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从底铅中预分离铅、铟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81092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6: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从底铅中预分离铅、铟的方法,其中,包括步骤:A、将底铅进行加热熔化得到熔融液,并将所述熔融液保持在预定温度;B、向所述熔融液中加入氢氧化钠、硝酸钠和氯化钠进行反应,反应预定时间后得到表面含有浮渣的底铅溶液;C、将所述浮渣从所述底铅溶液中捞出,实现铅与铟的预分离解决了现有火法炼锌生产中底铅难以被破碎从而导致有价金属铟、铅回收成本高、存在资源浪费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从底铅中预分离铅、铟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锌冶炼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从底铅中预分离铅、铟的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火法炼锌生产过程中,经过蒸锌捞渣后会产出底铅。底铅是以铅为主体的多元合金及金属化合物,由于底铅中含有价金属铟,又难以被破碎,使得金属铟与铅的回收成本偏高、回收率低。长期以来因对底铅中的铟、铅没有较好的回收方法而导致底铅积压在仓库,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从底铅中预分离铅、铟的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火法炼锌生产中,所产生的底铅因难以被破碎导致有价金属铟、铅回收成本高,长期堆积在仓库存在资源浪费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从底铅中预分离铅、铟的方法,其中,包括步骤:A、将底铅进行加热熔化得到熔融液,并将所述熔融液保持在预定温度;B、向所述熔融液中加入氢氧化钠、硝酸钠和氯化钠进行反应,反应预定时间后得到表面含有浮渣的底铅溶液;C、将所述浮渣从所述底铅溶液中捞出,实现铅与铟的预分离。所述从底铅中预分离铅、铟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A中的预定温度为400-450℃。所述从底铅中预分离铅、铟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B中氢氧化钠的加入量占底铅重量的20-25%。所述从底铅中预分离铅、铟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B中硝酸钠的加入量占底铅重量的10-15%。所述从底铅中预分离铅、铟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B中氯化钠的加入量占底铅重量的5-10%。所述从底铅中预分离铅、铟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B中所述预定时间为4-6小时。所述从底铅中预分离铅、铟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A中的加热熔化温度大于500℃。所述从底铅中预分离铅、铟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B中的反应温度为450℃。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将底铅进行高温熔化,向熔化后的底铅中加入氢氧化钠、硝酸钠和氯化钠进行反应将金属铟氧化为铟酸钠(Na3InO3),此时铟酸钠溶解于氢氧化钠和氯化钠的溶液中形成浮渣而与铅分离,得到的浮渣可通过湿法浸出回收其中铟,铅可进行进一步精炼或制备成粗铅。降低了对火法炼锌产生的底铅中铟、铅的分离回收成本,解决了因底铅积压而造成的资源浪费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从底铅中预分离铅、铟的方法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从底铅中预分离铅、铟的方法,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从底铅中预分离铅、铟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所示,其包括步骤:S1、将底铅进行加热熔化得到熔融液,并将所述熔融液保持在预定温度;S2、向所述熔融液中加入氢氧化钠、硝酸钠和氯化钠进行反应,反应预定时间后得到表面含有浮渣的底铅溶液;S3、将所述浮渣从所述底铅溶液中捞出,实现铅与铟的预分离。具体来说,现有火法炼锌过程中产生的底铅,其主要成分Pb52.4%,Zn2.36,In31.6%,Ag0.5%,Sn5.3%,As0.07%,Cu5.5%。因底铅难以被破碎,铅、铟难以被分离,导致底铅被积压在仓库,从而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中根据碱性精炼使得底铅中的铟与铅分离,将底铅加入到熔化炉中,底铅中主要金属的熔点(铟156℃,锡231℃,铅327℃),当加热温度为500℃时,可以使底铅全部熔化得到熔融液,将所得到的熔融液温度控制在400-450℃,在搅拌的条件下缓慢将氢氧化钠、硝酸钠(氧化剂)和氯化钠加入到熔融的底铅中,反应预定时间后得到表面含有浮渣的底铅溶液,将所述浮渣从所述底铅溶液中捞出,实现铅与铟的预分离。