置,腔体的内径逐步缩小;所述取样机构(2)的出液部与注样部(11)的腔体适配,通过出液部与腔体的配合,取样机构(2)与器具本体(1)可拆卸连接;所述器具本体(1)由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一体成型加工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华鳖源嗜水单胞菌取样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与转运箱本体之间设有锁紧件,通过锁紧件控制盖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移斌艾晓辉杨秋红余琳雪刘永涛胥宁董靖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