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申志敏专利>正文

煤气发生炉体布煤器顶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1950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煤气发生炉的布煤器顶盖,在底板上设置有与侧板联接的上板,底板和上板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中心加煤管,在底板和上板的轴向设置有探火管,探火管的上端设置有探火管盖,底板与上板、探火管之间设置有保温层,在上板和底板上中心加煤管与探火管之间设置有4~9个斜加煤管,斜加煤管的内径为200~350mm,中心加煤管与斜加煤管的中心距为400~600mm,斜加煤管中心线与底板下底面的夹角为40°~50°,底板与上板、探火管、斜加煤管之间设置有保温层,底板与上板、斜加煤管、中心加煤管之间设置有保温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布煤效果好等优点,可在煤气发生炉上推广使用。(*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煤气发生炉体布煤器顶盖
本技术属于煤气发生炉和装置
,具体涉及到煤气发生炉的顶盖。
技术介绍
煤气发生炉是生产煤气的一种设备,在煤气发生炉内加入煤,煤点燃后形成氧化层和还原层,空气与蒸汽的混合气体从炉体的底部吹入,经过氧化层后发生不同的化学反应,生成煤气。煤气发生炉的顶盖上安装有中心加煤管和探火管,煤从顶盖上的煤仓内流出,从顶盖的中心加煤管流到煤气发生炉内,为了使煤能均匀地布入煤气发生炉内,在煤气发生炉内的顶盖下设置有布煤锥,布煤锥的形状为圆锥形,煤从顶盖的中心加煤管流出,流到布煤锥的外表面沿布煤锥的外表面流到煤气发生炉内。这种布煤锥,布煤不均匀,需用人工将煤气发生炉内高低不平的煤摊平,浪费了劳动力。由于煤气发生炉内的温度在500℃左右,布煤锥长期在高温的环境中作业,布煤锥的使用寿命很短,需定期更换,更换布煤锥时需停产,影响了生产。此外,在煤气发生炉内设置布煤锥,提高了煤气发生炉的生产成本。煤气发生炉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产成本低、布煤均匀的部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煤气发生炉顶盖的缺点,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煤气发生炉的布煤器顶盖,在底板(2)上设置有与侧板(1)联接的上板(3),底板(2)和上板(3)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中心加煤管(7),在底板(2)和上板(3)的轴向设置有探火管(5),探火管(5)的上端设置有探火管盖(4),底板(2)与上板(3)、探火管(5)之间设置有保温层(8),其特征在于:在上板(3)和底板(2)上中心加煤管(7)与探火管(5)之间设置有4~9个斜加煤管(6),斜加煤管(6)的内径为200~350mm,中心加煤管(7)与斜加煤管(6)的中心距为400~600mm,斜加煤管(6)中心线与底板(2)下底面的夹角为40°~50°,底板(2)与上板(3)、探火管(5)、斜加煤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气发生炉的布煤器顶盖,在底板(2)上设置有与侧板(1)联接的上板(3),底板(2)和上板(3)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中心加煤管(7),在底板(2)和上板(3)的轴向设置有探火管(5),探火管(5)的上端设置有探火管盖(4),底板(2)与上板(3)、探火管(5)之间设置有保温层(8),其特征在于:在上板(3)和底板(2)上中心加煤管(7)与探火管(5)之间设置有4~9个斜加煤管(6),斜加煤管(6)的内径为200~350mm,中心加煤管(7)与斜加煤管(6)的中心距为400~600mm,斜加煤管(6)中心线与底板(2)下底面的夹角为40°~50°,底板(2)与上板(3)、探火管(5)、斜加煤管(6)之间设置有保温层(8),底板(2)与上板(3)、斜加煤管(6)、中心加煤管(7)之间设置有保温层(8)。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气发生炉的布煤器顶盖,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志敏李宗文
申请(专利权)人:申志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