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地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0339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地基,包括软土地基层、褥垫层和多个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褥垫层包括上层的柔性土层和下层的刚性土层,所述的桩体包括桩身和桩帽,所述的桩帽的底面设置在柔性土层和刚性土层交界处,所述桩帽包括圆柱形状的底座和台阶状凸起的顶部,台阶状凸起刺入柔性土层中,所述多个桩体之间的距离为桩身的三分之一,台阶状凸起的顶部高度为圆柱形状的底座的两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这种柔性土层和刚性土层的作用,使得褥垫层具有一定的承载力,桩帽的底面设置在柔性土层和刚性土层交界处利用桩体的整体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地基
本技术涉及一种复合地基。
技术介绍
目前,工程上对于桩、土变形协调问题的解决方法,通常是在基础底面和桩体顶部之间设置一个过渡的褥垫层。褥垫层一般由碎石、砂石等材料组成,厚度一般为100~300mm。褥垫层的基本原理在于,垫层由砂石等材料散粒材料组成,本身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可挤密性。复合地基设置桩顶褥垫层,不仅可为桩与土的变形协调提供条件、形成复合地基,且具有对浅层软弱土加固、缓解桩顶基础底面应力集中、基础减振等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复合地基,以解决上述问题。一种复合地基,包括软土地基层、褥垫层和多个桩体,所述的褥垫层包括上层的柔性土层和下层的刚性土层,所述的桩体包括桩身和桩帽,所述的桩帽的底面设置在柔性土层和刚性土层交界处,所述桩帽包括圆柱形状的底座和台阶状凸起的顶部,台阶状凸起刺入柔性土层中,所述多个桩体之间的距离为桩身的三分之一,台阶状凸起的顶部高度为圆柱形状的底座的两倍。所述的桩帽与桩身一体浇筑。所述褥垫层的厚度不小于1200mm。本技术的复合地基,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这种柔性土层和刚性土层的作用,使得褥垫层具有一定的承载力,桩帽的底面设置在柔性土层和刚性土层交界处利用桩体的整体稳定。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复合地基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下面结合图1,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复合地基,包括软土地基层1、褥垫层2和多个桩体3,所述的褥垫层2包括上层的柔性土层21和下层的刚性土层22,所述的桩体3包括桩身31和桩帽32,所述的桩帽的底面设置在柔性土层和刚性土层交界处,所述桩帽包括圆柱形状的底座和台阶状凸起的顶部,台阶状凸起33刺入柔性土层中,所述多个桩体之间的距离为桩身的三分之一,台阶状凸起的顶部高度为圆柱形状的底座的两倍。所述的桩体为CFG桩。所述的桩帽与桩身一体浇筑。所述褥垫层的厚度不小于1200mm。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复合地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地基,包括软土地基层、褥垫层和多个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褥垫层包括上层的柔性土层和下层的刚性土层,所述的桩体包括桩身和桩帽,所述的桩帽的底面设置在柔性土层和刚性土层交界处,所述桩帽包括圆柱形状的底座和台阶状凸起的顶部,台阶状凸起刺入柔性土层中,所述多个桩体之间的距离为桩身的三分之一,台阶状凸起的顶部高度为圆柱形状的底座的两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地基,包括软土地基层、褥垫层和多个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褥垫层包括上层的柔性土层和下层的刚性土层,所述的桩体包括桩身和桩帽,所述的桩帽的底面设置在柔性土层和刚性土层交界处,所述桩帽包括圆柱形状的底座和台阶状凸起的顶部,台阶状凸起刺入柔性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泉成刘军伟侯中伟常玉军管元颖高隽薛在喜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瑞源工程集团有限公司青岛德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