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松青专利>正文

一种皮带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2719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9 1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皮带扣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皮带扣,包括扣身和尾夹,扣身和尾夹转动连接,扣身的内侧呈弧形;尾夹上设有旋钮,尾夹内设有弹簧复位装置和弹性扣,旋钮、弹簧复位装置和弹性扣依次连接;尾夹外侧开设有通孔,弹性扣从通孔中伸出,弹性扣的上方设有拱桥件,拱桥件和尾夹固定连接;尾夹的末端开设有容置腔,容置腔的一侧设有压扣件,压扣件和尾夹转动连接。该皮带扣的弹性扣设于尾夹内,相比市面上传统的皮带扣,其扣身的厚度更薄,结构更简单,尺寸更小巧,具有制造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

A belt buckl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belt buckle, especially relates to a belt buckle, which comprises a button body and tail clip, buckle body and tail clip connected, inside buckle body is in an arc; the tail clip is provided with a knob, a tail clamp with spring reset device and elastic button, knob, spring reset device and elastic buckle are connected in sequence; lateral tail clip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the elastic buckle extends from the through hole, above the elastic buckle with an arch bridge, arch bridge and tail clip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end; tail clip is provided with a containing cavity, containing one side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 pressing fastener, fastener and tail clip connected. The elastic buckle of the belt buckle is arranged in the tail clamp,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belt buckle on the market, the buckle body has the advantages of thinner thickness, simpler structure and smaller size,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manufacture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皮带扣
本技术涉及皮带扣具
,尤其涉及一种皮带扣。
技术介绍
皮带扣是腰带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皮带扣,包括扣身和尾夹,尾夹和扣身枢接,尾夹上铰接有用于固定皮带头段的压扣件,皮带的一端固定于尾夹后,另一端伸入扣身中,其中,扣身内设有用于扣住固定皮带的弹性扣。但是,该种皮带扣,由于弹性扣装置安装在扣身上,使扣身结构复杂,使扣身的厚度增大,制造难度大,使用不便且易刮伤皮带。因此,亟需提供一种皮带扣,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不足而提供的一种皮带扣。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皮带扣,包括扣身和尾夹,所述扣身和所述尾夹转动连接,所述扣身的内侧呈弧形;所述尾夹上设有旋钮,所述尾夹内设有弹簧复位装置和弹性扣,所述旋钮、所述弹簧复位装置和所述弹性扣依次连接;所述尾夹外侧开设有通孔,所述弹性扣从所述通孔中伸出,所述弹性扣的上方设有拱桥件,所述拱桥件和所述尾夹固定连接;所述尾夹的末端开设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一侧设有压扣件,所述压扣件和所述尾夹转动连接。较优地,所述弹簧复位装置为扭簧,所述扭簧包括受力支架和扭簧本体,所述受力支架的两端设有所述扭簧本体,所述扭簧本体的末端设有扭簧脚部;所述弹性扣包括扣体,所述扣体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旋钮连接,所述扣体内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两侧均设有插销,所述插销插入所述扭簧本体内;所述扣体设有安装槽,所述受力支架嵌入所述安装槽内,所述扭簧脚部抵接于所述尾夹内。较优地,所述扣身包括框体和横杆,所述框体的内侧呈弧形,所述横杆设有所述框体的内侧。较优地,所述压扣件包括压板和咬合齿,所述压板和所述尾夹转动连接,所述压板靠近所述容置腔的一侧设有若干所述咬合齿,所述咬合齿为锥形凸台,所述锥形凸台沿直线均匀设置。较优地,所述尾夹的内侧开设有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设于所述压板的边缘外。较优地,所述拱桥件呈“凵”字形,所述拱桥件的两端均与所述尾夹固定连接。较优地,所述旋钮的侧面设有防滑花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该皮带扣的扣身内侧呈弧形,和皮带接触时,不会刮伤皮带;2.该皮带扣的弹性扣设于尾夹内,相比市面上传统的皮带扣,其扣身的厚度更薄,结构更简单,尺寸更小巧,具有制造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皮带扣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皮带扣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皮带扣的仰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皮带扣的右视图;图5为图2中所示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的一种皮带扣的后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这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如图1-6所示,一种皮带扣,包括扣身1和尾夹2,所述扣身1和所述尾夹2转动连接,所述扣身1的内侧呈弧形;所述尾夹2上设有旋钮21,所述尾夹2内设有弹簧复位装置22和弹性扣23,所述旋钮21、所述弹簧复位装置22和所述弹性扣23依次连接;所述尾夹2外侧开设有通孔24,所述弹性扣23从所述通孔24中伸出,所述弹性扣23的上方设有拱桥件25,所述拱桥件25和所述尾夹2固定连接;所述尾夹2的末端开设有容置腔26,所述容置腔26的一侧设有压扣件27,所述压扣件27和所述尾夹2转动连接。该皮带扣的使用方法为:将皮带的头部伸入容置腔26,压扣件27将皮带固定在容置腔26,皮带的尾部通过扣身1伸入弹性扣23和拱桥件25之间,旋钮21将弹性扣23旋下,皮带勒紧后,松开旋钮21,弹性扣23在弹簧复位装置22作用下,自动回弹,将皮带固定在弹性扣23和拱桥件25之间。该皮带扣相比传统的皮带扣,具有以下优点:该皮带扣的扣身1内侧呈弧形,和皮带接触时,不会刮伤皮带;该皮带扣的弹性扣23设于尾夹2内,相比市面上传统的皮带扣,其扣身1的厚度更薄,结构更简单,尺寸更小巧,具有制造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请参阅图2和图5,所述弹簧复位装置22为扭簧,所述扭簧包括受力支架221和扭簧本体222,所述受力支架221的两端设有所述扭簧本体222,所述扭簧本体222的末端设有扭簧脚部223;所述弹性扣23包括扣体231,所述扣体231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转轴232和第二转轴233,所述第一转轴232和所述旋钮21连接,所述扣体231内开设有安装孔234,所述安装孔234的两侧均设有插销235,所述插销235插入所述扭簧本体222内;所述扣体231设有安装槽,所述受力支架221嵌入所述安装槽内,所述扭簧脚部223抵接于所述尾夹2内。弹簧复位装置22和弹性扣23的工作原理为:旋钮21、第一转轴232和扣体231同步转动,由于扭簧的受力支架221固定在扣体231上,扭簧脚部223抵接于所述尾夹2内,当外力作用于旋钮21上,使扣体231旋转,使受力支架221和扭簧脚部223靠近,扭簧本体222处于蓄能状态,当外力撤销,受力支架221和扭簧脚部223自动远离,使扣体231恢复原位。请参阅图1和图3,所述扣身1包括框体11和横杆12,所述框体11的内侧呈弧形,所述横杆12设有所述框体11的内侧。横杆12的作用是将皮带夹持在框体11和横杆12之间。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压扣件27包括压板271和咬合齿272,所述压板271和所述尾夹2转动连接,所述压板271靠近所述容置腔26的一侧设有若干所述咬合齿272,所述咬合齿272为锥形凸台,所述锥形凸台沿直线均匀设置。使用时,压板271旋下,皮带塞进容置腔26内,压板271回旋,咬合齿272将皮带固定在容置腔26内。请参阅图6,所述尾夹2的内侧开设有弧形凹槽28,所述弧形凹槽28设于所述压板271的边缘外。弧形凹槽28的作用方便将压板271扣起。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拱桥件25呈“凵”字形,所述拱桥件25的两端均与所述尾夹2固定连接。拱桥件25和弹性扣23配合,将皮带夹扣在拱桥件25和弹性扣23之间。较优地,所述旋钮21的侧面设有防滑花纹。防滑花纹的作用是:使用时,增大手指和旋钮21之间的摩擦力。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该皮带扣的扣身内侧呈弧形,和皮带接触时,不会刮伤皮带;2.该皮带扣的弹性扣设于尾夹内,相比市面上传统的皮带扣,其扣身的厚度更薄,结构更简单,尺寸更小巧,具有制造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采用和本技术相似结构及其方法来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所有方式,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皮带扣

