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气用纤维膜及河道原位治理的海藻式微纳米曝气生物膜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06427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4: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曝气用纤维膜,该曝气用纤维膜的两端为封装端和敞口端,封装端的制作:将中空纤维膜的一端插入聚偏氟乙烯和二甲基乙酰胺的溶液中,然后在蒸馏水中完成反应。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河道原位治理的海藻式微纳米曝气生物膜组件,其包括曝气膜单元、生物膜载体和端头;曝气膜单元包括封装套和固定在封装套上的由若干曝气用纤维膜所构成的纤维膜束,曝气膜单元经封装套固定设置在端头上;端头内设置有贯穿端头的通气孔;生物膜载体呈条状,生物膜载体固定在端头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在较低的供气压力下,以恒定的速率产生大量的气泡,气泡直径在60nm‑200μm之间,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可有效提高水体与气泡的接触表面积,提升曝气的氧传质效率。

Algal microbiological aerated membrane components treated by aeration fiber membrane and river in situ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iber membrane for aeration. The ends of the fiber membrane of the aeration are package ends and open ends. The packaging end is made by inserting one end of the hollow fiber membrane into the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and two methyl acetamide solution, and then completing the reaction in distilled water. The invention also discloses a river algae micro nano in situ treatment of biological aerated membrane module, comprising a membrane aerated biofilm carrier unit, and the end head; membrane aeration unit includes a package sleeve is composed of a plurality of fiber membrane aeration with fiber membrane formed and fixed on the sleeve on the beam, aeration membrane unit packaged set set in the end; end is arranged in the hole through the end; the biofilm carrier is strip, the biofilm carrier is fixed at the end head. The invention can realize the air pressure is low, produce a lot of bubbles at a constant rate, the bubble diameter between 60NM 200 m, with a huge surface area,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water and bubble contact surface area, improve the oxygen transfer efficiency of a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曝气用纤维膜及河道原位治理的海藻式微纳米曝气生物膜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环境治理领域微纳米曝气生物膜组件,特别是一种海藻式的微纳米曝气单元与生物膜填料的复合组件。
技术介绍
当前,水污染已成为我国面临的最主要的水环境问题,由于排入河湖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不断增加,使水体富营养化进程加快。另外,随着城市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进程的加快,中水成为城市河湖水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水体的COD不高,而氨氮含量却较高,这一现状进一步加剧了河湖的富营养化程度。河湖的富营养化致使蓝藻水华频繁暴发,引起鱼类等水生生物的大量死亡,藻类死亡后,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消耗水中大量的溶解氧,且藻毒素大量释放,导致水体功能受损,严重影响居民的生产生活。目前水体原位修复的技术可归纳为曝气复氧法、生态浮床法、微生物法等,其中的曝气复氧法仅能提高水体溶解氧,对于去除氮、磷等污染物效果不显著,生态浮床法主要利用湿生作物的根系吸收作用,达到去除水体营养盐的目的,但植物净化存在冬季效能低,植物枯萎后营养盐、有机物等再度进入水体等问题;微生物法存在水体中硝化、反硝化细菌数量较少,微生物活性低的问题,其中的工程菌法又存在菌种适应性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曝气用纤维膜及河道原位治理的海藻式微纳米曝气生物膜组件

【技术保护点】
曝气用纤维膜,其特征在于,该曝气用纤维膜的一端为封装端,另一端为敞口端,封装端具体采用如下方法制作:(1)将中空纤维膜的一端插入A溶液中,插入深度为10‑15mm,待A溶液将中空纤维膜插入的一端充满后,取出;(2)然后将中空纤维膜填充有A溶液的一端放入到B溶液中在28‑45℃下反应1‑8小时,反应结束后在45‑65℃的温度下烘干0.5‑2小时,封装端完成;所述中空纤维膜为带加强筋的中空纤维膜;所述A溶液为包含质量百分比为10‑20%的聚偏氟乙烯和质量百分比为90%‑80%的二甲基乙酰胺溶液;所述B溶液为蒸馏水。

【技术特征摘要】
1.曝气用纤维膜,其特征在于,该曝气用纤维膜的一端为封装端,另一端为敞口端,封装端具体采用如下方法制作:(1)将中空纤维膜的一端插入A溶液中,插入深度为10-15mm,待A溶液将中空纤维膜插入的一端充满后,取出;(2)然后将中空纤维膜填充有A溶液的一端放入到B溶液中在28-45℃下反应1-8小时,反应结束后在45-65℃的温度下烘干0.5-2小时,封装端完成;所述中空纤维膜为带加强筋的中空纤维膜;所述A溶液为包含质量百分比为10-20%的聚偏氟乙烯和质量百分比为90%-80%的二甲基乙酰胺溶液;所述B溶液为蒸馏水。2.河道原位治理的海藻式微纳米曝气生物膜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曝气膜单元、生物膜载体和端头;曝气膜单元包括封装套和固定在封装套上的由若干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气用纤维膜所构成的纤维膜束,曝气用纤维膜经敞口端固定在封装套上,曝气膜单元经封装套固定设置在端头上;端头内设置有贯穿端头的通气孔,该通气孔的一端经中空纤维膜的敞口端连通中空纤维膜的内腔,通气孔的另一端形成进气口;生物膜载体呈条状,生物膜载体沿曝气膜单元的周向布置且一端固定在端头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藻式微纳米曝气生物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头包括用于固定曝气膜单元的膜单元固定部、由膜单元固定部的一端延伸形成的安装部以及至少两个用于固定生物膜载体的呈椭圆状的载体架;所述膜单元固定部呈筒状,膜单元固定部的内腔形成为所述通气孔,所述曝气膜单元安装在膜单元固定部远离安装部的一端;所述至少两个载体架的长半轴与短半轴均依次减少,且依次套嵌;所述至少两个载体架与膜单元固定部同心设置。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怀林刘杰关晓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凯米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