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及其施工工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1291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8: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及其施工工法。其技术方案要点是该脚手架包括多个分片式升降脚手架,所述多个分片式升降脚手架分别位于型钢混凝土柱的侧面,所述分片式升降脚手架通过多个预埋在型钢混凝土柱侧壁上的支座进行连接。用该方法能节约大量材料,且安装便捷、可分片式升降,成本低、综合效益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及其施工工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脚手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及其施工工法。
技术介绍
脚手架指施工现场为工人操作并解决垂直和水平运输而搭设的各种支架。对于大型项目而言,常用的实施方案有普通钢管脚手架和整体爬升脚手架。如图1所示,整体爬升脚手架2-1是将建筑物外圈全部围闭,搭设一定高度,并通过支座4-1附着于建筑楼板外边沿11或建筑外墙上,依靠自身的升降设备和装置,可随建筑物外圈逐层爬升或下降,具有防倾覆、防坠落装置的一种常用脚手架。随着高层建筑的迅猛发展,框架—核心筒、筒中筒、成束筒、悬挂结构等新的结构体系不断出现,其中型钢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体系在实际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型钢混凝土(SteelReinforcedConcrete,简称SRC)又称之为劲性钢筋混凝土,或钢骨钢筋混凝土。型钢混凝土(SRC)结构是把型钢埋入钢筋混凝土中,与钢筋混凝土结构一样配有一定的纵筋和箍筋的一种组合结构。由于型钢为主要受力构件,施工过程中严禁在型钢上打孔或焊接。型钢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体系施工主要工艺如下:型钢柱吊装—型钢外围混凝土柱施工—钢梁安装—压型钢板铺装—混凝土楼板现浇—型钢柱吊装,如此循环。如图1所示,由于该体系施工时,工人仅需在有型钢混凝土柱3的周围作业,如果用整体式脚手架2-1将楼层外圈全部围闭,则在凸出楼板12位置的脚手架基本不发挥作用,从而造成浪费。且各型钢混凝土柱3施工进度快慢不一,要求脚手架跟随各型钢混凝土柱3实现独立提升,如果用整体式脚手架2-1,则需等待同一层所有型钢混凝土柱完3成后才能升降,施工效率低,周期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及其施工工法,该脚手架安装便捷、可分片式升降,节约材料、成本低、综合效益高。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包括多个分片式升降脚手架,所述多个分片式升降脚手架分别位于型钢混凝土柱的侧面,所述分片式升降脚手架通过多个预埋在型钢混凝土柱侧壁上的支座进行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是实现脚手架根据每根型钢混凝土柱的不同施工进度单独进行升降,节约了同楼层先施工型钢混凝土柱等待后施工混凝土柱的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二是省去了在凸出楼板处设置脚手架,比整体式脚手架节约1/2以上材料,减少材料浪费;此外,该脚手架安装便捷、操作方便。作为优选地,支座包括预埋在型钢混凝土柱内部的预埋组件、通过螺栓与预埋组件连接的支承架、设置于支承架上的连接组件,连接组件与分片式升降脚手架连接,所述预埋组件包括预埋钢板、焊接在钢板上的预埋螺栓套筒,支承架通过螺栓与预埋螺栓套筒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座可以通过预埋在型钢混凝土柱内部的预埋钢板产生的拉力实现支座的固定,可以承受固定、提升脚手架的重量。作为优选地,预埋组件还包括位于预埋钢板侧面的加强钢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钢筋可以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加强,使支座可以承受更大的拉力,固定更加安全。作为优选地,加强钢筋与预埋钢板焊接,加强钢筋的两端与型钢混凝土柱的纵向钢筋绑扎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埋钢板通过加强钢筋与型钢混凝土柱的纵向钢筋连成一体,纵向钢筋可以消除预埋钢板的部分拉力,进一步使支座承受力加强。作为优选地,每个分片式升降脚手架包括脚手架主体、操作平台、导轨和升降装置;所述脚手架主体位于施工作业层及其底部楼层,操作平台位于脚手架主体下面,位置与支座相对,且每个操作平台为独立个体;导轨的一面与支座连接,另一面与脚手架主体和操作平台固定连接;脚手架主体至少为两层,每层脚手架主体与每个操作平台均包括主框架、两个边立框、多个网框和多个脚手板,所述主框架设置于型钢混凝土柱的侧面,所述两个边立框分别布置于主框架的外侧;网框安装于两个边立框之间远离型钢混凝土柱的一侧和两个边立框本身;所述两个边立框之间底部铺设有脚手板;每层脚手架主体的主框架为两个,且还包括至少一个中间立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比整体式升降脚手架四层以上架体,该架体直接省去最下层架体,且将下部第二层架体改为独立的操作平台,节约了1/3的架体材料,使单个分片式升降脚手架更加轻便,安装更加高效便捷,且易于升降。作为优选地,脚手板底部设置有多个抽拉杆,在抽拉杆上铺设加宽脚手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因脚手架与建筑外墙距离不一时,距离较宽部分空隙容易造成工人或施工材料坠落的问题。