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换插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15671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换插头,包括插头主体和与插头主体扣合的盖体,盖体上设有插孔组,插孔组包括集成在盖体上的英标插孔、国标扁二极插孔、国标扁三极插孔;插头主体一端设有德标三极插脚,插头主体内设有插套支架,所述插套支架上对应英标插孔、国标扁二极插孔、国标扁三极插孔分别固定有第一插套、第二插套、第三插套;第一插套、第二插套、第三插套分别与德标三极插脚电连接;还包括一保护门,保护门设于盖体和插套支架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将德标插孔转换为英标插孔、国标扁二极插孔、国标扁三极插孔供插入,实现插孔的转换;保护门可合理的保护插座主体内的插套防插入,结构设计合理,保护门不易松动,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换插头
本技术涉及插头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转换插头。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频繁出国、旅游和工作。随身会携带手机、电脑、相机等电子设备,为保持这些电子设备的正常使用,必须对电子设备充电。现有的转换插头在使用时,大多只能转换一种标准,若需要转换其他标准,则需要其他的转换插头转换,需要的转换插头较多。其次,现有技术中很多都带有保护门,保护门的主要作用是防尘和防止触电,保护使用者的安全。但现有的保护门及复位弹簧容易松动,导致失去保护门应有的防护功效。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提供一种转换插头。一种转换插头,包括插头主体和与插头主体扣合的盖体,盖体上设有插孔组,所述插孔组包括集成在盖体上的英标插孔、国标扁二极插孔、国标扁三极插孔;所述插头主体一端设有德标三极插脚,所述插头主体内设有插套支架,所述插套支架上对应英标插孔、国标扁二极插孔、国标扁三极插孔分别固定有第一插套、第二插套、第三插套;所述第一插套、第二插套、第三插套分别与德标三极插脚电连接;所述英标插孔包括对应火线和零线的L1插孔、N1插孔以及对应地线的E1插孔;所述国标扁二极插孔包括对应火线和零线的L2插孔、N2插孔;所述国标扁三极插孔包括对应火线和零线的L3插孔、N3插孔和对应地线的E3插孔;L2插孔、N2插孔分布于E3插孔两侧,L3插孔、N3插孔分布于E1插孔两侧;所述第一插套包括分别与L1插孔、N1插孔和E1插孔对应的L1插套、N1插套和E1插套;所述第二插套包括分别与L2插孔、N2插孔对应的L2插套、N2插套;所述第三插套包括分别与L3插孔、N3插孔和E3插孔对应的L3插套、N3插套和E3插套;还包括一保护门,所述保护门设于盖体和插套支架之间。优选的,所述保护门包括对应L1插孔、N1插孔和E1插孔的第一挡板和对应L2插孔、N2插孔、L3插孔、N3插孔和E3插孔的第二挡板;第一挡板中部设有两条平行的滑槽,两条滑槽之间设有一对应E3插孔的第一遮挡部,第一遮挡部上设有一固定端;滑槽两侧分别形成对应L2插孔、N2插孔、L3插孔、N3插孔的第二遮挡部;第二挡板上设有一横板和一与横板垂直连接的竖板,竖板一端设于横板的中央,另一端设有一遮挡E1插孔的凸出部,所述竖板上还设有两条与滑槽对应的滑轨,两条滑轨之间设有一对应第一遮挡部的孔槽;横板两端形成对应L1插孔、N1插孔的第三遮挡部;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可通过导轨与滑槽实现相对移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还设有一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沿竖板设置并抵接于固定端和凸出部之间。优选的,所述横板上设有与L2插孔、N2插孔对应的两个凹孔。优选的,所述第二遮挡部上设有两个分别与L3插孔、N3插孔对应的方孔。优选的,所述凸出部上设有与E1插孔对应的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挡板上设有分别与L2插孔、N2插孔对应的第二斜面、以及与E3插孔对应的第三斜面。上述转换插头,通过插头本体上的德标三极插脚可将德标插孔转换为英标插孔、国标扁二极插孔、国标扁三极插孔供插入,实现插孔的转换;复位弹簧可用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复位;保护门可合理的保护插座主体内的插套防插入,结构设计合理,保护门不易松动,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保护门的爆炸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保护门另一角度的爆炸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一种转换插头,包括插头主体10和与插头主体10扣合的盖体20,盖体20上设有插孔组21,插孔组21包括集成在盖体20上的英标插孔、国标扁二极插孔、国标扁三极插孔。插头主体10一端设有德标三极插脚11,插头主体10内设有插套支架12,插套支架12上对应英标插孔、国标扁二极插孔、国标扁三极插孔分别固定有第一插套13、第二插套14、第三插套15。第一插套13、第二插套14、第三插套15分别与德标三极插脚11电连接,从而可将德标插孔转换为英标插孔、国标扁二极插孔、国标扁三极插孔供插脚插入。英标插孔包括对应火线和零线的L1插孔、N1插孔以及对应地线的E1插孔,国标扁二极插孔包括对应火线和零线的L2插孔、N2插孔,国标扁三极插孔包括对应火线和零线的L3插孔、N3插孔和对应地线的E3插孔。