【技术保护点】
一种皮带扣,包括扣身和尾夹,所述扣身和所述尾夹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扣身的内侧呈弧形;所述尾夹上设有旋钮,所述尾夹内设有弹簧复位装置和弹性扣,所述旋钮、所述弹簧复位装置和所述弹性扣依次连接;所述尾夹外侧开设有通孔,所述弹性扣从所述通孔中伸出,所述弹性扣的上方设有拱桥件,所述拱桥件和所述尾夹固定连接;所述尾夹的末端开设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一侧设有压扣件,所述压扣件和所述尾夹转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皮带扣,包括扣身和尾夹,所述扣身和所述尾夹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扣身的内侧呈弧形;所述尾夹上设有旋钮,所述尾夹内设有弹簧复位装置和弹性扣,所述旋钮、所述弹簧复位装置和所述弹性扣依次连接;所述尾夹外侧开设有通孔,所述弹性扣从所述通孔中伸出,所述弹性扣的上方设有拱桥件,所述拱桥件和所述尾夹固定连接;所述尾夹的末端开设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一侧设有压扣件,所述压扣件和所述尾夹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复位装置为扭簧,所述扭簧包括受力支架和扭簧本体,所述受力支架的两端设有所述扭簧本体,所述扭簧本体的末端设有扭簧脚部;所述弹性扣包括扣体,所述扣体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旋钮连接,所述扣体内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两侧均设有插销,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松青
申请(专利权)人:周松青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