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剥离卷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80560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作为使贴附于玻璃基板表面的偏光板薄膜不会在侧边产生切口的卷绕装置活用的薄膜剥离卷绕方法。该薄膜剥离卷绕装置具有被水平支持在板材支持用水平面上方的一定高度上且能在轴心的周围旋转并在相对于轴心垂直的水平方向上横动的薄膜卷绕滚筒(11),在此滚筒(11)的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上设置有薄膜夹持元件(16),其中在所述滚筒(11)的薄膜卷绕圆周面中,至少在相对于所述薄膜夹持元件(16)的薄膜夹持部(19)而与此滚筒(11)的旋转方向的上游侧相邻的圆周方向一定长度区域设有沿着此滚筒(11)的圆周方向的隆起部(30),此隆起部(30)的宽度设为比通过所述薄膜夹持部(29)夹持的薄膜(F)的角部前端(Fac)的夹持宽度更宽。

Film stripping wind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thin film stripping and winding method which can be used as a winding device which can make the polarizing plate film attached to the surface of the glass substrate not generate incision on the side. The film has been stripped of the winding device level in support plate to support the top level with a certain height and can rotate around the axis in the film and in respect to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axis of the winding drum on the transverse movement (11), the drum (11) in position between the length direction is provided with a clamping film element (16), in which the roller (11) of the film winding periphery, at least in the film clamping element relative to the (16) film clamping part (19) and the roller (11) adjacent to the upstream side of the circumference side of the rotating direction of the region to a certain length along with the the drum (11) in the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of the protrusion (30), (30) the ridge width ratio set by the film clamping part (29) (F) film clamping angle of the front end (Fac) of the clamping width wi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薄膜剥离卷绕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将贴附在各种板材表面的薄膜剥离去除时可使用的薄膜剥离卷绕装置。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面板是在使用的玻璃基板表面通过黏着层贴附偏光板薄膜,但是在此偏光板薄膜的贴附步骤中,在玻璃基板与偏光板薄膜之间会有混入异物或气泡的情况。在此情况下,需要将偏光板薄膜自玻璃基板剥离去除,以再利用玻璃基板。当然,并不限于自玻璃基板剥离去除偏光板薄膜,也包含例如将贴附在印刷用板材上的保护薄膜在曝光后剥离去除的情况、或将贴附在印刷基板上的感光薄膜在曝光后进行剥离去除的情况等,因此将贴附在板材表面上的薄膜剥离去除的机会很多。在此情况下,已提出了各种并非全以人工进行该薄膜整体的剥离去除,而是至少自板材表面撕去薄膜的一个角部之后,以机械进行薄膜的剥离去除的相关技术。