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吸油防滑地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24255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9 1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吸油防滑地垫,包括面层和吸油层,面层由上防滑层和下防滑层构成,下防滑层为多孔结构,吸油层固定于上防滑层与下防滑层之间,由下至上吸油层包括至少一个粗纤维层和至少一个细纤维层,粗纤维层与细纤维层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防滑层、吸油层、防滑层结构的吸油地垫,不但可以提高吸油地垫与地面的摩擦力,同时还具备较快的吸油率以及较高的保油率。

A new type of oil absorbing and antiskid ground pa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new oil antiskid mat, which comprises a surface layer and absorbing layer, the surface layer is composed of an upper layer and a lower layer slip slip, non slip layer is a porous structure, between the absorbing layer is fixed on the upper layer and the lower layer slip slip, from the bottom of absorbing layer comprises at least one fiber layer and at least a layer of fine fiber, crude fiber layer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layer of fine fiber. The invention adopts an oil absorbing floor mat with an anti-skid layer, an oil absorbing layer and an anti-skid layer structure, which not only improves the friction force between the oil absorbing floor mat and the ground, but also has fast oil absorption rate and high oil retaining r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吸油防滑地垫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垫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吸油防滑地垫。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机械化大生产时代逐步到来,机械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油、废液、危险品泄漏给人类生存和工作环境带来极大危害。发达国家已经把吸油材料作为劳保用品纳入生产管理,市场上吸油擦拭材料和吸油垫品种比较单一,吸油效果不佳,且没有防滑措施,不能满足更高的客户使用需求。因此,针对大面积的油泄漏,或长期无人看守但有油泄漏风险的场所,研发人员正极力开发一种在保证吸油效果的同时,人站立于吸油垫上工作或实施救援不会滑倒的吸油地垫。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吸油防滑地垫,可以解决现有吸油地垫吸油效果差且没有防滑作用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吸油防滑地垫,其特征在于:包括面层和吸油层,所述面层由上防滑层和下防滑层构成,所述下防滑层为多孔结构,所述吸油层固定于所述上防滑层与所述下防滑层之间,由下至上所述吸油层包括至少一个粗纤维层和至少一个细纤维层,所述粗纤维层与所述细纤维层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采用防滑层、吸油层、防滑层结构的吸油地垫,不但可以提高吸油地垫与地面的摩擦力,同时不会因为吸油地垫中吸油层的因素而导致工作人员不容易站立在该地垫上进行作业;且本专利技术中下防滑层采用多孔结构,不会妨碍地面油液进入吸油层;本专利技术中吸油层采用下层即与地面接触的那层为粗纤维层,上层为细纤维层,液体流向从粗纤维到细纤维的结构既保证了吸油率,又保证了其保油率,因此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吸油地垫的吸油效果显著;此外,吸油层由多层吸油材料构成,通过将多层吸油材料固定,确保各层吸油材料之间不会产生相对滑移,进一步提高防滑地垫的吸油效果。进一步地,所述粗纤维层与所述细纤维层沿对角线进行固定。通过对角线固定方式将粗纤维层与细纤维层固定可以保证粗纤维层与细纤维层贴合紧密,粗纤维层与细纤维层可以快速进行地面油液的吸附,进一步保证吸油速率。不采用对角线缝合导致粗纤维层与细纤维层中间空洞,在粗纤维快速吸油后,细纤维不能及时将油液吸收,导致后期吸油地垫的吸油速率不佳。进一步地,所述下防滑层为聚乙烯防滑网格。