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S2中氢氧化钠的加入量占底铅重量的20-25%。具体地,氢氧化钠的用量决定着铟和底铅的分离程度,当氢氧化钠的加入量小于底铅重量的20%时,残留在铅中的铟会增多,不利于铟与铅进行分离。当氢氧化钠的加入量高于底铅重量的25%时,使得熔融液中大量的铅也被氧化进入到浮渣中,达不到铅、铟分离的分离效果。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S2中硝酸钠的加入量占底铅重量的10-15%。具体地,在底铅熔融液中单独加入氢氧化钠,此时铅与氢氧化钠几乎不发生反应,但当有硝酸钠存在时,熔融状态的的硝酸纳具有氧化性,同时硝酸钠分解放出氧气也具有氧化性,使得部分铅被氧化进入到浮渣中。当硝酸钠的加入量小于底铅重量的10%时,在反应过程中硝酸钠起不到氧化效果,不利于铟与铅进行分离。当硝酸钠的加入量高于底铅重量的15%时,使得熔融液中大量的铅也被氧化进入到浮渣中,达不到铅、铟分离的分离效果。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S2中氯化钠的加入量占底铅重量的5-10%。具体地,熔融液中铟被氧化成铟酸钠可以溶解在氢氧化钠熔液中也能够溶解在氯化钠中,由于在反应过程中氢氧化钠的加入量是有限的,通过添加一定量的氯化钠能使更多的铟酸钠进入到浮渣中,以利于铅、铟的分离,且氯化钠的加入不会引入新的杂质。当氯化钠的加入量小于底铅重量的5%时,因加入量过少,起不到溶解效果,不利于铟与铅进行分离。当氯化钠的加入量高于底铅重量的10%时,氯化钠的加入量过量造成浪费。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S2中所述预定时间为4~6小时。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S2中反应温度450℃。具体地,底铅熔化后加入氢氧化钠和硝酸钠以及氯化钠时的温度控制在450℃,当温度过高,铟在底铅中的溶解度增大,不利于铟和铅的分离,同时,温度过高时硝酸钠会剧烈分解生成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有毒气体,不利于反应操作。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一种从底铅中预分离铅、铟的方法进行解释说明:实施例1将1吨重的底铅加入到熔化炉中,升温到500℃,使底铅全部熔化得到熔融液,控制熔融液的温度在400℃,边搅拌边缓慢地向熔融液中,加入氢氧化钠200kg、硝酸钠100kg、氯化钠50kg,反应4h后将底铅溶液上层的浮渣捞出,实现铅与铟的预分离。此时,残留在熔融液中的铟占总铟量的1%。实施例2将1吨重的底铅加入到熔化炉中,升温到510℃,使底铅全部熔化得到熔融液,控制熔融液的温度在430℃,边搅拌边缓慢地向熔融液中,加入氢氧化钠220kg、硝酸钠130kg、氯化钠80kg,反应5h后将底铅溶液上层的浮渣捞出,实现铅与铟的预分离。此时,残留在熔融液中的铟占总铟量的0.7%。实施例3将1吨重的底铅加入到熔化炉中,升温到520℃,使底铅全部熔化得到熔融液,控制熔融液的温度在450℃,边搅拌边缓慢地向熔融液中,加入氢氧化钠250kg、硝酸钠150kg、氯化钠100kg,反应6h后将底铅溶液上层的浮渣捞出,实现铅与铟的预分离。此时,残留在熔融液中的铟占总铟量的0.5%。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采用将底铅进行高温熔化,向熔化后的底铅中加入氢氧化钠、硝酸钠和氯化钠进行反应将金属铟氧化为铟酸钠(Na3InO3),此时铟酸钠溶解于氢氧化钠和氯化钠的溶液中形成浮渣而与铅分离,得到的浮渣可通过湿法浸出回收其中铟,铅可进行进一步精炼或制备成粗铅。降低了对火法炼锌产生的底铅中铟、铅的分离回收成本,解决了因底铅积压而造成的资源浪费的问题。应当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从底铅中预分离铅、铟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从底铅中预分离铅、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A、将底铅进行加热熔化得到熔融液,并将所述熔融液保持在预定温度;B、向所述熔融液中加入氢氧化钠、硝酸钠和氯化钠进行反应,反应预定时间后得到表面含有浮渣的底铅溶液;C、将所述浮渣从所述底铅溶液中捞出,实现铅与铟的预分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从底铅中预分离铅、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A、将底铅进行加热熔化得到熔融液,并将所述熔融液保持在预定温度;B、向所述熔融液中加入氢氧化钠、硝酸钠和氯化钠进行反应,反应预定时间后得到表面含有浮渣的底铅溶液;C、将所述浮渣从所述底铅溶液中捞出,实现铅与铟的预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底铅中预分离铅、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的预定温度为400-45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底铅中预分离铅、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氢氧化钠的加入量占底铅重量的20-25%。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城龙张少广陶家荣徐宏凯谭晓明杨荣净朱世波陈凯张泽林赵永喜杨勇斌
申请(专利权)人:马关云铜锌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