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V型滤网的新型茶具套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2777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9 1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V型滤网的新型茶具套装,包括:一盛茶器;一茶壶,茶壶可设置在盛茶器的内部,茶壶由一壶体、一过滤装置和一防烫保护套组成,防烫保护套套设于壶体的外表面,过滤装置设置在壶体的内部的上侧;一过滤装置,过滤装置的底面为锥尖向下的锥面,沿过滤装置的外缘向上翻起形成一翻边,锥面的一侧设置有一过滤网,锥面的另一侧开设有一贯穿的注水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茶壶和盛茶器,且茶壶中含有过滤装置,使用时可将冲泡好的茶水过滤后倒入盛茶器中,能有效实现茶水分离,让饮茶者能够饮用到更优质、健康的茶水。

A new tea set suit with V filter net

The new tea se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V type filter which comprises a tea container; a teapot, teapot can be arranged inside the tea container, the teapot by a pot body, a filtering device and a scald proof protective sleeve, anti scald protection sleeve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kettle body, filtering device set in the kettle body inside the upper side; a filtering device, filtering device on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cone tip downward along the outer edge of the cone, filter up to form a flange cone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a filter, the other side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injection hole cone penetration.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teapot and tea, and the filter containing a teapot, tea filter can be good when used in brewing tea container, can effectively realize the separation of tea, tea drinking can make to high-quality, healthy t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V型滤网的新型茶具套装
本技术涉及茶具的
,尤其涉及一种茶具套装。
技术介绍
事实上,茶叶中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属元素,重金属在茶汤中的浸出率随浸泡温度升高浸出率增大,随浸泡时间的延长浸出率增大,所以选择合适的浸泡条件对降低茶汤中的重金属含量具有重要作用,方能达到茶叶的保健功效。故而,在饮茶的过程中茶水分离非常重要。我国茶壶始于唐朝,距今1100多年。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茶具套装中,组件少的有茶壶与茶杯的组合套装,组件多的有茶壶、茶杯、茶漏、公道杯等组合套装;这些茶具套装多为茶壶、茶杯等组件分离组合使用,材质多为陶瓷、不锈钢、玻璃、紫砂等。目前已有的茶具套装,虽然能实现茶水分离,但由于材质、数量以及分离组合的限制,均存在难以随身携带,且用料过多、成本较高的缺陷。在现有技术中,虽然存在易于携带的含有过滤装置的茶杯,但该类型的茶杯在使用中会使茶叶与水在茶杯中长时间融合浸泡,无法根本实现茶水分离,容易增加茶叶中的重金属元素的浸出率,存在无法喝到优质茶水的缺陷,不利于饮茶者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产生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茶壶壶体、过滤装置、防烫保护套、盛茶器组成带V型滤网的新型茶具套装。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V型滤网的新型茶具套装,其中,包括:一盛茶器;一茶壶,所述茶壶可设置在所述盛茶器的内部,所述茶壶由一壶体、一过滤装置和一防烫保护套组成,所述防烫保护套套设于所述壶体的外表面,所述过滤装置设置在所述壶体的内部的上侧;一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的底面为锥尖向下的锥面,沿所述过滤装置的外缘向上翻起形成一翻边,所述锥面的一侧设置有一过滤网,所述锥面的另一侧开设有一贯穿的注水孔。上述的带V型滤网的新型茶具套装,其中,所述防烫保护套的内径与所述壶体的外径相匹配,所述防烫保护套的外径与所述盛茶器的内径相匹配。上述的带V型滤网的新型茶具套装,其中,所述过滤装置与所述壶体固定连接,所述过滤装置与所述壶体间的连接结构可为热压粘合连接结构、超声波融合连接结构、手工胶水粘合连接结构或卡入式连接结构中的任意一种。上述的带V型滤网的新型茶具套装,其中,所述过滤网可采用单层滤网、双层滤网或多层滤网。上述的带V型滤网的新型茶具套装,其中,所述过滤网的材质采用纤维或纱网。上述的带V型滤网的新型茶具套装,其中,所述过滤网的过滤孔可采用圆形通孔、方形通孔、菱形通孔、六边形通孔、人字通孔或条形通孔中的任意一种。上述的带V型滤网的新型茶具套装,其中,所述注水孔的形状可为圆形、长方形、正方形、椭圆形、半圆形中的任意一种。上述的带V型滤网的新型茶具套装,其中,所述盛茶器、所述壶体、所述防烫保护套、所述锥面和所述注水孔的材质可采用食品级木浆纸、塑胶材质、PLA生物可降解材质、金属材质、玻璃材质或纸砂材质中的任意一种。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1)本技术包括茶壶和盛茶器,且茶壶中含有过滤装置,使用时可将冲泡好的茶水过滤后倒入盛茶器中,能有效实现茶水分离,让饮茶者能够饮用到更优质、健康的茶水。(2)本技术含有注水孔,能有效防止茶壶在使用前落入灰尘等异物,有效保持茶壶干净卫生。(3)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携带、使用方便、能实现茶水分离、环保节约等特点。