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建设中的一体化堰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803761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市政建设中的一体化堰井装置,包括堰井主体,堰井主体的中部是一个圆管体,圆管体的两端连接斗体形成一个鼓形罐体,圆管体上端的斗体合拢口的边侧固定连接设有罐檐,罐檐和第一斗体之间均布连接设有若干加强筋板,第一斗体的合拢口内侧嵌合过滤罐的外壁,过滤罐是一个圆柱形罐体,过滤罐的顶端设有罐盖,罐盖的中心和过滤罐的侧壁中部分布设有若干透水孔,罐盖和过滤罐通过螺纹连接,平常状态下,二者紧固的连为一体,便于路面的平整以及行车安全,当需要对滤罐进行清淤处理时可以通过拧动螺纹打开罐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高效快捷的用于市政道路的排水工作,因此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建设中的一体化堰井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市政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市政建设中的一体化堰井装置。
技术介绍
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有一项重要的措施就是道路和下水道的建设,而二者的建设几乎是同时进行的,因此城市设计人员通常将道路建设和下水道的建设合二为一,在道路的下方建设下水道,二者通过下水道堰井进行连接。下水道堰井用于将城市路面的流水汇集,并通过流水导管导入泄洪设施中以保持城市中的水平衡。目前的下水道堰井大多是由砖块和泥浆砌筑制成的,因此在建造过程中花费的时间长,而且建造之后的质量也不稳定,经常由于汽车的碾压而发生下水道堰井坍塌的问题,造成使用和维护的不便,此外传统的下水道由于没有除杂质设备,经常会进入杂物,例如树枝、塑料袋等物品阻塞管道,给需要定期清淤,这又加重了维护的负担。随着科技的发展,原先有很多的建筑工程部件已经在工厂里实现了规模化和标准化的生产,例如高铁建设中的桥式路基,或建筑中使用的水泥预制块等部件都实现了标准化的生产,从而保证了其质量,对于下水道本身而言,下水道的各种管道也实现了标准化的生产,因此一些下水道堰井的设计和施工人员希望有一种标准的模块化堰井,从而减少施工的时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市政建设中的一体化堰井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市政建设中的一体化堰井装置,包括堰井主体(1)、第一斗体(3)、第二斗体(4)、罐檐(6)和过滤罐(8),其特征在于,所述堰井主体(1)的中部是一个圆管体(2),所述圆管体(2)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一斗体(3)的敞口端,所述圆管体(2)的底端连接所述第二斗体(4)的敞口端,所述第二斗体(4)的合拢口连接设有底板(5),所述底板(5)、所述第二斗体(4)、所述圆管体(2)和所述第一斗体(3)由下至上依次连接形成一个鼓形罐体,所述第一斗体(3)合拢口的边侧固定连接设有所述罐檐(6),所述罐檐(6)和所述第一斗体(3)之间均布连接设有若干加强筋板(7),所述第一斗体(3)的合拢口内侧嵌合所述过滤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建设中的一体化堰井装置,包括堰井主体(1)、第一斗体(3)、第二斗体(4)、罐檐(6)和过滤罐(8),其特征在于,所述堰井主体(1)的中部是一个圆管体(2),所述圆管体(2)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一斗体(3)的敞口端,所述圆管体(2)的底端连接所述第二斗体(4)的敞口端,所述第二斗体(4)的合拢口连接设有底板(5),所述底板(5)、所述第二斗体(4)、所述圆管体(2)和所述第一斗体(3)由下至上依次连接形成一个鼓形罐体,所述第一斗体(3)合拢口的边侧固定连接设有所述罐檐(6),所述罐檐(6)和所述第一斗体(3)之间均布连接设有若干加强筋板(7),所述第一斗体(3)的合拢口内侧嵌合所述过滤罐(8)的外壁,所述过滤罐(8)是一个圆柱形罐体,所述过滤罐(8)的顶端连接设有罐盖(9),所述罐盖(9)的中心和所述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水琴
申请(专利权)人:衢州科创工业设计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