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通风窗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0508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通风窗户,包括窗户本体,所述窗户本体上通过铰链与玻璃限位框转动连接,所述玻璃限位框的内部镶嵌有第一透明玻璃,所述窗户本体的两侧均焊接有侧边连接板,且侧边连接板中通过防尘网限位凹槽与第一防尘网限位框和第二防尘网限位框连接,所述第一防尘网限位框和第二防尘网限位框的内部设置有防尘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该窗户本体中的玻璃分为第一透明玻璃和第二透明玻璃,并且第一透明玻璃可以滑入到第二透明玻璃中的滑槽中,使得该窗户打开一定的开口,对于大风天气,无需推开整个窗口,开启一定的小口,即可使得窗户进行通风,避免了窗户本体受到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通风窗户
本技术涉及设备窗户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通风窗户。
技术介绍
平开窗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窗,窗扇通过铰链与窗框结合,窗扇可以旋转开启。这种窗的优点是构造简单,整扇窗可以100%打开,关闭时气密性好,建筑热工性能高,在建筑节能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平开窗将成为市场的主流。平开窗的缺点是窗扇开启后要占据一定的空间,在某些特别狭窄的位置没有足够的空间容纳开启的窗时不宜采用。平开窗根据铰链的位置可以分为侧开窗和悬窗两种。侧开窗水平方向开启,窗扇在开启过程中始终保持平衡,不必担心在重力影响下自行运动造成危险,一般用于面积较大的主窗;悬窗由于是垂直方向开启,开启角度受到限制,一般用于厨房、卫房间等的通风换气。然而现有的平开窗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在大风时开启窗户,会使得窗户产生一定的晃动,窗户容易造成损伤,将窗户完全关闭后,窗户不具备通风性,还有现有的窗户在夜晚天黑时,不能及时的观察出窗户开关时的位置,难以快速的开启窗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便于通风窗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通风窗户,包括窗户本体,所述窗户本体上通过铰链与玻璃限位框转动连接,且玻璃限位框的侧板上焊接有可以转动的控制开关,所述玻璃限位框的内部镶嵌有第一透明玻璃,所述窗户本体的两侧均焊接有侧边连接板,且侧边连接板中通过防尘网限位凹槽与第一防尘网限位框和第二防尘网限位框连接,所述第一防尘网限位框和第二防尘网限位框的内部设置有防尘网,所述侧边连接板的外侧板上焊接有限位圆管,且限位圆管的内部设置有伸缩弹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透明玻璃上通过滑槽与第二透明玻璃滑动连接,且第一透明玻璃和第二透明玻璃的内部均填充有荧光层,所述第二透明玻璃上设置有可以限制第二透明玻璃位置的固定按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侧边连接板上开设有防尘网进入口。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二防尘网限位框的内部通过连接杆与第一防尘网限位框中的固定凹槽连接,且连接杆和固定凹槽之间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防尘网限位框和第二防尘网限位框均为可弯曲结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侧边连接板的内部设置有磁铁块,且磁铁块共设置有三个。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二透明玻璃的外径与滑槽的内径大小相同。本技术中,首先在窗户本体中开设有防尘网限位凹槽,将可以进行伸缩的防尘网从进入口中插入,并且第一防尘网限位框和第二防尘网限位框之间可以通过连接杆在固定凹槽中移动进行收缩,从而改变防尘网的形状,方便防尘网的安装和拆卸,便于操作,其次,该窗户本体中的玻璃分为第一透明玻璃和第二透明玻璃,并且第一透明玻璃可以滑入到第二透明玻璃中的滑槽中,使得该窗户打开一定的开口,对于大风天气,无需推开整个窗口,开启一定的小口,即可使得窗户进行通风,避免了窗户本体受到损伤,最后在第一透明玻璃和第二透明玻璃中均填充有荧光层,荧光层的颜色可根据用户需求,自行选择,荧光层在白天时,可以遮挡一部风阳光,使得室内的光线不会太强,在夜晚时,可以帮助用户及时的发现窗户的位置,快速的打开窗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通风窗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侧边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防尘网限位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限位圆管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一透明玻璃的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铰链、2-玻