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升降平台的机械自动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38265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9 2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升降平台的机械自动门,包括门框,所述门框内套接有门板,所述门框的顶部且对应门板的位置开设有开口,所述门框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壁的顶部和底部通过限位杆连接,所述滑槽内且套接在限位杆上滑动连接有滑块,且两个滑块相对的一侧分别与门板的两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滑块相背的一侧分别与两个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门板的改进,当伺服电机通过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时,能够使两个第三齿轮带动齿牙板同时向上或者向下移动,从而能够快速关闭或打开门板,并且将限位杆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在滑槽内壁顶部和底部的中间位置,能够使两个滑块稳定带动门板进行上下移动。

A mechanical automatic door for lifting platfor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achinery for the automatic door, the lifting platform comprises a door frame, the door frame is sheathed inside the door, the door opened with an opening at the top of the door and the corresponding position on both sides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frame are provided with a sliding groove, connecting the top and bottom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slideway by limiting rod, the chute and is sheathed on the sliding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slider, and the slider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one side of the two opposite respectively with the door on both sides of the end of two, one side of the slide back are connected with two connecting ro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The utility model through the improvement of the door, when the servo motor drives the second gear through the first gear to rotate, can make two third gear teeth driving plate and upward or downward movement, which can quickly close or open the door, the top and the limiting rod and the bottom of the middle position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chute and at the bottom, can make the two slider stable drive the door board to move up and dow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升降平台的机械自动门
本技术涉及机械门
,具体为一种用于升降平台的机械自动门。
技术介绍
升降平台是一种多功能起重装卸机械设备,可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导轨式、曲臂式,固定式有剪叉式升降货梯、链条式升降机、装卸平台及附着式电动施工平台等。在升降平台上,一般设置有门板,从而能够防止其内部的物体掉落。现有的门板一般是手动式,虽然能够将其内部的物体封闭,但是手动门在使用时费时费力,从而影响工作进度,部分为机械门,虽然能够快速关闭,但是在关闭过程中,容易出现过于严重的晃动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升降平台的机械自动门,解决了升降平台的门不方便关闭和关闭时不稳定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升降平台的机械自动门,包括门框,所述门框内套接有门板,所述门框的顶部且对应门板的位置开设有开口,所述门框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壁的顶部和底部通过限位杆连接,所述滑槽内且套接在限位杆上滑动连接有滑块,且两个滑块相对的一侧分别与门板的两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滑块相背的一侧分别与两个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贯穿门框上开设的通槽且与其外部的齿牙板的一侧固定连接,且两个齿牙板相对的一侧分别搭接在门框的两侧,所述门框背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套接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两侧分别与两个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正面的轴心处通过转杆与门框的背面活动连接,所述门框背面的两侧均通过U形杆分别与两个第三齿轮背面的轴心处活动连接,且两个第二齿轮背面的轴心处均固定连接有主动轮,两个所述第三齿轮背面的的轴心处均固定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优选的,所述限位杆的顶端位于滑槽内壁顶部的中间位置,且限位杆的底端位于滑槽内壁底部的中间位置。优选的,所述限位杆上且位于滑块的上方套接有回位弹簧,且回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滑槽内壁的顶部和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限位杆活动穿插在滑块的中部,且滑块的起始位置套接在滑槽内腔的底部。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位于滑块一侧的中部,且连接杆的另一端位于齿牙板一侧的下方。优选的,所述门板的长度与门框内部的长度相等,且门板的高度与门框内部的高度相等。(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升降平台的机械自动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对门板的改进,当伺服电机通过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时,配合主动轮、皮带和从动轮的使用,能够使两个第三齿轮带动齿牙板同时向上或者向下移动,此时能够通过连接杆和滑块带动门板进行上下移动,从而能够快速关闭或打开门板。