例如,于专利文献1或专利文献2(本申请人申请的专利公开公报)所记载的薄膜剥离卷绕装置具有被水平支持在板材支持用水平面上方的一定高度上且能在轴心的周围旋转并在相对于轴心垂直的水平方向上横动的薄膜卷绕滚筒,在此滚筒(29)的沿着轴心的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上设置有薄膜夹持元件。先前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347756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6-1117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欲解决的技术问题于上述专利文献1或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薄膜剥离卷绕装置,将斜向载置于板材支持用水平面上方的预定位置的薄膜贴附板材上的薄膜的一角部自板材剥离,且此角部在以薄膜卷绕滚筒具备的薄膜夹持元件夹持的状态下,将该滚筒往预定方向进行自转与横动,以使板材上的薄膜自该一角部在该滚筒的卷绕圆周面上进行卷绕而自该板材剥离,因而在开始薄膜的剥离卷绕时,随着该滚筒自转的较大拉力会集中作用在自该板材剥下的三角形角部中以该薄膜夹持元件夹持的上端与板材上接触的此三角形角部的底边对应的下端之间的宽度狭窄的三角形角部。由于此拉力对该三角形角部的两斜边附近的作用并没有多大衰减,因而在开始薄膜的剥离卷绕时,已知自薄膜的该三角形角部的两斜边的下端附近会发生破裂的现象。解决该技术问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能解决上述公知问题的薄膜剥离卷绕装置,为了容易理解与后述实施例的关系,本专利技术的薄膜剥离卷绕装置在将该实施例的说明中所使用的元件符号附注于括号中,该薄膜剥离卷绕装置具有被水平支持在板材支持用水平面上方的一定高度上且能在轴心的周围旋转并在相对于轴心垂直的水平方向上横动的薄膜卷绕滚筒(11),在此薄膜卷绕滚筒(11)的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上设置薄膜夹持元件(16),其中在所述滚筒(11)的薄膜卷绕圆周面中,至少在相对于所述薄膜夹持元件(16)的薄膜夹持部(29)而与此滚筒(11)的旋转方向的上游侧相邻的圆周方向一定长度区域设有沿着此滚筒(11)的圆周方向的隆起部(30),此隆起部(30)的宽度设为比通过所述薄膜夹持部(29)夹持的薄膜(F)的角部前端(Fac)的夹持宽度更宽。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根据上述本专利技术的构成,在薄膜贴附板材上的薄膜的一角部自板材剥离,并使此三角形角部以包含薄膜卷绕滚筒的薄膜夹持元件夹持的状态下,在该滚筒往预定方向自转并横动的最初阶段,由于在通过所述薄膜夹持元件夹持的上端部与板材上接触的此三角形角部的底边对应下端部之间的三角形区域内,比通过所述薄膜夹持元件夹持的部分更宽的较宽中间位置压接在所述滚筒的薄膜卷绕圆周面上的隆起部的起始端,并自此状态开始实质上的剥离卷绕作用,因而通过所述滚筒的自转及横动拉动而作用于薄膜的所述三角形角部的拉力是以分散于与所述隆起部压接部分的全部区域的状态下,作用于薄膜的三角形的底边对应下端部。因此,与不存在所述隆起部的情况相比,作用于薄膜的所述三角形的两斜边的拉力变小,而不会有自此薄膜的所述三角形的两斜边的下端部(与板材接触的位置)发生破裂的可能性。因此,在开始薄膜的剥离卷绕时,避免发生以滚筒的薄膜夹持元件夹持的所述三角形角部自板材上的剥离之前薄膜断裂分离而无法进行之后的薄膜剥离卷绕作用,或是即使没有完全断裂分离,也因薄膜产生缺口而在剥离卷绕之后的薄膜无法正常地再次使用等问题的可能性。在实施上述本专利技术时,所述隆起部(30)可为涵盖整体宽度接近一定厚度的扁平状,但沿着所述滚筒(11)的轴心方向的截面形状为突出弯曲成圆弧形的形状为优选。根据此构成,作用于薄膜的所述三角形角部的拉力通过所述隆起部提高往该三角形角部的宽度方向分散的效果,而可确实地达到所需的效果。此外,如专利文献2所记载,当所述薄膜夹持元件(16)是在所述薄膜卷绕滚筒(11)的圆周面设置的开口部(17)的内侧,由在所述滚筒(11)的圆周方向上相邻且设置以封闭所述开口部的固定接收座(18)以及开闭夹持片(19)所构成,所述开闭夹持片(19)是在以前端部(19a)覆盖固定接收座(18)的状态下,在与所述滚筒(11)的轴心平行的轴心的周围以摆动自如的方式枢轴支承,并且通过夹持用驱动元件(27)驱动开闭,而将插入此开闭夹持片(19)的前端部(19a)与所述固定接收座(18)之间的薄膜角部的前端(Fac)经由此开闭夹持片(19)的闭合运动夹持在所述开闭夹持片(19)的前端部(19a)与所述固定接收座(18)之间时,所述隆起部(30)可设置于所述开闭夹持片(19)的外侧面。