璃限位框、3-第一透明玻璃、31-滑槽、32-第二透明玻璃、33-固定按钮、34-荧光层、4-控制开关、5-窗户本体、6-磁铁块、7-限位圆管、71-伸缩弹簧、8-防尘网、9-侧边连接板、91-防尘网进入口、92-防尘网限位凹槽、10-第一防尘网限位框、11-连接杆、12-固定凹槽、13-固定螺栓、14-第二防尘网限位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一,参照图1-5,一种便于通风窗户,包括窗户本体5,窗户本体5上通过铰链1与玻璃限位框2转动连接,且玻璃限位框2的侧板上焊接有可以转动的控制开关4,玻璃限位框2的内部镶嵌有第一透明玻璃3,窗户本体5的两侧均焊接有侧边连接板9,且侧边连接板9中通过防尘网限位凹槽92与第一防尘网限位框10和第二防尘网限位框14连接,第一防尘网限位框10和第二防尘网限位框14的内部设置有防尘网8,侧边连接板9的外侧板上焊接有限位圆管7,且限位圆管7的内部设置有伸缩弹簧71,控制开关4用于控制玻璃限位框2的开关,限位圆管7固定在墙体中,并且在限位圆管7中打入膨胀螺栓,可以使得该限位圆管7与墙体之间的贴合度更好,使得窗户本体5的位置更加稳定。实施例二,参照图5,第一透明玻璃3上通过滑槽31与第二透明玻璃32滑动连接,且第一透明玻璃3和第二透明玻璃32的内部均填充有荧光层34,第二透明玻璃32上设置有可以限制第二透明玻璃32位置的固定按钮33,第二透明玻璃32的外径与滑槽31的内径大小相同,第二透明玻璃32在第一透明玻璃3中的滑槽31进行移动,可以使得整体的玻璃打开一定的空间,从而在不开窗户时,即可通风,第一透明玻璃3和第二透明玻璃32中的荧光层34,可以使得该窗户本体5在白天时遮挡一部分阳光,在夜晚时,放出一定的光芒,使得用户及时的发现窗户的位置。实施例三,参照图2-3,侧边连接板9上开设有防尘网进入口91,第二防尘网限位框14的内部通过连接杆11与第一防尘网限位框10中的固定凹槽12连接,且连接杆11和固定凹槽12之间通过固定螺栓13固定连接,该种连接方式可以使得第一防尘网限位框10和第二防尘网限位框14之间的高度可以进行调节,从而方便防尘网8从防尘网进入口91中进入,使得用户维护和保养防尘网8的工作更加轻松。实施例四,参照图3,第一防尘网限位框10和第二防尘网限位框14均为可弯曲结构,可以使得防尘网8的拆卸和安装更加方便,改变以往的坚硬式限位框,使得防尘网8不会受到损伤,防尘网8的使用效果更好。实施例五,参照图1,侧边连接板9的内部设置有磁铁块6,且磁铁块6共设置有三个,可以在玻璃限位框2关闭时,限制玻璃限位框2不产生晃动,防止玻璃限位框2与窗户本体5之间不产生碰撞,发出声音。工作原理:使用时,将窗户本体5通过限位圆管7安装在墙体中,并且在限位圆筒7中打入膨胀螺栓,由于限位圆筒7中设置有伸缩弹簧,可以使得限位圆筒7与墙体之间的贴合度更好,从而使得窗户本体5的位置更加稳定,转动控制开光4,即可打开玻璃限位框2,进行通风,当面对大风天气时,可以将玻璃限位框2闭合,下拉第二透明玻璃32即可打开一定的口子,进行通风,避免窗户本体5受到损伤,再将第一防尘网限位框10和第二防尘网限位框14中嵌入防尘网8,利用连接杆11在固定凹槽12中移动,调节第一防尘网限位框10和第二防尘网限位框14之间的位置,从而方便防尘网8从防尘网进入口91中加入到防尘网限位凹槽92中,该种方式便于防尘网8的拆卸和安装。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便于通风窗户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通风窗户,包括窗户本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户本体(5)上通过铰链(1)与玻璃限位框(2)转动连接,且玻璃限位框(2)的侧板上焊接有可以转动的控制开关(4),所述玻璃限位框(2)的内部镶嵌有第一透明玻璃(3),所述窗户本体(5)的两侧均焊接有侧边连接板(9),且侧边连接板(9)中通过防尘网限位凹槽(92)与第一防尘网限位框(10)和第二防尘网限位框(14)连接,所述第一防尘网限位框(10)和第二防尘网限位框(14)的内部设置有防尘网(8),所述侧边连接板(9)的外侧板上焊接有限位圆管(7),且限位圆管(7)的内部设置有伸缩弹簧(7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通风窗户,包括窗户本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户本体(5)上通过铰链(1)与玻璃限位框(2)转动连接,且玻璃限位框(2)的侧板上焊接有可以转动的控制开关(4),所述玻璃限位框(2)的内部镶嵌有第一透明玻璃(3),所述窗户本体(5)的两侧均焊接有侧边连接板(9),且侧边连接板(9)中通过防尘网限位凹槽(92)与第一防尘网限位框(10)和第二防尘网限位框(14)连接,所述第一防尘网限位框(10)和第二防尘网限位框(14)的内部设置有防尘网(8),所述侧边连接板(9)的外侧板上焊接有限位圆管(7),且限位圆管(7)的内部设置有伸缩弹簧(7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通风窗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明玻璃(3)上通过滑槽(31)与第二透明玻璃(32)滑动连接,且第一透明玻璃(3)和第二透明玻璃(32)的内部均填充有荧光层(34),所述第二透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明刘虎张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鑫宇装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