作为优选地,抽拉杆头部固接有圆环,圆环内穿有钢丝绳,钢丝绳的另一端拉接于内排横杆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当抽拉杆抽出太长,端头承压能力下降的问题,用钢丝绳进行拉结,使抽拉杆可以承受更大荷载,增加了加宽脚手板的安全性。作为优选地,加宽脚手板上设置翻板,翻板与加宽脚手板用合页片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翻板可以将脚手架与楼体外墙之间的空隙进行遮挡,实现了脚手架底部的全封闭,减少了施工材料从空隙坠落的发生,极大的提高了安全性。且在架体升降时,翻板翻入架体一侧不影响升降操作。作为优选地,当楼层高度H>3m时,脚手架主体为四层,每层脚手架主体的高度为楼层高度H的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小了每层脚手架的高度,使工人能站在脚手板上即可够到任意施工工作面,方便了工人的操作,提高了施工效率。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施工工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a、施工技术资料、工具设备准备及验收;b、确定布架方案及预埋方案;c、施工技术交底;d、分片式升降脚手架支座安装:在型钢混凝土柱绑扎钢筋时,安装支座预埋组件,使预埋螺栓套筒的开口端与混凝土外表面平齐;浇筑型钢混凝土柱的混凝土;待支座附近混凝土强度≥10Mpa时,安装支座;e、分片式脚手架操作平台和脚手架主体地面组装:网框拼装——主框架与导轨焊接——网框安装——安装脚手板;f、操作平台、脚手架主体分段吊装:吊装最下节导轨——吊装操作平台——吊装脚手架主体——上下层架体连接固定;g、架体校正及验收;h、安装加宽脚手板和翻板,翻板翻出,架体安装完成;i、作业层型钢混凝土柱施工,预埋组件安装,支座安装;j、翻板翻入,架体提升;k、检查验收,翻板打开,进入i-j-k步骤循环操作;l、架体下降及拆除。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脚手架实现了标准化加工、地面装配,减少了高空作业安全隐患;脚手架安装便捷,实现随每个型钢混凝土柱的进度快慢而分片式升降,更加高效;整个架体密封严密、安全可靠,美观大方。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该脚手架安装便捷、可分片式升降,更加方便;2、标准化加工、地面装配,避免了高空作业安全隐患;3、比整体式脚手架节约1/2以上材料;4、全钢材料、防火防灾,密封严密、安全可靠;5、外框架全部为统一的钢网片,整体统一、美观大方,极大地提升了文明施工形象。附图说明图1是整体式升降脚手架平面布置示意图;图2是一种分片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平面布置示意图;图3是分片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立面安装示意图;图4是分片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正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支座结构示意图;图6是设置有加强筋的支座结构立面图;图7是设置有加强筋的支座结构正面图;图8是单层脚手架主体结构示意图;图9是网框结构件大样图;图10是网框安装大样图;图11是抽拉杆及翻板结构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及其施工工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分片式升降脚手架(2),所述多个分片式升降脚手架(2)分别位于型钢混凝土柱(3)的侧面,所述分片式升降脚手架(2)通过多个预埋在型钢混凝土柱(3)侧壁上的支座(4)进行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分片式升降脚手架(2),所述多个分片式升降脚手架(2)分别位于型钢混凝土柱(3)的侧面,所述分片式升降脚手架(2)通过多个预埋在型钢混凝土柱(3)侧壁上的支座(4)进行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4)包括预埋在型钢混凝土柱(3)内部的预埋组件(41)、通过螺栓与预埋组件(41)连接的支承架(42)、设置于支承架(42)上的连接组件(43),连接组件(43)与分片式升降脚手架(2)连接,所述预埋组件(41)包括预埋钢板(411)、焊接在钢板(411)上的预埋螺栓套筒(412),支承架(42)通过螺栓与预埋螺栓套筒(412)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组件(41)还包括位于预埋钢板(411)侧面的加强钢筋(41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钢筋(413)与预埋钢板(41)焊接,加强钢筋(413)的两端与型钢混凝土柱(3)的纵向钢筋(31)绑扎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每个分片式升降脚手架(2)包括脚手架主体(5)、操作平台(6)、导轨(7)和升降装置(8);所述脚手架主体(5)位于施工作业层及其底部楼层,操作平台(6)位于脚手架主体(5)下面,位置与支座(4)相对,且每个操作平台(6)为独立个体;导轨(7)的一面与支座(4)连接,另一面与脚手架主体(5)和操作平台(6)固定连接;脚手架主体(5)至少为两层,每层脚手架主体(5)与每个操作平台(6)均包括主框架(51)、两个边立框(52)、多个网框(54)和多个脚手板(55),所述主框架(51)设置于型钢混凝土柱(3)的侧面,所述两个边立框(52)分别布置于主框架(51)的外侧;网框(54)安装于两个边立框(52)之间远离型钢混凝土柱(3)的一侧和两个边立框(52)本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海班浩齐明岳久明史希峰李云鹏吕玉玲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建工建筑产业化投资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