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无人机管控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81851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1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管控方法,尤其是一种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无人机管控方法及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无人机操控设备上设置操控黑匣子,通过无人机管控系统对该操控黑匣子插入的SIM卡进行实名认证;无人机上设置飞行黑匣子,通过无人机管控系统对该飞行黑匣子插入的SIM卡进行实名认证;操控黑匣子实名认证不通过,无人机操控设备不能发出无人机控制命令,飞行黑匣子实名认证不通过,无人机不执行无人机控制命令;无人机管控系统实时进行该无人机操控设备的操控合法性验证;当无人机操控设备操控合法性验证通过后,无人机管控系统实时进行对应的通过实名认证的无人机飞行的合法性验证;当无人机操控合法性未通过,操控设备无法发出无人机控制命令;当该无人机飞行的飞行合法性验证通过,该无人机按照无人机操控设备的控制命令飞行;否则,无人机不执行无人机操控设备发送飞行控制命令。

A method and device for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control and control based 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control method, in particular a method and device for the UAV control and control based on the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present invention in the UAV control device is arranged on the control box, real name authentication by the UAV control system to control the black box inserted SIM card; UAV flight set the black box, real name authentication by the flight control system of UAV black box inserted SIM card; control box through the real name authentication, UAV control equipment not a UAV control command, the black box flight through the real name authentication, do not perform UAV UAV control command; UAV control system of the UAV real-time control equipment control legality verification; when the UAV control equipment control validation after the UAV control system for real-time through real name authentication the UAV flight validation; when UAV control legitimacy does not pass, can not be issued without control equipment The man-machine control command; when the flight validity of UAV flight is verified, the UAV will fly according to the command command of UAV control equipment; otherwise, UAV will not execute UAV control equipment to send flight control comman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无人机管控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管控方法,尤其是一种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无人机管控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无人机在公共安全、应急搜救、农业、环保、交通、通信、气象、影视航拍、玩具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和成熟。在航空设备无人化、小型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下,无人机的应用发展前景极为广阔。