聚乙烯防滑网格的厚度不大于0.5mm,所述聚乙烯防滑网格的网格边长不小于3mm。控制聚乙烯防滑网格的厚度以及网格的边长可以保证油液能够快速从聚乙烯防滑网格中渗入到吸油层中。同时,下防滑层采用网格形式,可以增大与地面的摩擦系数,提高防滑性能。进一步地,所述上防滑层为防滑淋膜复合无纺布。防滑淋膜复合无纺布具备较好的防滑性,可以避免工作人员踩踏在吸油地垫上工作或实施救援打滑;同时防滑淋膜复合无纺布可以阻止油液渗透到表面,进一步起到防滑作用。进一步地,所述粗纤维层为粗纤维聚丙烯针刺毡。所述细纤维层为细纤维聚丙烯熔喷无纺布。所述粗纤维层的长度大于所述细纤维层的长度。粗纤维层长度大于细纤维层长度,从而满足粗纤维层与面层固定连接,避免面层与吸油层之间相对滑动。进一步地,所述防滑地垫还包括拎带。进一步地,所述面层、吸油层以及拎带缝合固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采用防滑层、吸油层、防滑层结构的吸油地垫,不但可以提高吸油地垫与地面的摩擦力,同时不会因为吸油地垫中吸油层的因素而导致工作人员不容易站立在该地垫上进行作业;2)本专利技术中下防滑层采用多孔结构,不会妨碍地面油液进入吸油层,同时还提高与地面的防滑系数;3)本专利技术中吸油层采用下层为粗纤维层,上层为细纤维层,液体流向从粗纤维层到细纤维层的结构既保证了吸油率,又保证了保油率,因此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吸油地垫的吸油效果显著。附图说明图1为吸油防滑地垫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聚乙烯防滑网格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吸油防滑地垫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1-上防滑层;2-下防滑层,2.1-网格;3-粗纤维层;4-细纤维层;5-聚丙烯拎带;6-缝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新型吸油防滑地垫,如图1~2所示,包括面层和吸油层,其中面层由上防滑层1和下防滑层2构成,上防滑层1为防滑淋膜复合无纺布,下防滑层2为聚乙烯防滑网格。聚乙烯防滑网格的厚度为0.5mm,聚乙烯防滑网格的网格2.1边长为3×3mm。吸油层固定于上防滑层1与下防滑层2之间,由下至上吸油层包括一个粗纤维层3和一个细纤维层4(图1中箭头方向为油液流向),且粗纤维层3的长度大于细纤维层4的长度。其中粗纤维层3为粗纤维聚丙烯针刺毡,细纤维层4为细纤维聚丙烯熔喷无纺布。粗纤维层3与细纤维层4利用缝线6沿对角线缝合固定。面层上还缝制一条聚丙烯拎带5。吸油地垫的制作工艺如下:首先将上防滑层与下防滑层的三边缝合固定,然后翻转面层,将缝合线头翻转至内层,形成一边开口的袋式结构。将粗纤维聚丙烯针刺毡与细纤维聚丙烯熔喷无纺布通过对角线缝合固定,然后放置于袋式结构中。粗纤维聚丙烯针刺毡的长度比细纤维聚丙烯熔喷无纺布的长度长,最后粗纤维聚丙烯针刺毡、面层以及聚丙烯拎带在袋式结构的开口处缝合固定。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采用一个粗纤维层和一个细纤维层构成吸油层。如果为了进一步提高吸油速率或者提高吸油量,可以增加粗纤维层。具体地,可以设置2层粗纤维层或者3层粗纤维层,再在最后1层粗纤维层上设置1层细纤维层;为了提高保油率还可以设置多层细纤维层,比如2层粗纤维层以及2层细纤维层,或者2层粗纤维层3层细纤维层等,可以根据实际吸油情况而定。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新型吸油防滑地垫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吸油防滑地垫,其特征在于:包括面层和吸油层,所述面层由上防滑层和下防滑层构成,所述下防滑层为多孔结构,所述吸油层固定于所述上防滑层与所述下防滑层之间,由下至上所述吸油层包括至少一个粗纤维层和至少一个细纤维层,所述粗纤维层与所述细纤维层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吸油防滑地垫,其特征在于:包括面层和吸油层,所述面层由上防滑层和下防滑层构成,所述下防滑层为多孔结构,所述吸油层固定于所述上防滑层与所述下防滑层之间,由下至上所述吸油层包括至少一个粗纤维层和至少一个细纤维层,所述粗纤维层与所述细纤维层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吸油防滑地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纤维层与所述细纤维层沿对角线进行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吸油防滑地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防滑层为聚乙烯防滑网格。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新型吸油防滑地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防滑网格的厚度不大于0.5mm,所述聚乙烯防滑网格的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丽霞何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闰铭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