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毓秀专利>正文

锅炉专用安全煤气发生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2085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锅炉专用安全煤气发生炉,属于用固体含碳原料生产发生炉气体技术领域。用以提供一种防止空气从炉顶上方进入炉体而容易发生事故的锅炉专用安全煤气发生炉。炉体和底座相连接,炉体内的上部为气室,下部为燃烧室,气室的上部有煤气出口,燃烧室的周圈为环形水套,在燃烧室的下方有塔型鼓风风栅,塔型鼓风风栅的混合气入口与进风管道相连通,进料口设在炉体的侧壁上,其位置低于煤气出口,捅渣孔位于炉体侧壁上,穿过燃烧室周圈的环形水套与燃烧室连通。由于进料口位于气室的下部,进料时带入的空气进入气室内立刻就会与气室内的煤气混合,不会发生事故,捅渣孔位于炉体侧壁的燃烧室周围也避免空气带入气室上部,同时操作人员工作更加方便。(*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锅炉专用安全煤气发生炉
本技术涉及一种锅炉专用的煤气发生炉,属于用固体含碳原料生产发生炉气体

技术介绍
煤气作为一种较为清洁的能源,可以有效地减轻直接燃煤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目前,一些厂矿企业广泛使用中小型锅炉专用煤气发生炉将燃煤转化成可燃煤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这些煤气发生炉在安全方面还存在一些隐患,直接影响了煤气发生炉的正常使用和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具体来说,现有煤气发生炉的进料口位于炉体的顶部,大都采用双钟罩式加料机。这种机器维修困难,有时需要停产,掌握不好会有空气从顶部透入。从炉体上方进入的空气不能立刻与炉内的煤气混合,常会发生爆炸,损坏设备和伤害操作人员,这种情况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小型锅炉专用煤气发生炉的推广使用。除此之外,目前这些煤气发生炉的捅渣孔一般都均匀分布在炉顶上,由操作人员从上方向下进行疏通炉渣的操作,同时操作工必须登高作业,操作的路线长,很不方便。因此,使用中小型锅炉专用煤气发生炉的广大用户迫切希望能对目前这些煤气发生炉进行改进,提高它们的安全性,以便更好地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止空气从炉顶上方进入炉体而容易发生事故的锅炉专用安全煤气发生炉。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锅炉专用安全煤气发生炉,它由炉体和底座组成,炉体和底座相连接,-->炉体内的上部为气室,下部为燃烧室,气室的上部有煤气出口,燃烧室的周圈为环形水套,在燃烧室的下方有塔型鼓风风栅,塔型鼓风风栅的混合气入口与进风管道相连通,改进之处是,进料口设在炉体的侧壁上,其位置低于煤气出口,捅渣孔位于炉体侧壁上,穿过燃烧室周圈的环形水套与燃烧室连通。上述锅炉专用安全煤气发生炉,其进料口位于气室下部,在气室与燃烧室的相连接处。上述锅炉专用安全煤气发生炉,其底座的底部封闭,在底座的一侧有出渣口,出渣口的上方有炉排。上述锅炉专用安全煤气发生炉,其气室外设有预热空气套,预热空气套环绕气室的外周圈和气室的顶部,在预热空气套的上、下方分别有预热空气出口和预热空气进口。采用这种结构的锅炉专用安全煤气发生炉,进料口位于气室的下部,进料时带入的空气进入气室内立刻就会与气室内的煤气混合,不会发生事故,捅渣孔位于炉体侧壁的燃烧室周围也避免空气带入气室上部,同时操作人员工作更加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如下:炉体1、底座2、气室3、燃烧室4、煤气出口5、环形水套6、进料口7、鼓风风栅8、捅渣孔9、出渣口10、炉排11、混合气入口12、预热空气套13、预热空气出口14、预热空气进口15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本技术由炉体1和底座2组成,炉体1和底座2密闭连接。在炉体1内有气室3和燃烧室4两部分,燃烧室4内堆放煤料,进行燃烧,气室3是产生的煤气积蓄的空间。在气室3的上部有煤气出口5,下部是进料口7,进料口7位于气室3与燃烧-->室4的相连接处。这样,在操作人员向炉内进料时带入的空气进入气室3后立刻就会与气室3内的煤气混合,不会发生事故,保证了安全。燃烧室4的周圈为环形水套6,它的捅渣孔9位于炉体侧壁上,穿过燃烧室4周圈的环形水套6与燃烧室4连通。由于捅渣孔9在燃烧室4的一侧,操作人员在疏通烧结的料渣时,带入的空气直接与煤料进行燃烧,保证了安全,也不用像其它同类型的煤气发生炉一样进行登高作业,操作很方便。在燃烧室4的下方有塔型鼓风风栅8,塔型鼓风风栅8的混合气入口12与进风管道相连通,塔型鼓风风栅8的结构与安装方法都属于已有技术,不再赘述。底座2下部的燃烧室4与底座2相连接,底座2的底部封闭,在底座2的一侧有出渣口10,出渣口10的上方有炉排11。本技术没有采用一般锅炉用煤气发生炉在底座下方设置水槽的结构,原因在于操作工在出渣操作时往往会使灼热的红渣落入水槽中,产生的蒸气和热水温度很高,经常会发生烫伤事故,为安全起见,本技术采取直接出渣的结构。本技术在它的气室3外还增加了预热空气套13,预热空气套13环绕气室3的外周圈和气室的顶部,在预热空气套13的上、下方分别有预热空气出口14和预热空气进口15。预热空气从预热空气出口15排出后进入锅炉与煤气燃烧,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煤气发生炉的热能,提高锅炉的热效率。本技术在工作时,将煤料从进料口7投入燃烧室4内点燃,从混合气入口12经鼓风风栅8鼓入空气和热蒸气的混合气,混合高温煤气从气室3上部的煤气出口5送出,供锅炉燃烧使用,燃烧后的料渣可从燃烧室4下方的出渣口清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锅炉专用安全煤气发生炉,它由炉体[1]和底座[2]组成,炉体[1]和底座[2]相连接,炉体[1]内的上部为气室[3],下部为燃烧室[4],气室[3]的上部有煤气出口[5],燃烧室[4]的周圈为环形水套[6],在燃烧室[4]的下方有塔型鼓风风栅[8],塔型鼓风风栅[8]的混合气入口[12]与进风管道相连通,其特征在于:进料口[7]在炉体[1]的侧壁上,其位置低于煤气出口[5],捅渣孔[9]位于炉体[1]的侧壁上,穿过燃烧室[4]周圈的环形水套[6]与燃烧室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炉专用安全煤气发生炉,它由炉体[1]和底座[2]组成,炉体[1]和底座[2]相连接,炉体[1]内的上部为气室[3],下部为燃烧室[4],气室[3]的上部有煤气出口[5],燃烧室[4]的周圈为环形水套[6],在燃烧室[4]的下方有塔型鼓风风栅[8],塔型鼓风风栅[8]的混合气入口[12]与进风管道相连通,其特征在于:进料口[7]在炉体[1]的侧壁上,其位置低于煤气出口[5],捅渣孔[9]位于炉体[1]的侧壁上,穿过燃烧室[4]周圈的环形水套[6]与燃烧室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专用安全煤气发生炉,其特征在于:进料口[7]位于气室[3]下部,在气室[3]与燃烧室[4]的相连接处。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毓秀
申请(专利权)人:李毓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