当然,所述隆起部(30)不只可设置于所述开闭夹持片(19)的外侧面,也可在该开闭夹持片(19)的外侧面与所述滚筒(11)的圆周面两者在圆周方向连续地设置。再者,所述隆起部(30)构成为与比隆起部(30)的宽度更宽的带状基材(31)的外侧面一体成形,将所述带状基材(31)贴附于薄膜卷绕滚筒(11)的薄膜卷绕圆周面,因而可以简单且低成本来实施本专利技术。附图说明图1为设备整体的平面图。图2为本图1设备的部分截面正面图。图3为薄膜卷绕滚筒及其两端支持部的部分截面正面图。图4为薄膜卷绕滚筒及其两端支持部的部分截面正面图。图5为在薄膜卷绕滚筒的薄膜夹持元件位置的横截面平面图。图6A为薄膜夹持元件处于夹持薄膜前的准备阶段时的薄膜卷绕滚筒的主要部分的部分截面正面图,图6B为其主要部分的横截面侧面图。图7A为薄膜剥离卷绕步骤的第一阶段的主要部份的侧面示意图,图7B为图7A的主要部份的扩大图。图8A为薄膜剥离卷绕步骤的第二阶段的主要部份的侧面示意图,图8B为图8A的主要部份的扩大图。图9A为在图8A所示的阶段的主要部分的正面图,图9B为说明在图8A所示的阶段的过去状况的主要部分的正面图。图10A为薄膜剥离卷绕步骤的第三阶段的主要部份的侧面示意图,图10B为薄膜剥离卷绕步骤的第四阶段的主要部份的侧面示意图。图11为图10A所示的薄膜剥离卷绕步骤的第三阶段在稍微进入的状态下的主要部分的平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水平基盘3:横动体4:薄膜角部剥离装置5:卷绕薄膜回收装置6、7:滑动用支持元件8、9:支持台部10:横动用驱动元件11:薄膜卷绕滚筒14:圆筒状滚筒本体15:角材16:薄膜夹持元件17:圆筒状滚筒本体的开口部18:固定接收座19:开闭夹持片20:操作用可动体23:凸轮孔24:凸轮从动片25:推拉驱动用引动器26:推拉用轴体27:夹持用驱动元件28:推拉传动件29:薄膜夹持部30:隆起部31:带状基材S:横动开始位置E:横动结束位置P:板材F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薄膜剥离卷绕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薄膜剥离卷绕装置,其具有被水平支持在板材支持用水平面上方的一定高度上且能在轴心的周围旋转并在相对于轴心垂直的水平方向上横动的薄膜卷绕滚筒,在所述薄膜卷绕滚筒的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上设置有夹持自板材剥起的薄膜的一个角部的薄膜夹持元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薄膜卷绕滚筒的薄膜卷绕圆周面中,至少在相对于所述薄膜夹持元件的薄膜夹持部而与所述薄膜卷绕滚筒的旋转方向的上游侧相邻的圆周方向一定长度区域设有沿着所述薄膜卷绕滚筒的圆周方向的隆起部,所述隆起部的宽度设为比通过所述薄膜夹持部夹持的薄膜的角部前端的夹持宽度更宽。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6.07 JP 2016-1138561.一种薄膜剥离卷绕装置,其具有被水平支持在板材支持用水平面上方的一定高度上且能在轴心的周围旋转并在相对于轴心垂直的水平方向上横动的薄膜卷绕滚筒,在所述薄膜卷绕滚筒的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上设置有夹持自板材剥起的薄膜的一个角部的薄膜夹持元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薄膜卷绕滚筒的薄膜卷绕圆周面中,至少在相对于所述薄膜夹持元件的薄膜夹持部而与所述薄膜卷绕滚筒的旋转方向的上游侧相邻的圆周方向一定长度区域设有沿着所述薄膜卷绕滚筒的圆周方向的隆起部,所述隆起部的宽度设为比通过所述薄膜夹持部夹持的薄膜的角部前端的夹持宽度更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剥离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隆起部沿着所述薄膜卷绕滚筒的轴心方向的截面形状为突出弯曲成圆弧形的形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薄膜剥离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夹持元件是在所述薄膜卷绕滚筒的圆周面设置的开口部的内侧,由在所述薄膜卷绕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黑宏志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岩崎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