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鸭和鱼的综合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82367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9 1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鸭和鱼的综合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鸭舍的建造:建造两层结构的鸭舍,上层为土鸭养殖层,下层为沼气池;(2)养殖池管理:深挖深度为2~2.5m、长度为50~60m和宽度为20~25m的养殖池,在养殖池的边缘形成由内向外形成倾斜度为30度的斜坡,在养殖池和步骤(1)所述的沼气池之间设有泵送装置,将发酵后的鸭粪能够流通到养殖池,保持养殖池内的水能够循环流动,循环水量占养殖池总水量的13~20%;(3)土鸭的放养;(4)鱼的喂养。本发明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养殖方法能够显著降低鲤鱼的养殖成本,提高鲤鱼的亩产量,对于拓展鱼和鸭的综合养殖方式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A comprehensive breeding method of duck and fish

Comprehensive culture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uck and fish,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the construction of duck houses: the building of two layers of duck, duck breeding for the upper layer, lower layer for biogas pool; (2) the breeding pool management: digging depth of 2 ~ 2.5m, 50 ~ 60m in length and the width of 20 ~ 25m is formed in the pond, pond edge formed by outward inclination of 30 degrees slope, in the pond and step (1) pumping devic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digesters, fermented duck manure can flow into the pond, keeping the breeding pool the water can flow, water circulation in pond water accounted for 13 ~ 20%; (3) duck stocking; (4) fish feeding. The breeding method adopted in the invention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breeding cost of carp, increase the yield of carp, and provide a new research direction for expanding the comprehensive breeding mode of fish and duck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鸭和鱼的综合养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动物养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鸭和鱼的综合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鲤鱼,平时多栖息于江河、湖泊、水库、池沼的水草丛生的水体底层,以食底栖动物为主。其适应性强,耐寒、耐碱、耐缺氧,在流水或静水中均能产卵,产卵场所多在水草丛中,卵粘附于水草上发育。鲤鱼是淡水鱼类中品种最多、分布最广、养殖历史最悠久、产量最高者之一。我国的水资源丰富,因此在长期的鲤鱼养殖过程中出现了鱼鸭混养的养殖方式,但是现行的鱼鸭混养的方式主要集中在直接采用排放鸭粪的方式喂养鲤鱼,这种养殖方式不仅容易造成水体的污染,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且鸭粪的营养元素单一,不能为鲤鱼提供全面的营养元素,造成鲤鱼的鱼肉品质低下、产量低,经济效益不高。因此,研究合理、高效的一种鸭和鱼的综合养殖方法,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广大的市场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鸭和鱼的综合养殖方法,该技术先针对鸭舍进行改造,使土鸭排放出来的鸭粪经过发酵处理,提高鲤鱼的可吸收率,进而提高鲤鱼的产量;然后本专利技术通过养殖池的管理,将发酵后的鸭粪泵送至养殖池,为鲤鱼提供丰富的营养元素;再通过土鸭的放养和对鱼投喂以鸭粪为主料制备而成的生物饲料,提高鲤鱼产量的同时,降低了养殖成本。