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光能景观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0833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5: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照明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微光能景观灯,包括框体,所述框体的横截面呈正六边形,所述框体的顶部设置有上连接杆,所述上连接杆的顶部设置有水平的光伏板,所述框体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器、锂电池和光源板,所述控制器、光源板和光伏板均与锂电池相连,所述光源板竖直设置,且光源板上设置有多个LED灯珠,多个LED灯珠呈矩形行列式分布;所述框体的底部设置有下连接杆,所述下连接杆的底部设置有安装筒,所述安装筒上设置有安装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光伏板自动发电,不需要牵设电线,建设成本更低,更加节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光能景观灯
本技术涉及照明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微光能景观灯。
技术介绍
景观灯一般安装于公园、花园等休闲场所,用于夜间照明,同时起到装饰的作用。现有的景观灯采用市电提供电能,建设成本高,用电量巨大,给国家电力资源带来压力,因透镜效果差,不能完美达到路面照明面积,有暗区。且经常因导线断路导致路灯无法正常工作,影响照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微光能景观灯,能够自动发电,降低能耗,建设、维护成本低,且照明效果更好。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微光能景观灯,包括框体,所述框体的横截面呈正六边形,所述框体的顶部设置有上连接杆,所述上连接杆的顶部设置有水平的光伏板,所述框体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器、锂电池和光源板,所述控制器、光源板和光伏板均与锂电池相连,所述光源板竖直设置,且光源板上设置有多个LED灯珠,多个LED灯珠呈矩形行列式分布;所述框体的底部设置有下连接杆,所述下连接杆的底部设置有安装筒,所述安装筒上设置有安装通孔。进一步地,所述上连接杆的顶部的内壁设置有凹槽,所述光伏板的边缘位于凹槽内,且光伏板与连接杆之间设置有防水硅胶。进一步地,所述上连接杆呈棱台形,且上端面的面积大于下端面的面积。进一步地,所述下连接杆呈棱台形,且上端面的面积大于下端面的面积。进一步地,所述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均通过螺钉与框体相连。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了控制器,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功率、发光强度与光输出时间,避免电能浪费;2、采用多点发光的矩阵光源,光效得到了提升,更加节能;3、利用光伏板自动发电,不需要牵设电线,建设成本更低,更加节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是本技术的主视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微光能景观灯,包括框体1,所述框体1的横截面呈正六边形,所述框体1的顶部设置有上连接杆2,所述上连接杆2的顶部设置有水平的光伏板3,光伏板3采用优质电池硅板,能有效地吸取弱光并转换成电能,即使是连续阴雨天气,只要有光就能高效地给锂电池5充电,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阳光),保证照明功能,不需要市电供电,避免牵设电线而增加施工和检修成本。所述框体1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器4、锂电池5和光源板6,所述控制器4、光源板6和光伏板3均与锂电池5相连,所述光源板6通过螺钉竖直安装,为了加快散热,可在光源板6的背面设置散热片等散热结构。光源板6上设置有多个LED灯珠7,多个LED灯珠7呈矩形行列式分布;所述框体1的底部设置有下连接杆8,所述下连接杆8的底部设置有安装筒9,所述安装筒9上设置有安装通孔。安装筒9设置螺纹安装孔,用于将本景观灯整体安装于灯杆。框体1可采用木材,雕刻多种复古型图案,美观大方。控制器4采用现有的PLC控制器等,可以与光照传感器、声音传感器等检测元件配合,控制LED灯珠7在夜晚发光,且在没有人路过时,LED灯珠7的亮度降低为正常亮度的10%左右,以节约电能,又不至于完全失去照明功能,检测到人路过时,LED灯珠7正常发光。LED灯珠7的功率小,数量多,但是有明显突出的效果,光效比传统光源光效提升到50-100%。为了方便安装和拆卸,所述上连接杆2和下连接杆8均通过螺钉与框体1相连,所述上连接杆2的顶部的内壁设置有凹槽,所述光伏板3的边缘位于凹槽内,且光伏板3与连接杆2之间设置有防水硅胶,起到更好的防水效果。为了增强观赏性,所述上连接杆2呈棱台形,且上端面的面积大于下端面的面积。所述下连接杆8呈棱台形,且上端面的面积大于下端面的面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微光能景观灯

【技术保护点】
微光能景观灯,其特征在于:包括框体(1),所述框体(1)的横截面呈正六边形,所述框体(1)的顶部设置有上连接杆(2),所述上连接杆(2)的顶部设置有水平的光伏板(3),所述框体(1)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器(4)、锂电池(5)和光源板(6),所述控制器(4)、光源板(6)和光伏板(3)均与锂电池(5)相连,所述光源板(6)竖直设置,且光源板(6)上设置有多个LED灯珠(7),多个LED灯珠(7)呈矩形行列式分布;所述框体(1)的底部设置有下连接杆(8),所述下连接杆(8)的底部设置有安装筒(9),所述安装筒(9)上设置有安装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微光能景观灯,其特征在于:包括框体(1),所述框体(1)的横截面呈正六边形,所述框体(1)的顶部设置有上连接杆(2),所述上连接杆(2)的顶部设置有水平的光伏板(3),所述框体(1)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器(4)、锂电池(5)和光源板(6),所述控制器(4)、光源板(6)和光伏板(3)均与锂电池(5)相连,所述光源板(6)竖直设置,且光源板(6)上设置有多个LED灯珠(7),多个LED灯珠(7)呈矩形行列式分布;所述框体(1)的底部设置有下连接杆(8),所述下连接杆(8)的底部设置有安装筒(9),所述安装筒(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勇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科慧明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