(2)、本技术通过对限位杆的改进,并且将限位杆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在滑槽内壁顶部和底部的中间位置,滑块的中部套接限位杆上,从而能够使两个滑块稳定带动门板进行上下移动,此时,能够避免门板出现过于严重的晃动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正面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的后视图。图中:1门框、2门板、3滑槽、4限位杆、5滑块、6连接杆、7齿牙板、8伺服电机、9第一齿轮、10第二齿轮、11U形杆、12第三齿轮、13主动轮、14从动轮、15皮带、16回位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升降平台的机械自动门,包括门框1,门框1内套接有门板2,门板2的长度与门框1内部的长度相等,且门板2的高度与门框1内部的高度相等,门框1的顶部且对应门板2的位置开设有开口,从而门板2能够将门框1的开口完全封住,并且门框1顶部的开口能够方便门板2进出门框1,门框1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3,滑槽3内壁的顶部和底部通过限位杆4连接,限位杆4的顶端位于滑槽3内壁顶部的中间位置,且限位杆4的底端位于滑槽3内壁底部的中间位置,滑槽3内且套接在限位杆4上滑动连接有滑块5,限位杆4活动穿插在滑块5的中部,且滑块5的起始位置套接在滑槽3内腔的底部,限位杆4上且位于滑块5的上方套接有回位弹簧16,且回位弹簧16的两端分别与滑槽3内壁的顶部和滑块5的顶部固定连接,且两个滑块5相对的一侧分别与门板2的两侧固定连接,通过设置了回位弹簧16,能够使两个滑块5带动门板2快速回到起始位置,从而能够避免门板2出现卡死的现象,通过对限位杆4的改进,并且将限位杆4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在滑槽3内壁顶部和底部的中间位置,滑块5的中部套接限位杆4上,从而能够使两个滑块5稳定带动门板2进行上下移动,此时,能够避免门板2出现过于严重的晃动现象,两个滑块5相背的一侧分别与两个连接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杆6的另一端贯穿门框1上开设的通槽且与其外部的齿牙板7的一侧固定连接,连接杆6的一端位于滑块5一侧的中部,且连接杆6的另一端位于齿牙板7一侧的下方,从而齿牙板7能够通过连接杆6稳定带动滑块5在滑槽3内滑动,且两个齿牙板7相对的一侧分别搭接在门框1的两侧,门框1背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8,伺服电机8的输出端套接第一齿轮9,第一齿轮9的两侧分别与两个第二齿轮10啮合,第二齿轮10正面的轴心处通过转杆与门框1的背面活动连接,门框1背面的两侧均通过U形杆11分别与两个第三齿轮12背面的轴心处活动连接,且两个第二齿轮10背面的轴心处均固定连接有主动轮13,两个第三齿轮12背面的的轴心处均固定连接有从动轮14,主动轮13与从动轮14通过皮带15传动连接,通过对门板2的改进,当伺服电机8通过第一齿轮9带动第二齿轮10转动时,配合主动轮13、皮带15和从动轮14的使用,能够使两个第三齿轮12带动齿牙板7同时向上或者向下移动,此时能够通过连接杆6和滑块5带动门板2进行上下移动,从而能够快速关闭或打开门板2。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综上可得,该用于升降平台的机械自动门,通过对门板2的改进,当伺服电机8通过第一齿轮9带动第二齿轮10转动时,配合主动轮13、皮带15和从动轮14的使用,能够使两个第三齿轮12带动齿牙板7同时向上或者向下移动,此时能够通过连接杆6和滑块5带动门板2进行上下移动,从而能够快速关闭或打开门板2,通过对限位杆4的改进,并且将限位杆4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在滑槽3内壁顶部和底部的中间位置,滑块5的中部套接限位杆4上,从而能够使两个滑块5稳定带动门板2进行上下移动,此时,能够避免门板2出现过于严重的晃动现象。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升降平台的机械自动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升降平台的机械自动门,包括门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1)内套接有门板(2),所述门框(1)的顶部且对应门板(2)的位置开设有开口,所述门框(1)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3),所述滑槽(3)内壁的顶部和底部通过限位杆(4)连接,所述滑槽(3)内且套接在限位杆(4)上滑动连接有滑块(5),且两个滑块(5)相对的一侧分别与门板(2)的两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滑块(5)相背的一侧分别与两个连接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6)的另一端贯穿门框(1)上开设的通槽且与其外部的齿牙板(7)的一侧固定连接,且两个齿牙板(7)相对的一侧分别搭接在门框(1)的两侧,所述门框(1)背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8),所述伺服电机(8)的输出端套接第一齿轮(9),所述第一齿轮(9)的两侧分别与两个第二齿轮(10)啮合,所述第二齿轮(10)正面的轴心处通过转杆与门框(1)的背面活动连接,所述门框(1)背面的两侧均通过U形杆(11)分别与两个第三齿轮(12)背面的轴心处活动连接,且两个第二齿轮(10)背面的轴心处均固定连接有主动轮(13),两个所述第三齿轮(12)背面的轴心处均固定连接有从动轮(14),所述主动轮(13)与从动轮(14)通过皮带(15)传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升降平台的机械自动门,包括门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1)内套接有门板(2),所述门框(1)的顶部且对应门板(2)的位置开设有开口,所述门框(1)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3),所述滑槽(3)内壁的顶部和底部通过限位杆(4)连接,所述滑槽(3)内且套接在限位杆(4)上滑动连接有滑块(5),且两个滑块(5)相对的一侧分别与门板(2)的两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滑块(5)相背的一侧分别与两个连接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6)的另一端贯穿门框(1)上开设的通槽且与其外部的齿牙板(7)的一侧固定连接,且两个齿牙板(7)相对的一侧分别搭接在门框(1)的两侧,所述门框(1)背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8),所述伺服电机(8)的输出端套接第一齿轮(9),所述第一齿轮(9)的两侧分别与两个第二齿轮(10)啮合,所述第二齿轮(10)正面的轴心处通过转杆与门框(1)的背面活动连接,所述门框(1)背面的两侧均通过U形杆(11)分别与两个第三齿轮(12)背面的轴心处活动连接,且两个第二齿轮(10)背面的轴心处均固定连接有主动轮(13),两个所述第三齿轮(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刘孟甜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协和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