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地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0376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地漏,其结构包括进水孔、导水内管、可拆卸过滤管、导管、固定座、三角固定板、底座、凹槽、安装孔、管套、可拆卸漏水罩,可拆卸过滤管由进水口、外壳、过滤网、不锈钢外框、过滤棉层、出水口组成,设有可拆卸过滤管安装方便,拆卸容易,过滤网和过滤棉层能够对建筑工程排水进行初级过滤,防止堵塞排水管道,以免造成后期维修困难,设有固定座利用安装孔能够紧固安装于地下排水管道接头,避免泥沙通过缝隙渗透进排水管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地漏
本技术是一种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地漏,属于建筑地漏领域。
技术介绍
地漏,是连接排水管道系统与室内地面的重要接口,作为住宅中排水系统的重要部件,它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室内空气的质量,对卫浴间的异味控制非常重要。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020661959.7的一种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地漏;属于地漏
,包括外管,所述外管内设有内管,所述内管下端与外管下端齐平且封闭形成环状腔室,所述内管高度小于外管高度,所述内管内壁设有至少一个用于下端连接排水管轴向限位的环形台阶,所述外管底部边缘外侧设有连接支座,连接支座上设有连接孔;该技术可以大大简化施工工艺,减少施工工时,降低施工成本,而且该预埋地漏与模板之间的连接更加可靠,预埋地漏与现浇混凝土之间的连接更紧密,有效防止了积水渗漏问题;该技术尤其适用于现浇场合的排水管道系统与地面连接的接头场合,现有技术不能对建筑工程排水进行初级过滤,不能紧固安装于地下排水管道接头,以及泥沙会通过缝隙渗透进排水管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地漏,以解决不能对建筑工程排水进行初级过滤,不能紧固安装于地下排水管道接头,以及泥沙会通过缝隙渗透进排水管道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地漏,其结构包括进水孔、导水内管、可拆卸过滤管、导管、固定座、三角固定板、底座、凹槽、安装孔、管套、可拆卸漏水罩,所述的可拆卸过滤管和导水内管活动连接,所述的导管通过管套与可拆卸过滤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座和三角固定板用底座相连接,所述的凹槽设于导管相连接,所述的安装孔设于固定座上;所述的可拆卸过滤管由进水口、外壳、过滤网、不锈钢外框、过滤棉层、出水口组成,所述的进水口通过外壳与出水口相连接,所述的过滤网和不锈钢外框相连接,所述的过滤棉层设于过滤网下方,所述的不锈钢外框和过滤棉层用外壳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进水孔设于可拆卸漏水罩上。进一步地,所述的导水内管和可拆卸漏水罩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底座上设有四个固定座。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座上设有两个安装孔。进一步地,所述的导管的材料为PET塑料,PET塑料价格便宜,可回收在利用。进一步地,所述的过滤网为不锈钢金属丝过滤网,特别适合于解决高低温、大温差、高压、高真空、强辐射、剧烈振动及腐蚀等环境下的气、液体过滤。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设有可拆卸过滤管安装方便,拆卸容易,过滤网和过滤棉层能够对建筑工程排水进行初级过滤,防止堵塞排水管道,以免造成后期维修困难,设有固定座利用安装孔能够紧固安装于地下排水管道接头,避免泥沙通过缝隙渗透进排水管道。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地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地漏的可拆卸过滤管结构示意图。图中:进水孔-1、导水内管-2、可拆卸过滤管-3、进水口-301、外壳-302、过滤网-303、不锈钢外框-304、过滤棉层-305、出水口-306、导管-4、固定座-5、三角固定板-6、底座-7、凹槽-8、安装孔-9、管套-10、可拆卸漏水罩-11。