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程日军专利>正文

一种制气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2191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造可燃气体的设备。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的制气装置应能有效地将山核桃壳加工成可燃烧的气体,不仅有利于保护环境,且具有加工效率高、结构简单、造价低、使用方便的特点。技术方案是:一种制气炉,包括炉体,炉体顶端设有炉盖,炉体内腔的下部设有喷嘴,有一进气管从炉体外伸进炉体后与喷嘴连通;进气管在炉体外与鼓风机相通;炉体上部设有筒状挡圈,筒状挡圈的下边缘固定在炉体内壁上,筒状挡圈上边缘与炉盖底边之间形成导气槽,炉壁上位于筒状挡圈下边缘与炉盖底边之间的区域内设置与外界连通的出气管,使产生的可燃气体从导气槽流入出气管;出气管在炉体外与燃气灶相通,炉体内位于喷嘴与筒状挡圈之间空腔为燃烧区。(*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制造可燃气体的设备,具体是一种利用山核桃壳制造可燃气体的制气炉
技术介绍
山核桃是营养丰富的佳果,在我国(尤其在江南一带)享有盛誉;其主要产地是在浙江的临安,产量约占全国的70%。山核桃果从树上采下后,需要先剥去果子的外皮壳,而后经过炒制加工,除去内壳后的核桃仁即可食用;其外皮壳因无利用价值则被丢弃,靠自然腐烂、风化分解。由于山核桃果皮壳含碱性又皮厚不易分解,一直来严重污染着当地的环境,成为环保方面的一个难题;特别在采摘山核桃果季节,大量的山核桃外皮壳堆积在湖边,腐烂后的山核桃外皮壳严重污染湖水,甚至会导致湖水中的鱼大量死亡。另一方面,山核桃果外皮壳作为一种资源,没有得到很好利用造成白白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供一种将山核桃壳制成可燃烧气体的装置,所提供的制气装置应能有效地将山核桃壳加工成可燃烧的气体,不仅有利于保护环境,使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并且具有加工效率高、结构简单、造价低、使用方便的特点。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制气炉,包括竖直放置的炉体,炉体顶端设有可开启的炉盖,其特征在于:炉体内腔的下部设有喷嘴,另有一进气管从炉体外伸进炉体后与喷嘴连通;所述进气管在炉体外与鼓风机相连通;炉体上部还设有筒状挡圈,所述筒状挡圈与炉体位于同一中心轴线上,筒状挡圈的下边缘固定在炉体内壁上,筒状挡圈上边缘与炉盖底边之间形成导气槽,炉壁上位于筒状挡圈下边缘与炉盖-->底边之间的区域内设置一与外界连通的出气管,以使产生的可燃气体从导气槽流入出气管;所述出气管在炉体外与燃气灶相连通,所述炉体内位于喷嘴与筒状挡圈之间的空腔为燃烧区。炉体内腔的上部还水平设置一圆环形挡板,筒状挡圈的下边缘固定在挡板的内圈上,挡板的外圈固定在炉体的内壁上。所述筒状挡圈的上边缘均匀设置成有利于可燃气体穿越的齿纹形,使筒状挡圈的上边缘与炉盖底边之间形成齿纹形导气槽。所述的炉体上接出的出气管经四通接头分为三条分路,其中一条分路接入一阀门后与进气管接通;另一条分路上接入一阀门后连接至燃气灶;第三条分路上接入一阀门后与大气相通。所述的燃气灶底部还通过气液分离管连通至集水器。所述的炉体底部还设置一出灰口。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将山核桃外皮壳干燥后(一般晒干至含水量小于20%)加入炉体内,然后点燃一引火体(如一张旧报纸)后投入炉内,并启动鼓风机鼓入空气,使山核桃外皮壳在炉体内缓慢燃烧。由于山核桃外皮壳富含碳氢有机质,在炉体内燃烧后,发生热化学反应和热分解反应,能生成一氧化碳、氢气、甲烷和其他烷烃类可燃气体;产生的可燃气体经导气槽进入出气管后,可在燃气灶上点燃,供烹调食品使用。经测算,在制气炉内投入5公斤左右的山核桃外皮,产生的气体可供一个家庭厨房使用4-5个小时。本技术提供的制气炉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有效地利用山核桃壳富含碳氢有机质的特性,将其加工成可燃烧气体;不仅可使原先废弃的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保护了生态环境;而且制成的可燃气体能够供给城乡家庭使用、为社会提供了新的能源。