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管挤塑成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2657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9 1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软管挤塑成型机,包括成型外管,软管所需材料由加料结构进入成型外管,成型过程中,待成型软管内部通过挤塑结构推入用于填充的空气或发泡材料,加速待成型软管成型;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结构简单,操作容易,而且避免了软管在成型冷却过程中发生不可预知的变形,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以及产品合格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管挤塑成型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软管挤塑成型机,属于软管加工领域。
技术介绍
挤塑机是一种重要的塑料机械,大部分的塑料制品的生产与制造都可以依靠挤塑成型实现。挤塑机电机是挤塑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挤塑机的原动机,提供挤塑机螺杆所需要的大推力。针对目前通用的90mm螺杆挤塑机设计了一种低速大转矩永磁直驱电机,其具有效率高、功率密度大、节能性较好、可靠性高、控制精度高等诸多优点,但是由于挤塑机工作时料筒中的塑料为高温熔融状态的塑料胶体,而永磁电机又直接与挤塑机螺杆连接,这会对电机的温升产生不良的影响。同时,永磁电机在进行机电能量转换时又不可避免地要产生各种损耗,这些损耗最终都以热的形式散发到电机和周围冷却介质中,那么,综合上述两方面的共同作用,对电机温升的分析以及冷却系统的设计是保证永磁电机的可靠运行的重要环节。申请号为200820120037.8,名称为一种双机供料的三层共挤塑料管材的挤出模具,包括内层螺旋体、中间层螺旋体、外层螺旋体、模体和连接各自挤出机的机头连接体,在机头连接体与模体之间设有分流体和两调节装置一体的熔体流量调节装置,在入料端分流体的倒“Y”端与机头连接体连接,另一端“Y”形的两叉道分别与熔体流量调节装置上的两通道连接,两通道通过各自的连接套筒分别与模具的内层和外层螺旋体通道连接;本技术占地面积少,耗能低,内外层分配比例调节范围比较大,适用生产范围广,通道中熔体分配均匀,温度一致,生产过程操作简单方便,保养维护方便。申请号为201120382063.X,名称为一种漏泄同轴电缆发泡绝缘芯线一次挤出生产冷却成型模具,适用于同轴电缆绝缘绝缘芯线一次挤出冷却成型,特别适用于75欧姆漏泄同轴电缆发泡芯线一次挤出成型。包括发泡挤出模芯、发泡挤出模套和强制冷却水管;发泡挤出模芯安装在发泡挤出模套内,强制冷却水管安装在发泡挤出模套前端部;发泡挤出模芯包括模芯本体、模嘴、螺纹端和内导体穿线孔;发泡挤出模套内设置有锥形中空孔,发泡挤出模套口设置有条形槽孔,发泡挤出模套口外端设置有外螺纹,发泡挤出模套通过外螺纹和强制冷却水管连接;强制冷却水管由水冷内套管和水冷外套管构成,水冷内套管一端有设置有内螺纹与发泡挤出模套相连,水冷外套管套装在水冷内套管外部。但是上述的挤塑机构不仅结构复杂,操作起来难度较高,而且不能避免软管在冷却时候发生不可预知的变形,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软管挤塑成型机,不仅结构简单,操作容易,而且避免了软管在成型冷却过程中发生不可预知的变形,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以及产品合格率。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软管挤塑成型机,包括成型外管,软管所需材料由加料结构进入成型外管,成型过程中,待成型软管内部通过挤塑结构推入用于填充的空气或发泡材料,加速待成型软管成型;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前述的成型软管两端均为开口端;挤塑结构包括挤塑腔体,挤塑腔体的顶端为开口端,其上固定一个渐扩的挤压出口,挤塑腔体的底端中轴线处插入推杆,推杆伸入挤塑腔体内部的端部固定挤塑块;前述的加料结构包括挤料腔体,其套接在挤塑腔体上,同时与成型外管的底端开口端固定连接,挤料腔体与成型外管底端连接后两者相通,在挤料腔体的外部套接有加料腔体,加料腔体的前部开设加料口;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在挤料腔体内部安装有挡板,加料腔体、挤料腔体内挡板隔开的部分和成型外管相通,形成软管所需材料的加料通道;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在挤塑腔体顶端开口处还安装降压嘴,降压嘴外部安装渐扩的挤压出口;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在挤塑腔体的底端中轴线两侧分别开设挤塑孔,在挤塑块上开设挤塑通道。通过以上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软管在成型过程中,向挤塑孔内冲入空气或者发泡材料,可以使软管在成型过程中对其内部进行支撑,防止冷却时候发生不可预知的变形,加入空气同时可以加速坑却,高速气流同样可以保证软管管道内壁较为平滑;2、本专利技术的渐扩的挤压出口可以随时更换,生产不同规格的软管。