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持久强度抗蒸汽腐蚀的奥氏体耐热钢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奥氏体耐热钢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高持久强度抗蒸汽腐蚀的奥氏体耐热钢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为了提高燃煤的转化效率,耐高热的系统建设就成为了重要的突破口,尤其体现在600℃超超临界锅炉用高温材料的研究。我国于2006年12月第一台600℃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投入运行,各项指标均已达到国际先进标准。此后我国大力发展600℃超超临界机组,至今已超过100台机组投产,在世界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总量上占绝对优势。当前,更高设计参数31MPa,600℃/620℃/620℃的高压锅炉已经问世。中国电力顾问集团公司准备开发35MPa等级(32-38MPa),650℃等级(630-670℃)的新型高效超超临界机组。这将更大程度地提高火力发电时燃煤的转化效率。而高持久强度抗蒸汽腐蚀的奥氏体耐热钢就成为了需要重点突破的耐热材料。而目前广泛使用的三种耐热不锈钢分别是TP347H、Super304H和HR3C。TP347H为18Cr-9Ni-Nb,Super304H为18Cr-9Ni-3Cu-0.5Nb-N,HR3C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持久强度抗蒸汽腐蚀的奥氏体耐热钢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配料:根据奥氏体耐热钢的化学成分以及烧损量配备原材料,将原材料装入电弧炉内熔成钢水,加入25~30kg/t的造渣剂进行电弧炉初炼,用还原剂还原钢水中的氧化金属,调整钢水中的Cr含量高于所炼钢种规定的目标值的下限0.30%;钢水温度达到1615℃~1645℃时,钢水出炉;(2)吹氧脱碳:将电弧炉内已配置好合金的液态高碳钢水兑入AOD/VOD精炼炉进行精炼,钢水温度保持在1580℃以上,初始碳含量在1.35%以上进行吹氧脱碳;补加20~25kg/t的造渣剂进行造渣,并控制温度达到1720℃,当碳低于0.07%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持久强度抗蒸汽腐蚀的奥氏体耐热钢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配料:根据奥氏体耐热钢的化学成分以及烧损量配备原材料,将原材料装入电弧炉内熔成钢水,加入25~30kg/t的造渣剂进行电弧炉初炼,用还原剂还原钢水中的氧化金属,调整钢水中的Cr含量高于所炼钢种规定的目标值的下限0.30%;钢水温度达到1615℃~1645℃时,钢水出炉;(2)吹氧脱碳:将电弧炉内已配置好合金的液态高碳钢水兑入AOD/VOD精炼炉进行精炼,钢水温度保持在1580℃以上,初始碳含量在1.35%以上进行吹氧脱碳;补加20~25kg/t的造渣剂进行造渣,并控制温度达到1720℃,当碳低于0.07%时进入下一步骤;(3)还原:向钢水中加入7~10kg/t硅铁合金进行预还原,当渣中的铬氧化物还原完全后,去除全部预还原渣,重新补加造渣剂,加入1.3~1.7Kg/T的强脱氧剂铝,进行深脱氧与脱硫,加入铌铁进行合金化,使Nb元素达到目标值;(4)出钢:对已完成脱氧的钢水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必要时添加Ni合金或Cr合金等进行Ni、Cr的含量最终调整,吹入氮氩混合气进行控氮,当氮达到目标值时,温度在1580~1620℃,出钢进入LF钢包;(5)钢包精炼:利用电极化渣与升温,调温到浇铸温度,底吹氩气,弱搅拌,利用弥散型的氩气泡排除钢水中的非金属夹杂物;(6)浇铸:采用下注法,把LF钢包中的钢水浇铸形成钢锭,钢锭空冷后脱模;(7)开坯与热轧:把经过表面处理后钢锭通过锻造设备或初轧机进行开坯;开坯后的方坯进行再加热,进行棒材的热轧成型;所述奥氏体耐热钢的化学组成如下:Cr21~24.5wt%,Ni10~16.5wt%,Cu2.5~4.0wt%,N0.18~0.45wt%,C0.04~0.12wt%,Nb0.2~1.0wt%,Mo0.15~0.6wt%,V0.10~0.45wt%,B0.001~0.008wt%,Si<0.8wt%,Mn<1.5wt%,S<0.015wt%,P<0.035w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辉,陈根保,吉建军,王建勇,
申请(专利权)人:永兴特种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