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笔盖防丢的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3527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9 1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笔盖防丢的笔,包括卡箍、笔盖和笔杆,所述卡箍的结构为U字形,U字形的所述卡箍底部套在所述笔盖上,所述卡箍的侧壁向内设有卡榫,所述卡榫卡位在所述笔盖的侧壁上,U字形的所述卡箍的两个侧壁上端相对的面均向内延伸设有滑杆,所述笔杆的侧面设有两个位于同一直径方向上的滑槽,所述滑杆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槽中,所述笔盖可套在笔杆的任意一个端部。通过U字形的卡箍的底部和其上的卡榫实现将卡箍与笔盖连接,通过卡箍两端的滑杆在滑槽中的滑动实现卡箍相对于笔杆的滑动,从而防止笔盖与笔杆脱离,防止笔盖丢失。

A pen covered pen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pen cap anti lost pen comprises a clamp and a pen cap and a pen holder, wherein the clamp structure for U shape, U shape and the bottom hoop is sheathed on the pen cap, the side wall of the inner hoop card is provided with a clamping tenon, the card the pen cap clamping tenon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upper side wall of two U shaped clamp the relative surface extending inward is provided with a sliding bar, wherein the side of the pen is provided with a sliding groove two is located in the same diameter direction, the slide bar is arranged in the sliding chute. The pen cap is sheathed on the pen holder of any one end. The clamp is connected to the pen cover by the bottom and the clamping tenon of the U shaped clamp, and the sliding of the hoop relative to the pen bar is achieved by sliding the slide bar at the two ends of the clamp, so as to prevent the pen cover from being separated from the pen rod and prevent the pen cover from lo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笔盖防丢的笔
本技术涉及写字用笔
,特别涉及一种笔盖防丢的笔。
技术介绍
现有的笔,其笔杆与笔盖与分体设置的,人在使用时,将笔盖从笔杆上拔下,使用后,人再将笔盖盖在笔杆的端部,容易造成笔盖丢失现象。一旦笔盖丢失,当笔掉落在地面时,很容易损坏笔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笔盖防丢的笔,防止因笔盖与笔杆分体造成的笔盖易丢失现象。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笔盖防丢的笔,包括卡箍、笔盖和笔杆,所述卡箍的结构为U字形,U字形的所述卡箍底部套在所述笔盖上,所述卡箍的侧壁向内设有卡榫,所述卡榫卡位在所述笔盖的侧壁上,U字形的所述卡箍的两个侧壁上端相对的面均向内延伸设有滑杆,所述笔杆的侧面设有两个位于同一直径方向上的滑槽,所述滑杆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槽中,所述笔盖可套在笔杆的任意一个端部。进一步的,所述卡榫位于所述卡箍的中部。进一步的,所述笔盖上设有两个位于同一直径方向上的第一凹槽,所述卡箍的位于卡榫下方部分卡位在所述第一凹槽中;所述笔盖上还设有两个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连通,且所述第二凹槽比所述第一凹槽深度更深,所述卡榫嵌入所述第二凹槽中,并卡位在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的连接处,U字形所述卡箍的底部紧贴所述笔盖的端面。进一步的,所述滑槽位于所述笔杆的中部。进一步的,所述滑槽上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与所述滑槽在同一直线上设置,并与所述滑槽连通,所述第三凹槽浅于所述滑槽。进一步的,所述卡箍采用一根连续的钢丝制作,两个滑杆分别位于钢丝的首端和末端,所述卡榫由钢丝向内弯折两个折弯边形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U字形的卡箍套在笔盖上,并且其侧壁上的卡榫卡在笔盖上,实现卡箍与笔盖的连接,卡箍两个端部向内设有滑杆,滑杆在笔杆上的滑槽中滑动,防止卡箍与笔杆脱离,即防止笔盖与笔杆脱离,还可实现笔盖相对于笔杆的滑动运动,结构合理,防止笔盖与笔杆脱离,防止笔盖丢失。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笔盖防丢的笔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卡箍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笔盖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笔杆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笔盖盖在笔杆的露出笔芯端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笔盖从笔杆的露出笔芯端拔出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笔盖从笔杆的露出笔芯端向下滑动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笔盖转动并滑动至笔杆的未露出笔芯端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笔盖盖在笔杆的未露出笔芯端的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卡箍;2、笔盖;3、笔杆;11、卡榫;12、滑杆;21、第一凹槽;22、第二凹槽;31、滑槽;32、第三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本技术最关键的构思在于:通过U形卡箍上的卡榫实现其与笔盖的连接,在其端部设有滑杆在笔杆的滑槽中滑动,防止笔盖与笔杆脱离,防止笔盖丢失。