随着低空域的开放,无人机给社会公共安全带来了越来越严重的威胁,对无人机管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尽管国内外相关企业、科研机构针对无人机等低空目标提出了侦测、压制、诱捕等管控手段,但这些技术均属于被动防御式手段,并由于技术边界条件多、经济成本高等方面的原因不能得到大规模的普遍使用。无人机云虽然能对无人机状态进行实时监控,但既不能和无人机进行强匹配,也无法对无人机采取强制干预措施,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目前,中国民用航空局要求III级以上无人机(重要区域和机场净空区以下也要求II级)接入无人机云,并实时上报无人机运行状态,对无人机的黑飞起到了一定的监管作用。但国家对无人机云的使用并未形成法律法规强制使用,并且无人机云采集无人机状态的设备与无人机相互独立,仅具备信息采集功能,无法对无人机进行紧急的控制,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移动通信技术,对无人机合法使用进行验证,对无人机飞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紧急情况下可对无人机进行强制控制的方法,为无人机管控提供统一的、通用的、低成本的解决方案。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无人机管控方法包括:实名验证步骤:在无人机操控设备上设置操控黑匣子,通过无人机管控系统对该操控黑匣子插入的SIM卡进行实名认证;无人机上设置飞行黑匣子,通过无人机管控系统对该飞行黑匣子插入的SIM卡进行实名认证;双重认证步骤:无人机管控系统实时进行该无人机操控设备的操控合法性验证;当无人机操控设备操控合法性验证通过后,,该控制设备才能发出无人机控制命令,无人机管控系统实时进行对应的通过实名认证的无人机飞行的合法性验证;否则,操控设备不能发出无人机控制命令;执行步骤:当该无人机飞行的飞行合法性验证通过,该无人机按照无人机操控设备的控制命令飞行;否则,无人机不执行无人机操控设备发送飞行控制命令。进一步的,双重认证步骤具体步骤包括:操作合法性验证步骤:操控黑匣子将操作者身份验证数据发送到无人机管控系统,与后台数据库进行匹配验证,实现对操作者通过无人机操控设备操控无人机的合法性验证;若操控合法性验证通过,无人机将接收到的无人机操控设备发送的飞行控制命令发送给飞行黑匣子,飞行黑匣子保存并执行飞行合法性验证步骤;若操控合法性验证不通过,或操控黑匣子与无人机操控设备断开通信连接,无人机操控设备不能发出控制指令;飞行合法性验证步骤:无人机通过飞行黑匣子将无人机操控设备发送的飞行控制命令发送给无人机管控系统,无人机管控系统进行无人机飞行合法性验证;若飞行合法性验证不通过,或者飞行黑匣子与无人机和/或无人机管控系统断开通信连接,无人机不执行飞行控制命令。进一步的,无人机操控设备的操控合法性指的是无人机管控系统通过语音识别技术验证无人机操作者是否为在无人机管控系统内进行注册且认证通过的合法操作者;无人机飞行的合法性指的是无人机管控系统验证通过实名认证的无人机接收到通过实名认证无人机操控设备发送的飞行控制命令进行飞行时,该飞行行为是否合法。进一步的,一种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无人机管控方法还包括当无人机管控系统监控通过实名认证及飞行合法性认证的无人机发生违规飞行行为时,向对应无人机操控设备的操控黑匣子发送接管无人机控制的接管命令,同时向该无人机发送控制无人机飞行的飞行命令控制无人机飞行。进一步的,一种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无人机管控方法还包括无人机操控黑匣子插入的SIM卡通过实名认证验证以及无人机飞行黑匣子插入的SIM卡通过实名认证后,无人机管控系统通过操控黑匣子对无人机操控设备的操作者进行定位跟踪,和/或无人机管控系统通过飞行黑匣子对无人机飞行轨迹进行实时监控,实现无人机管控系统对无人机操控设备的操作者监控、无人机飞行轨迹的监控或双重监控。进一步的,所述操控黑匣子与无人机管操控设备通过有线和/或无线方式连接;飞行黑匣子与无人机有线方式连接;有线方式有串口、网口、USB;无线方式有蓝牙、WIFI。进一步的,操控黑匣子插入的SIM卡通过移动通讯设备与无人机管控系统进行连接;飞行黑匣子插入的SIM卡通过移动通讯设备与无人机管控系统进行连接。基于所述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无人机管控方法的管控装置包括:设置于无人机操控设备上的操控黑匣子,用于通过无人机管控系统对该飞行黑匣子插入的SIM卡进行实名认证;用于无人机操作操控合法性认证;用于向无人机管控系统发送无人机操控设备的位置数据;设置于无人机上的飞行黑匣子,用于无人机管控系统对该操控黑匣子插入的SIM卡进行实名认证;用于记录无人机控制命令;用于无人机飞行合法性验证;用于向无人机管控系统发送无人机飞行状态数据;无人机管控系统,用于无人机操作者的管理和无人机飞行的管理;用于实时进行该无人机操控设备的操控合法性验证和无人机飞行合法性验证;当该无人机操控设备的操控合法性验证通过,该控制设备才能发出无人机控制命令;否则,操控设备不能发出无人机控制命令;当无人机操控设备操控合法性验证通过后,无人机管控系统实时进行对应的通过实名认证的无人机飞行的合法性验证;当该无人机飞行的飞行合法性验证通过,该无人机按照无人机操控设备的控制命令飞行;否则,无人机不执行无人机操控设备发送飞行控制命令。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中,在无人机操控设备和无人机上分别安装操控黑匣子和飞行黑匣子,通过有线/无线的方式建立通信连接。