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成型外管,2为挤塑腔体,3为挤压出口,4为推杆,5为挤塑块,6为挤塑孔,7为挤料腔体,8为加料腔体,9为加料口,10为挡板,11为降压嘴。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软管挤塑成型机,包括成型外管,软管所需材料由加料结构进入成型外管,成型过程中,待成型软管内部通过挤塑结构推入用于填充的空气或发泡材料,加速待成型软管成型;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前述的成型软管两端均为开口端;挤塑结构包括挤塑腔体,挤塑腔体的顶端为开口端,其上固定一个渐扩的挤压出口,挤塑腔体的底端中轴线处插入推杆,推杆伸入挤塑腔体内部的端部固定挤塑块;前述的加料结构包括挤料腔体,其套接在挤塑腔体上,同时与成型外管的底端开口端固定连接,挤料腔体与成型外管底端连接后两者相通,在挤料腔体的外部套接有加料腔体,加料腔体的前部开设加料口;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在挤料腔体内部安装有挡板,加料腔体、挤料腔体内挡板隔开的部分和成型外管相通,形成软管所需材料的加料通道;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在挤塑腔体顶端开口处还安装降压嘴,降压嘴外部安装渐扩的挤压出口;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在挤塑腔体的底端中轴线两侧分别开设挤塑孔,在挤塑块上开设挤塑通道。上述的一种用于软管制造的成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制作挤塑机各部件,称量所需配比份量的原料,将原料通过搅拌设备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灌入模具内进行加压成型,重复此步骤,直至将挤塑机所需各部件均生产完毕;第二步:安装挤塑结构,在挤塑腔体的顶端开口处固定渐扩的挤压出口,挤塑腔体的底端中轴线位置处开设插孔,插孔内插入推杆,推杆伸入挤塑腔体内的端部安装挤塑块,在挤塑腔体的底端中轴线两侧分别开设挤塑孔,在挤塑块上开设挤塑通道;第三步:安装加料结构,将挤料腔体套接在挤塑腔体上,同时将挤料腔体与成型外管底端开口端固定连接,将加料腔体套接在挤料腔体内,加料腔体的前段开设加料口;第四步:安装挡板,在挤料腔体内安装挡板,将加料腔体、挤料腔体内挡板隔开的部分和成型外管相连通,形成软管制造所需的加料通道;第五步:调试挤塑机装置,推送推杆,挤塑块向挤压出口方向挤压,成型外管出口处产生气流即可;第六步:软管制造,从加料口处向加料腔体内加入熔融态软管材料,由于加料腔体、挤料腔体内挡板隔开的部分和成型外管相连通,熔融态软管材料从挤塑腔体与成型外管之间的间隙内挤出;向挤塑孔内冲入空气或者发泡材料,推动推杆,挤塑块向挤压出口方向挤压,熔融态软管材料在成型过程中,通过由挤塑孔冲入的空气或发泡材料进行内部支撑,防止熔融态软管材料在成型过程中变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在挤塑腔体顶端开口处还安装降压嘴,降压嘴外部安装渐扩的挤压出口;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挤塑腔体安装挤压出口的开口端直径小于挤塑腔体中间部分的直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前述推杆上套接有橡胶套;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挤塑孔开设在挤塑腔体的底端中轴线两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软管挤塑成型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软管挤塑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型外管,软管所需材料由加料结构进入成型外管,成型过程中,待成型软管内部通过挤塑结构推入用于填充的空气或发泡材料,加速待成型软管成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管挤塑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型外管,软管所需材料由加料结构进入成型外管,成型过程中,待成型软管内部通过挤塑结构推入用于填充的空气或发泡材料,加速待成型软管成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挤塑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前述的成型软管两端均为开口端;挤塑结构包括挤塑腔体,挤塑腔体的顶端为开口端,其上固定一个渐扩的挤压出口,挤塑腔体的底端中轴线处插入推杆,推杆伸入挤塑腔体内部的端部固定挤塑块;前述的加料结构包括挤料腔体,其套接在挤塑腔体上,同时与成型外管的底端开口端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芳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永兴金属软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