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于携带的测绘三角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07750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5: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易于携带的测绘三角支架,包括主支撑套筒,主支撑套筒的筒体上部设置有空腔形式且在主支撑套筒的上部筒体中适配设置有升降内套筒,旋转螺杆的杆体下部外部上固定设置有第一锥形齿轮,第一锥形齿轮的轮齿边上适配啮合有第二锥形齿轮,下半段筒体外侧壁上按度的角度均匀开设有三个收纳凹腔槽,收纳凹腔槽的槽体底端内侧壁上固定设置有铰接座,铰接座的座体上通过固定转轴铰接有伸缩外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整个三角支架的收缩,进而变小后的支架更加的方便测绘人员进行携带,更进一步的保证了整个测绘工作的快速进行,满足现代高效率的测绘工作更高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于携带的测绘三角支架
本技术涉及测绘与地理信息系统相关
,具体是一种易于携带的测绘三角支架。
技术介绍
测绘是指对自然地理要素或者地表人工设施的形状、大小、空间位置及其属性等进行测定、采集,测绘学研究测定和推算地面点的几何位置、地球形状及地球重力场,据此测量地球表面自然形状和人工设施的几何分布,并结合某些社会信息和自然信息的地理分布,编制全球和局部地区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和专题地图的理论和技术学科,又称测量学。它包括测量和制图两项主要内容,测绘学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有广泛的应用;在整个测绘过程中需要使用到测量仪,而测量仪必须放置到三角支撑架上,以保证测绘的更精确,但是传统的测绘支架体积较大,很难实现整个测绘仪安装架的高度的稳定性调节,不能保证支架能与使用者的最佳观察线相适配,整个三角支架的体积的体积较大,难以进行装备的携带,给后续不同地方的地理测量带来障碍,降低了工作效率,需要进行结构上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携带的测绘三角支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易于携带的测绘三角支架,包括主支撑套筒,所述主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易于携带的测绘三角支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易于携带的测绘三角支架,包括主支撑套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套筒(1)的筒体上部设置有空腔形式且在主支撑套筒(1)的上部筒体中适配设置有升降内套筒(2),所述主支撑套筒(1)的上部筒体内腔中的中心轴线上呈竖直方向上设置有旋转螺杆(4),所述旋转螺杆(4)的杆体底端通过轴承设置在主支撑套筒(1)的上部筒体内腔底侧壁上,所述旋转螺杆(4)的杆体下部外部上固定设置有第一锥形齿轮(5),所述第一锥形齿轮(5)的轮齿边上适配啮合有第二锥形齿轮(6),所述第二锥形齿轮(6)的左侧轮芯通过连杆连接有手动旋转柄(7),所述升降内套筒(2)的筒体内腔中开设有内螺纹条形孔(3),所述内螺纹条形孔(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于携带的测绘三角支架,包括主支撑套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套筒(1)的筒体上部设置有空腔形式且在主支撑套筒(1)的上部筒体中适配设置有升降内套筒(2),所述主支撑套筒(1)的上部筒体内腔中的中心轴线上呈竖直方向上设置有旋转螺杆(4),所述旋转螺杆(4)的杆体底端通过轴承设置在主支撑套筒(1)的上部筒体内腔底侧壁上,所述旋转螺杆(4)的杆体下部外部上固定设置有第一锥形齿轮(5),所述第一锥形齿轮(5)的轮齿边上适配啮合有第二锥形齿轮(6),所述第二锥形齿轮(6)的左侧轮芯通过连杆连接有手动旋转柄(7),所述升降内套筒(2)的筒体内腔中开设有内螺纹条形孔(3),所述内螺纹条形孔(3)的内侧壁上的内螺纹形状与旋转螺杆(4)的杆体外螺纹形状相互适配,所述升降内套筒(2)的筒体顶端设置有测绘仪安装架(17),所述主支撑套筒(1)的筒体下半段设置为实心结构且其下半段筒体外侧壁上按60度的角度均匀开设有三个收纳凹腔槽,三个收纳凹腔槽分别设置为一号收纳凹腔槽(8)、二号收纳凹腔槽(9)和三号收纳凹腔槽(10),所述收纳凹腔槽的槽体底端内侧壁上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岳李敏陈哲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物化探勘查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