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替代扩散反射包边的背光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12721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7: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替代扩散反射包边的背光结构,包括光学支架、导光板和电路板组件,其中,所述光学支架包括底壁、顶壁以及连接在所述底壁和所述顶壁之间的侧壁,所述底壁、侧壁、顶壁包围形成一内腔,所述导光板设置在所述内腔;所述电路板组件与所述导光板相连接,所述光学支架的侧壁还设有所述电路板组件和所述导光板的安装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光学支架代替扩散膜、反射膜、包边膜,一方面,无需人工贴膜,可实现全自动或者半自动作业,减少了物料用量,降低了加工成本和材料成本;另一方面,光学支架一次性吹塑成型,避免传统手工贴膜造成的贴膜位置偏移,提高了加工合格率;再一方面,光学支架可反复拆卸使用,降低了原材料的报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替代扩散反射包边的背光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替代扩散反射包边的背光结构。
技术介绍
背光源是位于液晶显示器背后的一种光源,它的发光效果将直接影响到液晶显示模块视觉效果,其广泛应用于触摸屏、背光源、LCD/LCM、手机、平板电脑、GPS、太阳能电池等行业。现有技术的背光源主要由光源、导光板、光学用模片、结构件组成,其中,光学用膜片又进一步包括增光膜/片、扩散膜/片、反射片、黑/白胶等等,采用多层膜结构,一方面,需使用较多物料,材料成本高;另一方面,安装过程较为繁琐,加工成本较高;再一方面,采用多层膜结构容易造成贴膜位置偏移,影响背光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替代扩散反射包边的背光结构,对膜结构进行改进设计,使得安装更方便快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替代扩散反射包边的背光结构,其包括光学支架(10)、导光板(20)和电路板组件(30),其中,所述光学支架(10)包括底壁(11)、顶壁(13)以及连接在所述底壁(11)和所述顶壁(13)之间的侧壁(12),所述底壁(11)、侧壁(12)、顶壁(13)包围形成一内腔,所述导光板(20)设置在所述内腔;所述电路板组件(30)与所述导光板(20)相连接,所述光学支架(10)的侧壁(12)还设有所述电路板组件(30)和所述导光板(20)的安装口(14)。优选的,所述光学支架(10)的前、后、左、右的四个方向中的任意三个方向设有侧壁(12),另一个方向开口作为所述电路板组件(30)和所述导光板(20)的安装口(14)。优选的,所述光学支架(10)采用ABS材料吹塑成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光学支架代替扩散膜、反射膜、包边膜,一方面,无需人工贴膜,可实现全自动或者半自动作业,减少了物料用量,降低了加工成本和材料成本;另一方面,光学支架一次性吹塑成型,避免传统手工贴膜造成的贴膜位置偏移,提高了加工合格率;再一方面,光学支架可反复拆卸使用,降低了原材料的报废率。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一种替代扩散反射包边的背光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替代扩散反射包边的背光结构的光学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替代扩散反射包边的背光结构的组装剖视图;图4为图3的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中:10-光学支架(ABS);11-底壁;12-侧壁;13-顶壁;14-安装口;20-导光板;30-电路板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替代扩散反射包边的背光结构,其包括光学支架10、导光板20和电路板组件30,其中,所述光学支架10包括底壁11、顶壁13以及连接在所述底壁11和所述顶壁13之间的侧壁12,所述底壁11、侧壁12、顶壁13包围形成一内腔,所述导光板20设置在所述内腔;所述电路板组件30与所述导光板20相连接,所述光学支架10的侧壁12还设有所述电路板组件30和所述导光板20的安装口14。本实施例中,所述光学支架10的前、后、左、右的四个方向中的任意三个方向设有侧壁12,另一个方向开口作为所述电路板组件30和所述导光板20的安装口14;安装时,直接将所述导光板20插入所述光学支架10的内腔,所述电路板组件30伸出所述光学支架10的安装口14即可,无需人工贴膜作业。本实施例中,所述光学支架10采用ABS材料吹塑成型,或者还可以采用其他光学材料、复合材料一体成型,可实现类似的效果。另外,导光板20的材质有多种,例如,可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聚碳酸酯材料制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和节能性等特点,其透光率高达93%,透光极佳,光线柔和,璀璨夺目,使用成本较低。聚碳酸酯无色透明,耐热,抗冲击,具有良好的透光性等特性。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导光板20的材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简述如下:本技术可直接将所述导光板20插入所述光学支架10的内腔即可,导光板20内的LED光源发射出光线,一部分发射出的光线经光学支架10的顶壁13出光,其他部分的光线受光学支架10的底壁11和侧壁12的作用,使该部分的光线在导光板20内经充分混光后,再由顶壁13出光,从而形成面光源。采用本技术的光学支架10代替扩散膜、反射膜、包边膜,一方面,无需人工贴膜,可实现全自动或者半自动作业,减少了物料用量,降低了加工成本和材料成本;另一方面,光学支架10一次性吹塑成型,避免传统手工贴膜造成的贴膜位置偏移,提高了加工合格率;再一方面,光学支架可反复拆卸使用,降低了原材料的报废率。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技术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替代扩散反射包边的背光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替代扩散反射包边的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光学支架(10)、导光板(20)和电路板组件(30),其中,所述光学支架(10)包括底壁(11)、顶壁(13)以及连接在所述底壁(11)和所述顶壁(13)之间的侧壁(12),所述底壁(11)、侧壁(12)、顶壁(13)包围形成一内腔,所述导光板(20)设置在所述内腔;所述电路板组件(30)与所述导光板(20)相连接,所述光学支架(10)的侧壁(12)还设有所述电路板组件(30)和所述导光板(20)的安装口(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替代扩散反射包边的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光学支架(10)、导光板(20)和电路板组件(30),其中,所述光学支架(10)包括底壁(11)、顶壁(13)以及连接在所述底壁(11)和所述顶壁(13)之间的侧壁(12),所述底壁(11)、侧壁(12)、顶壁(13)包围形成一内腔,所述导光板(20)设置在所述内腔;所述电路板组件(30)与所述导光板(20)相连接,所述光学支架(10)的侧壁(12)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汉玉黄文福李凡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伟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