请参照图1至图9,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笔盖防丢的笔,包括卡箍1、笔盖2和笔杆3,所述卡箍1的结构为U字形,U字形的所述卡箍1底部套在所述笔盖2上,所述卡箍1的侧壁向内设有卡榫11,所述卡榫11卡位在所述笔盖2的侧壁上,U字形的所述卡箍1的两个侧壁上端相对的面均向内延伸设有滑杆12,所述笔杆3的侧面设有两个位于同一直径方向上的滑槽31,所述滑杆12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槽31中,所述笔盖2可套在笔杆3的任意一个端部。进一步的,所述卡榫11位于所述卡箍1的中部。由上述描述可知,卡榫11位于卡箍1的中部,使卡箍1结构稳固。进一步的,所述笔盖2上设有两个位于同一直径方向上的第一凹槽21,所述卡箍1的位于卡榫11下方部分卡位在所述第一凹槽21中;所述笔盖2上还设有两个第二凹槽22,所述第二凹槽22与所述第一凹槽21连通,且所述第二凹槽22比所述第一凹槽21深度更深,所述卡榫11嵌入所述第二凹槽22中,并卡位在所述第一凹槽21与第二凹槽22的连接处,U字形所述卡箍1的底部紧贴所述笔盖2的端面。由上述描述可知,笔盖2上通过深度不同的第一凹槽21和第二凹槽22来卡位卡榫11,通过卡榫11可U字形的卡箍1的底部实现笔盖2与卡箍1的稳固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滑槽31位于所述笔杆3的中部。由上述描述可知,笔盖2可套在笔杆3的两端,滑槽31位于笔杆3中部,使卡箍1相对于笔杆3的两端的滑动距离相同,结构合理。进一步的,所述滑槽31上设有第三凹槽32,所述第三凹槽32与所述滑槽31在同一直线上设置,并与所述滑槽31连通,所述第三凹槽32浅于所述滑槽31。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三凹槽32与滑槽31在一条直线上,第三凹槽32浅于滑槽31,使通过第三凹槽32便于相对的两个滑杆12安装在笔杆3上。进一步的,所述卡箍1采用一根连续的钢丝制作,两个滑杆12分别位于钢丝的首端和末端,所述卡榫11由钢丝向内弯折两个折弯边形成。由上述描述可知,卡箍1采用一根连续的钢丝弯折而成,使制作工艺简单,结构稳固,节省成本。请参照图1至图9,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为:一种笔盖防丢的笔,包括卡箍1、笔盖2和笔杆3,所述卡箍1的结构为U字形,U字形的所述卡箍1底部套在所述笔盖2上,所述卡箍1的侧壁向内设有卡榫11,所述卡榫11卡位在所述笔盖2的侧壁上,U字形的所述卡箍1的两个侧壁上端相对的面均向内延伸设有滑杆12,所述笔杆3的侧面设有两个位于同一直径方向上的滑槽31,所述滑杆12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槽31中,所述笔盖2可套在笔杆3的任意一个端部。请参照图1至图9,本技术的实施例二为:一种笔盖防丢的笔,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卡榫11位于所述卡箍1的中部;所述笔盖2上设有两个位于同一直径方向上的第一凹槽21,所述卡箍1的位于卡榫11下方部分卡位在所述第一凹槽21中;所述笔盖2上还设有两个第二凹槽22,所述第二凹槽22与所述第一凹槽21连通,且所述第二凹槽22比所述第一凹槽21深度更深,所述卡榫11嵌入所述第二凹槽22中,并卡位在所述第一凹槽21与第二凹槽22的连接处,U字形所述卡箍1的底部紧贴所述笔盖2的端面。请参照图1至图9,本技术的实施例三为:一种笔盖防丢的笔,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滑槽31位于所述笔杆3的中部;所述滑槽31上设有第三凹槽32,所述第三凹槽32与所述滑槽31在同一直线上设置,并与所述滑槽31连通,所述第三凹槽32浅于所述滑槽31。请参照图1至图9,本技术的实施例四为:一种笔盖防丢的笔,在实施例一、二或三的基础上,所述卡箍1采用一根连续的钢丝制作,两个滑杆12分别位于钢丝的首端和末端,所述卡榫11由钢丝向内弯折两个折弯边形成。请参照图5至图9,起始时,如图5所示,笔盖2盖在笔杆3的右端;需要使用笔时,先将笔盖2沿水平方向从笔杆3上拔出,如图6所示,此时滑杆12沿着滑槽31滑动;水平拔出后,向下旋转笔杆3,如图7所示,此时滑杆12在滑槽31内转动加滑动;然后再向上转动笔杆3,如图8所示,将笔盖2旋转至笔杆3的左端,直至将笔盖2转到水平方向,将笔盖2盖在笔杆3的左端,如图9所示。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笔盖防丢的笔,通过U字形的卡箍1的底部和两个卡榫11实现与笔盖2的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笔盖防丢的笔

【技术保护点】
一种笔盖防丢的笔,其特征在于,包括卡箍、笔盖和笔杆,所述卡箍的结构为U字形,U字形的所述卡箍底部套在所述笔盖上,所述卡箍的侧壁向内设有卡榫,所述卡榫卡位在所述笔盖的侧壁上,U字形的所述卡箍的两个侧壁上端相对的面均向内延伸设有滑杆,所述笔杆的侧面设有两个位于同一直径方向上的滑槽,所述滑杆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槽中,所述笔盖可套在笔杆的任意一个端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笔盖防丢的笔,其特征在于,包括卡箍、笔盖和笔杆,所述卡箍的结构为U字形,U字形的所述卡箍底部套在所述笔盖上,所述卡箍的侧壁向内设有卡榫,所述卡榫卡位在所述笔盖的侧壁上,U字形的所述卡箍的两个侧壁上端相对的面均向内延伸设有滑杆,所述笔杆的侧面设有两个位于同一直径方向上的滑槽,所述滑杆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槽中,所述笔盖可套在笔杆的任意一个端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盖防丢的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榫位于所述卡箍的中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盖防丢的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笔盖上设有两个位于同一直径方向上的第一凹槽,所述卡箍的位于卡榫下方部分卡位在所述第一凹槽中;所述笔盖上还设有两个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东昇孟素各陈学永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农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