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下行走两用照明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公共设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行走两用照明体。
技术介绍
在道路上,特别是人流量较大的路段,雨天时,行人与行人之间撑伞前进,而撑开的伞使得原本狭窄的路段变得更加的拥堵,而且伞角很容易伤人,特别是人体脸部;另外,该路段上会设置很多的路灯,路灯的结构也会影响道路拥堵,路灯造价成本高,整个路段如果需要点亮,则需要大量的路灯;再者,行人出现时不可能每个人都携带雨伞,这就无法在此路段正常通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下行走两用照明体,取消道路上的照明路灯结构,将其设置于地埋件中,整个地埋件形成了一个上端以及内部可以共同行走的结构,不仅点亮了道路,而且可以在内部行走,躲避风雨,而且设置导光管,标识性更好,外形更加美观。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地下行走两用照明体,包括预埋在道路路面中的预埋件,该预埋件的上端开口,开口端通过一可拆装的密封板密封,密封板与预埋件之间形成一个行走步道,所述行走步道的底面上设置有排水机构,所述密封板的底面上并排设置有一个以上的灯体,每个灯体包括一灯盒以及发光组件,所述灯盒设置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下行走两用照明体,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埋在道路路面(11)中的预埋件(9),该预埋件(9)的上端开口,开口端通过一可拆装的密封板(7)密封,密封板(7)与预埋件(9)之间形成一个行走步道(12),所述行走步道(12)的底面上设置有排水机构,所述密封板(7)的底面上并排设置有一个以上的灯体,每个灯体包括一灯盒(8)以及发光组件(6),所述灯盒(8)设置于密封板(7)的下端面,所述发光组件(6)伸出于密封板(7)的上端面,每个发光组件(6)的外侧端均套装一导光管(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行走两用照明体,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埋在道路路面(11)中的预埋件(9),该预埋件(9)的上端开口,开口端通过一可拆装的密封板(7)密封,密封板(7)与预埋件(9)之间形成一个行走步道(12),所述行走步道(12)的底面上设置有排水机构,所述密封板(7)的底面上并排设置有一个以上的灯体,每个灯体包括一灯盒(8)以及发光组件(6),所述灯盒(8)设置于密封板(7)的下端面,所述发光组件(6)伸出于密封板(7)的上端面,每个发光组件(6)的外侧端均套装一导光管(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行走两用照明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管(4)为不同颜色的导光管(4),所述发光组件(6)设置于一个圆柱形的保护罩中,导光管(4)的内径等于保护罩的外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行走两用照明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件(9)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台阶位...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