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养殖方法能够显著降低鲤鱼的养殖成本,提高鲤鱼的亩产量,对于拓展鱼和鸭的综合养殖方式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鸭和鱼的综合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鸭舍的建造:建造两层结构的鸭舍,上层为土鸭养殖层,下层为沼气池,土鸭养殖层与沼气池之间通过连接管进行连接,土鸭养殖层排泄出来的鸭粪直接排放进入沼气池,并在30~40℃进行发酵45~66天,得到发酵后的鸭粪;(2)养殖池管理:深挖深度为2~2.5m、长度为50~60m和宽度为20~25m的养殖池,在养殖池的边缘形成由内向外形成倾斜度为30度的斜坡,在养殖池和步骤(1)所述的沼气池之间设有泵送装置,将发酵后的鸭粪能够流通到养殖池,保持养殖池内的水能够循环流动,循环水量占养殖池总水量的13~20%;(3)土鸭的放养:每天将土鸭赶至养殖池放养4~7h,每天投喂鸭饲料1次,投喂量为土鸭体重的5~10%;(4)鱼的喂养:在养殖池内按0.8~1.2万尾/亩的密度放养鲤鱼,当鲤鱼体重为20~100g时,每天投喂生物饲料1次,投喂量为鲤鱼体重的1.2~1.8%;当鲤鱼体重为100~500g时,每天投喂生物饲料2次,每次投喂量为鲤鱼体重的1~1.5%;当鲤鱼体重为500~2000g时,每天投喂生物饲料2次,每次投喂量为鲤鱼体重的1.5~2%。在本专利技术中,作为进一步说明,步骤(4)所述的生物饲料由下述方法制备:按重量份数计,将100份鸭粪放入高压均质反应釜中,在30~50MPa的压力下瞬间爆破0.05s,进行3次爆破处理后,放入密闭发酵容器中,在30~42℃下密封发酵24~40h,然后加入1份生物菌,继续密封发酵至物料表面均匀分布有明显的白色菌丝和有蠕动的虫子,发酵期间每隔5天翻倒1次,发酵完成后,加入5~10份酒糟、100份青饲料、5~10份维生素营养液和10~15份氨基酸微米球,以50r/min的速度搅拌20~30min后,得到生物饲料。在本专利技术中,作为进一步说明,所述的生物菌由按重量比为3:1的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混合而成。在本专利技术中,作为进一步说明,所述的酒糟为采用鸭粪发酵产生的沼气为能源、小米为原料酿酒过程中产生的的酒糟。在本专利技术中,作为进一步说明,所述的氨基酸微米球由下述方法制备:按重量份数计,将45份氨基酸混合物、10份骨粉和100份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后,以5~10mL/min滴定到100份质量分数为8~15%的淀粉溶液中,同时在温度为90~95℃、转速为200~300r/min和超声波功率为800w的条件下搅拌80~120min,待自然冷却后,置于喷雾干燥器中,在干燥空气流量为100m3/h、生蒸汽压力为0.8MPa、进风温度为160~170℃和排风温度为70~80℃的条件下干燥30~45s,经过转速为2000r/min的球磨处理后,过800目筛,得到氨基酸微米球。在本专利技术中,作为进一步说明,所述的氨基酸混合物由按重量比为10:3:2的赖氨酸、蛋氨酸和丝氨酸混合而成。部分原料的功能介绍如下:鸭粪,含有较多的有机质和氮磷钾养分,在本专利技术中用作制备生物饲料的主要原料。生物菌,在本专利技术中用作制备生物饲料的原料,用于促进原料的发酵。酒糟,用于含有丰富的粗蛋白、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酵母菌等,赖氨酸、蛋氨酸和色氨酸,在本专利技术中用作制备生物饲料的原料,用于弥补鸭粪中缺乏氨基酸的缺点。青饲料,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纤维素,在本专利技术中用作制备生物饲料的原料。维生素营养液,在本专利技术中用于为鲤鱼提供充足的维生素,促进鲤鱼的生长。氨基酸微米球,在本专利技术中用作制备生物饲料的原料,用于为红薯的成长提供充足的氨基酸。氨基酸混合物,在本专利技术中用作制备氨基酸微米球的主要原料。骨粉,在本专利技术中用作制备氨基酸微米球的原料,用为氨基酸微米球的内核物质。淀粉,在本专利技术中用作制备氨基酸微米球的原料,为氨基酸的外层膜材料。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生物饲料不仅能够显著降低鲤鱼的养殖成本,还能促进鲤鱼的生长。本专利技术以养鸭过程中所产生的副产品鸭粪为原料,实现了废物的回收利用;本专利技术将鸭粪经过爆破处理,使鸭粪中的大分子结构被打破,有利于后续的发酵处理的进行;然后将鸭粪进行发酵处理,使发酵物伴生蠕动的虫子,在将鸭粪进行降解成小分子结构的同时,伴生富含蛋白质的虫子,为鲤鱼提供了丰富的蛋白质来源,还能高效吸收鸭粪中的营养物质;最后再加上酒糟、青饲料等农产品副产物和维生素营养液、氨基酸微米球等营养物质,降低了养殖成本的同时,丰富了鲤鱼的营养来源,进而提高鲤鱼的产量。