本技术提供的制气装置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一般加工-->单位均可制造,制造成本也较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炉体掀去炉盖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一竖直布置的炉体4,炉体顶端设有炉盖1;所述炉盖可取下或盖在炉体的顶部,当炉盖取下时,物料从炉体顶部加入炉体内。炉体下部设有喷嘴5,另有一进气管7从炉体外伸进炉体内,与喷嘴5相连通。使用时,鼓风机8产生的气体经进气管7、喷嘴5进入炉体内。炉体4上部还设有一筒状挡圈3,所述筒状挡圈6与炉体4位于同一中心轴线上。筒状挡圈3的下边缘固定在圆环形挡板3-1的内圈上,挡板的外圈固定在炉体的内壁上。如图2所示,筒状挡圈3的上边缘制成齿纹形,使筒状挡圈的上边缘与炉盖底边1-1之间形成有利于可燃气体穿越的齿纹形导气槽2;筒状挡圈下边缘、挡板、炉壁与炉盖底边之间构成通槽2-1,所述通槽2-1与齿纹形导气槽2相连通。炉壁上位于筒状挡圈下边缘与炉盖底边之间的区域内还设置一与外界连通的出气管13,以使可燃性气体依次经过齿纹形导气槽2、通槽2-1后流入出气管13;出气管又在炉体4外与燃气灶11相连通,使得可燃性气体直接通过燃气灶燃烧。物料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灰和残留物,这些灰及残留物随蒸气进入出气管13后,不仅会影响蒸气的质量;甚至会堵塞出气管13,影响出气管的正常输送蒸气。通过在炉体4上部设置具有过滤作用的筒状挡圈3,使燃烧时产生的可燃气体先经齿纹形导气槽2和通槽2-1后再进入出气管;由于齿纹形导气槽很小,过滤拦截了大量烟灰及残留物,使得这些物质无法随可燃气体一起进入-->出气管。所述炉体4内位于喷嘴5与筒状挡圈3之间的空腔为燃烧区4-1,使用时,将山核桃外皮壳从炉体顶部加入炉体内,并通过报纸之类的引火体点燃后,使山核桃外皮壳在炉体内缓慢燃烧(闷烧)。若需要在中途继续加入山核桃外皮壳的话,需要先将进气管外接的鼓风机8关闭后,才能进行操作。所述炉体4上接出的出气管13经四通接头12分为三条分路,其中一条分路接入一阀门A后与进气管7接通;另一条分路上接入一阀门B后连接至燃气灶11;第三条分路上接入一阀门C后与大气相通。鼓风机8鼓入的空气一部分经进气管7进入燃烧区4-1中,使山核桃壳闷烧后产生可燃气体;另一部分空气经进气管7进入出气管13,与炉体4内腔排出的可燃性气体以适当的比例混合,可提高燃气灶11的火焰燃烧质量。通过调节阀门A,可以增大或减少进入出气管的外界气体。混合后的气体经阀门B连接至燃气灶,通过调节阀门B,可增强或减弱燃气灶火苗的大小。同时也可以通过调节鼓风机的风力大小,强或减弱燃气灶火苗的大小。燃烧区4-1中产生多余气体经阀门C排出。所述燃气灶11底部还通过气液分离管10将可燃性气体凝结的液体连通至集水器9。所述炉体的底部还设置一出灰口6(如图1所示),燃烧结束后留下的大量灰和残留物可从出灰口中取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气炉,包括竖直放置的炉体(4),炉体顶端设有可开启的炉盖(1),其特征在于:炉体内腔的下部设有喷嘴(5),另有一进气管(7)从炉体外伸进炉体后与喷嘴连通;所述进气管在炉体外与鼓风机(8)相连通;炉体(4)上部还设有筒状挡圈(3),所述筒状挡圈与炉体位于同一中心轴线上,筒状挡圈的下边缘固定在炉体内壁上,筒状挡圈上边缘与炉盖底边之间形成导气槽(2),炉壁上位于筒状挡圈下边缘与炉盖底边之间的区域内设置一与外界连通的出气管(13),以使产生的可燃气体从导气槽流入出气管;所述出气管在炉体外与燃气灶(11)相连通,所述炉体内位于喷嘴与筒状挡圈之间的空腔为燃烧区(4-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气炉,包括竖直放置的炉体(4),炉体顶端设有可开启的炉盖(1),其特征在于:炉体内腔的下部设有喷嘴(5),另有一进气管(7)从炉体外伸进炉体后与喷嘴连通;所述进气管在炉体外与鼓风机(8)相连通;炉体(4)上部还设有筒状挡圈(3),所述筒状挡圈与炉体位于同一中心轴线上,筒状挡圈的下边缘固定在炉体内壁上,筒状挡圈上边缘与炉盖底边之间形成导气槽(2),炉壁上位于筒状挡圈下边缘与炉盖底边之间的区域内设置一与外界连通的出气管(13),以使产生的可燃气体从导气槽流入出气管;所述出气管在炉体外与燃气灶(11)相连通,所述炉体内位于喷嘴与筒状挡圈之间的空腔为燃烧区(4-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气炉,其特征在于炉体(4)内腔的上部还水平设置一圆环形挡板(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日军程祖黄
申请(专利权)人:程日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