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与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地漏:其结构包括进水孔1、导水内管2、可拆卸过滤管3、导管4、固定座5、三角固定板6、底座7、凹槽8、安装孔9、管套10、可拆卸漏水罩11,所述的可拆卸过滤管3和导水内管2活动连接,所述的导管4通过管套10与可拆卸过滤管3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座5和三角固定板6用底座7相连接,所述的凹槽8设于导管4相连接,所述的安装孔9设于固定座5上,所述的可拆卸过滤管3由进水口301、外壳302、过滤网303、不锈钢外框304、过滤棉层305、出水口306组成,所述的进水口301通过外壳302与出水口306相连接,所述的过滤网303和不锈钢外框304相连接,所述的过滤棉层305设于过滤网303下方,所述的不锈钢外框304和过滤棉层305用外壳302相连接,所述的进水孔1设于可拆卸漏水罩11上,所述的导水内管2和可拆卸漏水罩11相连接,所述的底座7上设有四个固定座5,所述的固定座5上设有两个安装孔9,所述的导管4的材料为PET塑料,PET塑料价格便宜,可回收在利用,所述的过滤网303为不锈钢金属丝过滤网,特别适合于解决高低温、大温差、高压、高真空、强辐射、剧烈振动及腐蚀等环境下的气、液体过滤。本技术所述的过滤棉层305采用的材料范围比较广泛,通常所指的过滤棉过滤网一般指空气过滤,过滤棉根据材质的不同,滤料分为四种类型:合成纤维过滤棉、无纺布过滤棉、玻璃纤维过滤棉、活性炭过滤棉,本技术所述的过滤棉为玻璃纤维过滤棉,玻璃纤维以其稳定的性能,耐高温、高效率大容量、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当使用者想使用本技术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导水内管2,可拆卸过滤管3、导管4、管套10和可拆卸漏水罩11进行拼装组合形成预埋地漏,预埋地漏中的可拆卸过滤管3主要由过滤网303,不锈钢外框304和过滤棉层305组成,能够对建筑工程排水进行初级过滤,能够有效防止泥沙进行地下排水管,造成堵塞,本技术中的过滤网303、不锈钢外框304和过滤棉层305都为可拆卸式物件,安装方便,拆卸简单,预埋地漏中的固定座5和安装孔9能够起到紧固对接地下排水管的作用。本技术的进水孔1、导水内管2、可拆卸过滤管3、进水口301、外壳302、过滤网303、不锈钢外框304、过滤棉层305、出水口306、导管4、固定座5、三角固定板6、底座7、凹槽8、安装孔9、管套10、可拆卸漏水罩11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不能紧固安装于地下排水管道接头,以及泥沙会通过缝隙渗透进排水管道,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设有可拆卸过滤管3安装方便,拆卸容易,过滤网303和过滤棉层305能够对建筑工程排水进行初级过滤,防止堵塞排水管道,以免造成后期维修困难,设有固定座5利用安装孔9能够紧固安装于地下排水管道接头,避免泥沙通过缝隙渗透进排水管道,具体如下所述:所述的进水口301通过外壳302与出水口306相连接,所述的过滤网303和不锈钢外框304相连接,所述的过滤棉层305设于过滤网303下方,所述的不锈钢外框304和过滤棉层305用外壳302相连接。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地漏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地漏,其结构包括进水孔(1)、导水内管(2)、可拆卸过滤管(3)、导管(4)、固定座(5)、三角固定板(6)、底座(7)、凹槽(8)、安装孔(9)、管套(10)、可拆卸漏水罩(11),所述的可拆卸过滤管(3)和导水内管(2)活动连接,所述的导管(4)通过管套(10)与可拆卸过滤管(3)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座(5)和三角固定板(6)用底座(7)相连接,所述的凹槽(8)设于导管(4)相连接,所述的安装孔(9)设于固定座(5)上;所述的可拆卸过滤管(3)由进水口(301)、外壳(302)、过滤网(303)、不锈钢外框(304)、过滤棉层(305)、出水口(306)组成,所述的进水口(301)通过外壳(302)与出水口(306)相连接,所述的过滤网(303)和不锈钢外框(304)相连接,所述的过滤棉层(305)设于过滤网(303)下方,所述的不锈钢外框(304)和过滤棉层(305)用外壳(302)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排水一次性预埋地漏,其结构包括进水孔(1)、导水内管(2)、可拆卸过滤管(3)、导管(4)、固定座(5)、三角固定板(6)、底座(7)、凹槽(8)、安装孔(9)、管套(10)、可拆卸漏水罩(11),所述的可拆卸过滤管(3)和导水内管(2)活动连接,所述的导管(4)通过管套(10)与可拆卸过滤管(3)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座(5)和三角固定板(6)用底座(7)相连接,所述的凹槽(8)设于导管(4)相连接,所述的安装孔(9)设于固定座(5)上;所述的可拆卸过滤管(3)由进水口(301)、外壳(302)、过滤网(303)、不锈钢外框(304)、过滤棉层(305)、出水口(306)组成,所述的进水口(301)通过外壳(3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昌燕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