对插入的SIM卡的实名验证,然后对无人机操控合法性和飞行合法性的双重验证,在源头上实现对无人机的黑飞管控。通过操控黑匣子与飞行黑匣子,无人机管控系统既可对无人机的操作者进行实时跟踪定位,又可对无人机的飞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实现对无人机操作者和无人机飞行的双重监控,能够有效提升对无人机使用的管控能力。通过操控黑匣子,可实现对无人机操控合法性的验证。同时,操控黑匣子可对无人机操控者进行实时的定位跟踪,在紧急情况下,相关部门可快速地找到无人机操控者,并采取必要措施。通过飞行黑匣子,可实现对无人机飞行合法性的验证。同时,飞行黑匣子可将无人机飞行状态实时发送到无人机管控系统,从而实现对无人机飞行状态的实时掌控。无人机管控系统可通过移动通信基站对操控设备和无人机进行基站定位,可在黑匣子自身定位系统出现异常时也能对其进行定位和跟踪,增强对无人机的管控力度。操控黑匣子与飞行黑匣子和操控设备与无人机之间的实时关联匹配使用,可避免无人机在无黑匣子的情况下起飞,从源头上实现对无人机黑飞的控制。通过操控黑匣子和飞行黑匣子,无人机管控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强制接管无人机飞行控制权,对无人机采取及时有效的控制和干预。本专利技术依托现有移动通信广大的基础设施,无人机管控系统具有极大的使用范围,无人机刚开机就处于被监控之中。本专利技术依托现有移动通信的基础设施,对无人机可实现全局的组网管理。本专利技术依托现有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无人机管控方法及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无人机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实名验证步骤:在无人机操控设备上设置操控黑匣子,通过无人机管控系统对该操控黑匣子插入的SIM卡进行实名认证;无人机上设置飞行黑匣子,通过无人机管控系统对该飞行黑匣子插入的SIM卡进行实名认证;双重认证步骤:无人机管控系统实时进行该无人机操控设备的操控合法性验证;当无人机操控设备操控合法性验证通过后,该控制设备才能发出无人机控制命令,无人机管控系统实时进行对应的通过实名认证的无人机飞行的合法性验证;否则,操控设备不能发出无人机控制命令;执行步骤:当该无人机飞行的飞行合法性验证通过,该无人机按照无人机操控设备的控制命令飞行;否则,无人机不执行无人机操控设备发送飞行控制命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无人机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实名验证步骤:在无人机操控设备上设置操控黑匣子,通过无人机管控系统对该操控黑匣子插入的SIM卡进行实名认证;无人机上设置飞行黑匣子,通过无人机管控系统对该飞行黑匣子插入的SIM卡进行实名认证;双重认证步骤:无人机管控系统实时进行该无人机操控设备的操控合法性验证;当无人机操控设备操控合法性验证通过后,该控制设备才能发出无人机控制命令,无人机管控系统实时进行对应的通过实名认证的无人机飞行的合法性验证;否则,操控设备不能发出无人机控制命令;执行步骤:当该无人机飞行的飞行合法性验证通过,该无人机按照无人机操控设备的控制命令飞行;否则,无人机不执行无人机操控设备发送飞行控制命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无人机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双重认证步骤具体步骤包括:操作合法性验证步骤:操控黑匣子将操作者身份验证数据发送到无人机管控系统,与后台数据库进行匹配验证,实现对操作者通过无人机操控设备操控无人机的合法性验证;若操控合法性验证通过,无人机将接收到的无人机操控设备发送的飞行控制命令发送给飞行黑匣子,飞行黑匣子保存并执行飞行合法性验证步骤;若操控合法性验证不通过,或操控黑匣子与无人机操控设备断开通信连接,无人机操控设备不能发出控制指令;飞行合法性验证步骤:无人机通过飞行黑匣子将无人机操控设备发送的飞行控制命令发送给无人机管控系统,无人机管控系统进行无人机飞行合法性验证;若飞行合法性验证不通过,或者飞行黑匣子与无人机和/或无人机管控系统断开通信连接,无人机不执行飞行控制命令。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无人机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无人机操控设备的操控合法性指的是无人机管控系统通过语音识别技术验证无人机操作者是否为在无人机管控系统内进行注册且认证通过的合法操作者;无人机飞行的合法性指的是无人机管控系统验证通过实名认证的无人机接收到通过实名认证无人机操控设备发送的飞行控制命令进行飞行时,该飞行行为是否合法。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无人机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当无人机管控系统监控通过实名认证及飞行合法性认证的无人机发生违规飞行行为时,向对应无人机操控设备的操控黑匣子发送接管无人机控制的接管命令,同时向该无人机发送控制无人机飞行的飞行命令,控制无人机飞行。5.根据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