(4)本技术能够在外出差、旅游时便于携带,便于收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带V型滤网的新型茶具套装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带V型滤网的新型茶具套装的爆炸图。图3是本技术的带V型滤网的新型茶具套装的过滤装置的示意图。附图中:1、盛茶器;2、壶体;3、过滤装置;31、翻边;32、过滤网;33、注水孔;4、防烫保护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图1是本技术的带V型滤网的新型茶具套装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带V型滤网的新型茶具套装的爆炸图,图3是本技术的带V型滤网的新型茶具套装的过滤装置的示意图,请参见图1、图2、图3所示,示出了一种较佳实施例的带V型滤网的新型茶具套装,包括有:盛茶器1和茶壶,茶壶可设置在盛茶器1的内部,茶壶由壶体2、过滤装置3和防烫保护套4组成,防烫保护套4套设于壶体2的外表面,过滤装置3设置在壶体2的内部的上侧。此外,作为较佳的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1、图3所示,过滤装置3,过滤装置3的底面为锥尖向下的锥面,沿过滤装置3的外缘向上翻起形成翻边31,过滤装置3的锥面的一侧设置有过滤网31,过滤网31构成锥面的一部分,过滤装置3的锥面的另一侧开设有贯穿的注水孔33。另外,作为较佳的实施例中,防烫保护套4的内径与壶体2的外径相匹配,防烫保护套4的外径与盛茶器1的内径相匹配。因此,如图1所示,防烫保护套4能够置于盛茶器1的内部,壶体2能够置于防烫保护套的内部,过滤装置3设置在壶体2的内部的接近开口处,此种结构能够尽可能的减小体积,结构简单实用,最大程度降低茶具套装的占用空间。进一步,作为较佳的实施例中,能够将壶体2连同防烫保护套4从盛茶器1中取出使用,由于本技术同时具备便携式的茶壶和便携式的盛茶器1,因此能够根据使用者需要人为地控制茶叶浸泡的时间,根据需要将茶水从壶体2中倒入盛茶器1内,避免茶叶与茶水长时间浸泡导致重金属元素浸出。更进一步,作为较佳的实施例中,将茶叶从注水孔33放入壶体2中,倒入热水,静置一段时间,然后用手握住套设有防烫保护套4的壶体2,将浸泡后的茶水通过位于过滤装置3一侧的过滤网32倒入盛茶器1内,即可饮用。还有,作为较佳的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2所示,盛茶器1、防烫保护套4、壶体2的上端直径大于下端直径,并且防烫保护套4的上端和下端贯穿,壶体2置于防烫保护套4内时能够确保不会滑落。再进一步,作为较佳的实施例中,翻边31的上端直径大于下端直径,因此过滤装置3能够通过翻边31能够嵌卡在壶体2的上侧。此外,作为较佳的实施例中,过滤网32的形状优选为半圆形,注水孔33优选为椭圆形,过滤网32自过滤装置的锥面的一直径的一侧延伸至翻边31处,并且过滤网32的面积大于注水孔33的面积。因此,当茶水从过滤网32中倒出时,不会从注水孔33溢出,保证了过滤效果,同时注水孔33的大小也能够满足放入茶叶和放入热水的需求。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本技术在上述基础上还具有如下实施方式: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1、图2、图3所示,过滤装置3与壶体1固定连接,过滤装置3与壶体1间的连接结构可采用但不限于热压粘合连接结构、超声波融合连接结构、手工胶水粘合连接结构或卡入式连接结构中。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过滤网32可采用单层滤网,也可以采用双层滤网或多层滤网,以达到多层过滤的效果,过滤出更清澈的茶水。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过滤网32的材质可采用纤维或纱网,也可采用其他耐茶水高温的材料。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过滤网32的过滤孔可采用圆形通孔、方形通孔、菱形通孔、六边形通孔、人字通孔或条形通孔中的任意一种,也可采用其他适合过滤的通孔形状。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注水孔33的形状可采用但不限于圆形、长方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带V型滤网的新型茶具套装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V型滤网的新型茶具套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盛茶器;一茶壶,所述茶壶可设置在所述盛茶器的内部,所述茶壶由一壶体、一过滤装置和一防烫保护套组成,所述防烫保护套套设于所述壶体的外表面,所述过滤装置设置在所述壶体的内部的上侧;一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的底面为锥尖向下的锥面,沿所述过滤装置的外缘向上翻起形成一翻边,所述锥面的一侧设置有一过滤网,所述锥面的另一侧开设有一贯穿的注水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V型滤网的新型茶具套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盛茶器;一茶壶,所述茶壶可设置在所述盛茶器的内部,所述茶壶由一壶体、一过滤装置和一防烫保护套组成,所述防烫保护套套设于所述壶体的外表面,所述过滤装置设置在所述壶体的内部的上侧;一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的底面为锥尖向下的锥面,沿所述过滤装置的外缘向上翻起形成一翻边,所述锥面的一侧设置有一过滤网,所述锥面的另一侧开设有一贯穿的注水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V型滤网的新型茶具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烫保护套的内径与所述壶体的外径相匹配,所述防烫保护套的外径与所述盛茶器的内径相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V型滤网的新型茶具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与所述壶体固定连接,所述过滤装置与所述壶体间的连接结构可为热压粘合连接结构、超声波融合连接结构、手工胶水粘合连接结构或卡入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和黄奕奕汪昭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一口渡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