L2插孔、N2插孔分布于E3插孔两侧,L3插孔、N3插孔分布于E1插孔两侧,使得插孔组内的插孔布局更加紧凑合理,可减小盖体的大小。第一插套包括分别与L1插孔、N1插孔和E1插孔对应的L1插套、N1插套和E1插套,第二插套包括分别与L2插孔、N2插孔对应的L2插套、N2插套,第三插套包括分别与L3插孔、N3插孔和E3插孔对应的L3插套、N3插套和E3插套。上述转换插头还包括一保护门30,保护门30设于盖体20和插套支架12之间。保护门30包括对应L1插孔、N1插孔和E1插孔的第一挡板31和对应L2插孔、N2插孔、L3插孔、N3插孔和E3插孔的第二挡板40。第一挡板31中部设有两条平行的滑槽32,两条滑槽32之间设有一对应E3插孔的第一遮挡部33,第一遮挡部33上设有一固定端34;滑槽32两侧分别形成对应L2插孔、N2插孔、L3插孔、N3插孔的第二遮挡部35。第二挡板40上设有一横板41和一与横板垂直连接的竖板42,竖板42一端设于横板41的中央,另一端设有一遮挡E1插孔的凸出部43,竖板42上还设有两条与滑槽32对应的滑轨44,两条滑轨44之间设有一对应第一遮挡部33的孔槽45;横板41两端形成对应L1插孔、N1插孔的第三遮挡部46;第一挡板31、第二挡板40可通过导轨44与滑槽32实现相对移动。第一挡板31和第二挡板40之间还设有一复位弹簧47,复位弹簧47沿竖板42设置并抵接于固定端34和凸出部43之间。横板41上设有与L2插孔、N2插孔对应的两个凹孔48。凹孔48可与盖体上的插入部(图未示出)相配合,在第一挡板31、第二挡板40可通过导轨44与滑槽32实现相对移动时,该插入部可固定住第一挡板31或者第二挡板40中的一个,另一个将会移动,从而发生第一挡板31、第二挡板40间的相对移动。第二遮挡部35上设有两个分别与L3插孔、N3插孔对应的方孔36。当第二挡板被固定,第一挡板移动时,两个方孔36移动至分别与L3插孔、N3插孔对应供插脚插入。凸出部43上设有与E1插孔对应的第一斜面49;第一挡板31上设有分别与L2插孔、N2插孔对应的第二斜面37、以及与E3插孔对应的第三斜面38。当有插脚插入第一、第二、第三斜面时,第一、第二、第三斜面受力带动第一挡板31和第二挡板40之间产生相对位移,排除相应的遮挡以便于插脚插入相应插套中。上述转换插头,插头本体上的插脚可转换为英标插孔、国标扁二极插孔、国标扁三极插孔供插入,实现插孔的转换;复位弹簧可用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复位;保护门可合理的保护插座主体内的插套防插入,结构设计合理,保护门不易松动,使用方便。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转换插头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换插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头主体(10)和与插头主体(10)扣合的盖体(20),盖体(20)上设有插孔组(21),所述插孔组包括集成在盖体上的英标插孔、国标扁二极插孔、国标扁三极插孔;所述插头主体一端设有德标三极插脚(11),所述插头主体内设有插套支架(12),所述插套支架上对应英标插孔、国标扁二极插孔、国标扁三极插孔分别固定有第一插套(13)、第二插套(14)、第三插套(15);所述第一插套(13)、第二插套(14)、第三插套(15)分别与德标三极插脚(11)电连接;所述英标插孔包括对应火线和零线的L1插孔、N1插孔以及对应地线的E1插孔;所述国标扁二极插孔包括对应火线和零线的L2插孔、N2插孔;所述国标扁三极插孔包括对应火线和零线的L3插孔、N3插孔和对应地线的E3插孔;L2插孔、N2插孔分布于E3插孔两侧,L3插孔、N3插孔分布于E1插孔两侧;所述第一插套包括分别与L1插孔、N1插孔和E1插孔对应的L1插套、N1插套和E1插套;所述第二插套包括分别与L2插孔、N2插孔对应的L2插套、N2插套;所述第三插套包括分别与L3插孔、N3插孔和E3插孔对应的L3插套、N3插套和E3插套;还包括一保护门(30),所述保护门设于盖体和插套支架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换插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头主体(10)和与插头主体(10)扣合的盖体(20),盖体(20)上设有插孔组(21),所述插孔组包括集成在盖体上的英标插孔、国标扁二极插孔、国标扁三极插孔;所述插头主体一端设有德标三极插脚(11),所述插头主体内设有插套支架(12),所述插套支架上对应英标插孔、国标扁二极插孔、国标扁三极插孔分别固定有第一插套(13)、第二插套(14)、第三插套(15);所述第一插套(13)、第二插套(14)、第三插套(15)分别与德标三极插脚(11)电连接;所述英标插孔包括对应火线和零线的L1插孔、N1插孔以及对应地线的E1插孔;所述国标扁二极插孔包括对应火线和零线的L2插孔、N2插孔;所述国标扁三极插孔包括对应火线和零线的L3插孔、N3插孔和对应地线的E3插孔;L2插孔、N2插孔分布于E3插孔两侧,L3插孔、N3插孔分布于E1插孔两侧;所述第一插套包括分别与L1插孔、N1插孔和E1插孔对应的L1插套、N1插套和E1插套;所述第二插套包括分别与L2插孔、N2插孔对应的L2插套、N2插套;所述第三插套包括分别与L3插孔、N3插孔和E3插孔对应的L3插套、N3插套和E3插套;还包括一保护门(30),所述保护门设于盖体和插套支架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门包括对应L1插孔、N1插孔和E1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春玲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泉瑞电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