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志坚专利>正文

安全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377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由帽体(1)、扣带(2)、电源开关(3)、电池盒(4)、发光元件(5)组成的安全帽,其特征是帽体顶部(6)和帽体前部(7)贴有不干胶反光标志(8)(9);发光元件(5)为特高亮度发光二极管。(*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安全帽。建筑施工过程中工人需要配带安全帽。传统的安全帽普遍存在如下缺点1、自身不发光,夜间使用没有警示效果。2、不能照明,夜间在工地照明灯照不到的地方仍需使用手电筒。针对这种情况,申请号为87210586,申请名称为《一种有发光装置的安全帽》的专利在文件中提出使用SL3909集成电路组成振荡器驱动红色发光管闪烁发光用以显示人员位置。但是红色发光管发光强度仅20-100mcd没有照明效果,使用有局限性,同时发光管体积太小,光束很窄,对于几十米高处的塔吊操作人员来说是很难发现的。申请号为98236039,申请名称为《夜间发光反光安全头盔》的专利则在头盔整个外表面上涂了一层能发荧光的涂料,该涂料遇见强光能反射光线。但是荧光很弱,调配涂料在生产过程中操作比较复杂,同时大面积涂刷也很浪费。圆形头盔的反光在观察者看来都是灯泡的缩影,反光点面积很小,警示效果并不好。因此,对建筑工人来说需要一种轻便的、有良好照明效果的,同时有明显警示效果的安全帽。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轻便、照明效果好,同时警示效果好的安全帽。本技术通过以下手段来达到上述目的。在安全帽的顶部和前部均贴有三角形不干胶反光标志。根据人眼对三角形辨认最敏感的原理,反光标志选用三角形能最大程度地区别于周围物体,因而警示效果最好。不干胶反光纸的售价很低,三角形即容易裁剪又不产生边角,因此采用三角形不干胶反光标志,生产成本极低。在安全帽前面装有两只发白色光的特高亮度发光二极管,这种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光谱落入人眼的敏感范围,因而人眼感觉特别亮,主观感觉和3w的白炽灯差不多。由于这种发光管的工作电流仅10mA,故电源可采用5号碱性电池,这样整个装置连电池仅重50-80克,特别轻便。结合附图可以对本技术的实施例加以详尽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安全帽主视透视图图2是安全帽前视图图3安全帽俯视局部剖视图图中(1)是帽体;(2)是扣带;(3)是电源开关;(4)是电池盒;(5)是发光元件;(6)是帽体顶部;(7)是帽体前部;(8)是反光标志;(9)是反光标志;(10)是内部连接电线。帽体(1)采用ABS工程塑料注塑而成,表面涂有橙黄色警示哑光漆。扣带(2)采用聚氯乙烯制作。电源开关(3)采用单刀单掷拨动开关,长度为20mm。电池盒(4)采用市售3v电池盒,用两枚直径3×8mm的镙丝与帽体(1)后部紧固在一起。发光元件(5)采用直径5mm的特高亮度纯白色发光二极管,型号为5WUHCA,这种发光管的发光强度为3000-10000mcd,发光出射角约15°,很适合作照明用。本实施例中发光管采用两只发光管的目的是保证有足够的发光强度,制作时在帽体前部(7)钻两个直径5.5mm的圆孔,将发光管放入后再用树脂胶粘住。反光标志(8)(9)用含有玻璃微珠的不干胶反光纸制作,制作时用切刀切成边长为5-8cm的等边三角形,然后贴到帽体前部(7)和帽体顶部(6)即可。反光标志(8)(9)与帽体(1)在夜间会因反光率的不同而形成巨大的反差,极易辨认,在30米高的塔吊中观察也能看得一清二楚,警示效果非常明显。本技术给建筑施工人员提供了一种安全措施,同时也是一种实用的照明工具,而且非常轻便,很受施工人员欢迎。我国建筑工人约几百万,因而本技术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企业生产它能获得很好的效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由帽体(1)、扣带(2)、电源开关(3)、电池盒(4)、发光元件(5)组成的安全帽,其特征是帽体顶部(6)和帽体前部(7)贴有不干胶反光标志(8)(9);发光元件(5)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坚张志平
申请(专利权)人:张志坚张志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