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各个技术手段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环环相扣,能够显著降低鲤鱼的养殖成本,提高鲤鱼的产量,实现了鸭和鱼综合养殖的双赢。2.本专利技术采用的鸭舍的上层为土鸭养殖层,下层为沼气池的结构方式,能够直接将养殖-排放-发酵技术一体化,实现了鸭粪的直接加工和利用,减少了人工成本的同时,对鸭粪进行后续处理,为后续的鲤鱼的喂养提供了前提条件,实现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3.本专利技术采用通过将发酵后的鸭粪投喂鲤鱼和保持养殖池13~20%的循环水量,一方面,能够利用发酵后的鸭粪中的大分子结构经过发酵降解成小分子,营养成分容易被吸收,提高鲤鱼高效吸收营养成分,进而提高鲤鱼的产量;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通过将水流快速循环,弥补了长期喂养发酵后的鸭粪容易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的缺陷,保持鲤鱼的生长环境干净、卫生,进而提高鲤鱼的产量和鱼肉品质。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各个技术手段相互配合、相互促进,能够共同促进鲤鱼养殖的发展。【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1.前期的准备氨基酸微米球的制备:按重量份数计,将30份赖氨酸、9份蛋氨酸、6份丝氨酸、10份骨粉和100份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后,以5mL/min滴定到100份质量分数为8%的淀粉溶液中,同时在温度为90℃、转速为200r/min和超声波功率为800w的条件下搅拌80min,待自然冷却后,置于喷雾干燥器中,在干燥空气流量为100m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鸭和鱼的综合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鸭舍的建造:建造两层结构的鸭舍,上层为土鸭养殖层,下层为沼气池,土鸭养殖层与沼气池之间通过连接管进行连接,土鸭养殖层排泄出来的鸭粪直接排放进入沼气池,并在30~40℃进行发酵45~66天,得到发酵后的鸭粪;(2)养殖池管理:深挖深度为2~2.5m、长度为50~60m和宽度为20~25m的养殖池,在养殖池的边缘形成由内向外形成倾斜度为30度的斜坡,在养殖池和步骤(1)所述的沼气池之间设有泵送装置,将发酵后的鸭粪能够流通到养殖池,保持养殖池内的水能够循环流动,循环水量占养殖池总水量的13~20%;(3)土鸭的放养:每天将土鸭赶至养殖池放养4~7h,每天投喂鸭饲料1次,投喂量为土鸭体重的5~10%;(4)鱼的喂养:在养殖池内按0.8~1.2万尾/亩的密度放养鲤鱼,当鲤鱼体重为20~100g时,每天投喂生物饲料1次,投喂量为鲤鱼体重的1.2~1.8%;当鲤鱼体重为100~500g时,每天投喂生物饲料2次,每次投喂量为鲤鱼体重的1~1.5%;当鲤鱼体重为500~2000g时,每天投喂生物饲料2次,每次投喂量为鲤鱼体重的1.5~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鸭和鱼的综合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鸭舍的建造:建造两层结构的鸭舍,上层为土鸭养殖层,下层为沼气池,土鸭养殖层与沼气池之间通过连接管进行连接,土鸭养殖层排泄出来的鸭粪直接排放进入沼气池,并在30~40℃进行发酵45~66天,得到发酵后的鸭粪;(2)养殖池管理:深挖深度为2~2.5m、长度为50~60m和宽度为20~25m的养殖池,在养殖池的边缘形成由内向外形成倾斜度为30度的斜坡,在养殖池和步骤(1)所述的沼气池之间设有泵送装置,将发酵后的鸭粪能够流通到养殖池,保持养殖池内的水能够循环流动,循环水量占养殖池总水量的13~20%;(3)土鸭的放养:每天将土鸭赶至养殖池放养4~7h,每天投喂鸭饲料1次,投喂量为土鸭体重的5~10%;(4)鱼的喂养:在养殖池内按0.8~1.2万尾/亩的密度放养鲤鱼,当鲤鱼体重为20~100g时,每天投喂生物饲料1次,投喂量为鲤鱼体重的1.2~1.8%;当鲤鱼体重为100~500g时,每天投喂生物饲料2次,每次投喂量为鲤鱼体重的1~1.5%;当鲤鱼体重为500~2000g时,每天投喂生物饲料2次,每次投喂量为鲤鱼体重的1.5~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鸭和鱼的综合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的生物饲料由下述方法制备:按重量份数计,将100份鸭粪放入高压均质反应釜中,在30~50MPa的压力下瞬间爆破0.05s,进行3次爆破处理后,放入密闭发酵容器中,在30~42℃下密封发酵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岑大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田阳县创新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