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9653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5 2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3D打印机,包括:工作台、支撑台、原料箱、铺粉辊、挡板、控制器和成型箱体,支撑台设置在工作台的上方,支撑台上至少间隔设置两个原料箱;工作台的两侧设有第一滑槽,铺粉辊的两端通过滑杆卡合在第一滑槽中,工作台上设有与原料箱相配合的挡板,挡板朝向铺粉辊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工作台还设置有与第一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的控制器,原料箱的出口设有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的阀门;成型箱体固定在工作台的下表面,工作台上设有与成型箱体相连通的开口,成型箱体内设置有升降台,成型箱体的内部底面设置有液压装置,升降台与液压装置之间设置连杆机构,液压装置能够通过连杆机构驱动升降台进行升降。

3D print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3D printer, which comprises a workbench, a support table, a raw material box, powder spreading roller, a baffle, the controller and the molding box, the supporting table is arranged above the workbench, at least the support table is provided with two raw material box; both sides of the working platform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chute, both ends of the powder roll by the slide bar is clamped in the first chute, the working table is provided with a baffle with the raw material box, baffle towards one side of powder roller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pressure sensor, working tabl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pressure sensor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controller, the export of raw material box is provided with a controller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valve body molding; fixed on the table under the surface of the working table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opening is connected with the molding box, forming the box body is provided with the lifting platform, forming the inner bottom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a hydraulic device, l The connecting rod mechanism is set between the descending platform and the hydraulic device, and the hydraulic device can be lifted and lifted by the connecting rod mechanism to drive the lifting platfo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3D打印机
本技术涉及3D打印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3D打印机。
技术介绍
选择性激光烧结(简称SLS)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快速成型技术,其以固体粉末材料为原料,采用激光对三维实体的截面进行逐层扫描完成原型制造,不受零件形状复杂程度的限制,不需要任何的工装模具,应用范围广。利用SLS快速成型技术可以打印出3D效果的模型,因此,市场上有一类3D打印机为SLS型3D打印机,可以打印出简单的模型。但是现有技术中的SLS型3D打印机在工作过程中,送粉装置在工作台上多次铺设层粉末材料后,需要人工进行补料,不但给操作者带来了不便,还降低了生产效率,而且打印机上的升降成型平台机构大多是采用电机连接单侧丝杆带动平台的升降运动;这种方案虽然结构简单,但是这种结构的打印平台的升降运动很不稳定,当受到外界的一个很小的力就可以使打印平台产生移动,影响了打印机的打印效果。因此,提供一种在使用过程中可以自动地对添加原料粉末,保持打印工作地有序进行,而且升降成型平台运动过程更加地平稳,有利于提高打印产品质量的3D打印机是本技术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SLS型3D打印机在工作过程中,送粉装置在工作台上多次铺设层粉末材料后,需要人工进行补料,不但给操作者带来了不便,还降低了生产效率,而且打印机上的升降成型平台机构大多是采用电机连接单侧丝杆带动平台的升降运动;这种方案虽然结构简单,但是这种结构的打印平台的升降运动很不稳定,当受到外界的一个很小的力就可以使打印平台产生移动,影响了打印机的打印效果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在使用过程中可以自动地对添加原料粉末,保持打印工作地有序进行,而且升降成型平台运动过程更加地平稳,有利于提高打印产品质量的3D打印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3D打印机,所述3D打印机包括:工作台、支撑台、原料箱、铺粉辊、挡板、控制器和成型箱体,所述支撑台设置在所述工作台的上方,所述支撑台上至少间隔设置两个所述原料箱;所述工作台的两侧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铺粉辊的两端通过滑杆卡合在所述第一滑槽中,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与所述原料箱相配合的挡板,所述挡板朝向所述铺粉辊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工作台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的控制器,所述原料箱的出口设置有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的阀门;其中,所述成型箱体固定在所述工作台的下表面,且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与所述成型箱体相连通的开口,所述成型箱体内设置有升降台,所述成型箱体的内部底面设置有液压装置,所述升降台与所述液压装置之间设置连杆机构,所述液压装置能够通过所述连杆机构驱动所述升降台进行升降。优选地,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交叉铰接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升降台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的上端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滑槽中,且所述第一连杆的下端固定在所述液压装置上的活塞杆上,所述第二连杆的下端固定在所述液压装置上。优选地,所述成型箱体的内侧壁上竖直设置有第三滑槽,所述升降台的侧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三滑槽相配合的滑块,所述滑块卡合在所述第三滑槽中。优选地,所述升降台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优选地,所述原料箱的出口上还连通有过粉通道,且所述过粉通道能够沿着竖直方向伸缩。优选地,所述原料箱上的出口的侧面设置有预加热器。优选地,所述原料箱上的出口的侧面还设置有振动器。优选地,所述原料箱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棒。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3D打印机中利用所述铺粉辊对打印原料进行均匀铺设,所述原料箱可以自动添加原料至所述工作台上,具体的工作过程为,所述铺粉辊可以在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滑动,所述工作台与所述铺粉辊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所述工作台上还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所述第一滑槽的两端,即所述铺粉辊运动至所述第一滑槽的两端时,所述铺粉辊抵靠在所述挡板上,所述挡板上的压力传感器有感应,从而与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的控制器启动,控制所述阀门打开,则所述原料箱中的原料可以落入到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所述铺粉辊运动将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的原料粉末均匀地铺在工作台上;本技术中烧结的过程在所述升降台上进行的,每完成一次烧结后,所述升降台下降一端距离,这个升降的过程通过所述液压装置与所述连杆机构实现的,所述液压装置为驱动结构,可以驱动所述连杆机构,从而稳定得实现所述升降台的升降,则可以提高打印产品的质量,当然所述升降台每次下降的距离是一定的。本技术的3D打印机有效地克服现有技术中的SLS型3D打印机在工作过程中,送粉装置在工作台上多次铺设层粉末材料后,需要人工进行补料,不但给操作者带来了不便,还降低了生产效率,而且打印机上的升降成型平台机构的升降运动很不稳定,当受到外界的一个很小的力就可以使打印平台产生移动,影响了打印机的打印效果的问题。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提供的3D打印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提供的3D打印机上升降台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提供的3D打印机上升降台与成型箱体的装配图;图4是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提供的3D打印机上原料箱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提供的3D打印机上铺粉辊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工作台2支撑台3原料箱4成型箱体5液压装置6升降台7铺粉辊8滑杆9过粉通道10第一滑槽11挡板12控制器13阀门14预加热器15振动器16活塞杆17第一连杆18第二连杆19搅拌棒20第二滑槽21第三滑槽22滑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内、外”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如图1-5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3D打印机,所述3D打印机包括:工作台1、支撑台2、原料箱3、铺粉辊7、挡板11、控制器12和成型箱体4,所述支撑台2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的上方,所述支撑台2上至少间隔设置两个所述原料箱3;所述工作台1的两侧设置有第一滑槽10,所述铺粉辊7的两端通过滑杆8卡合在所述第一滑槽10中,所述工作台1上设置有与所述原料箱3相配合的挡板11,所述挡板11朝向所述铺粉辊7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工作台1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的控制器12,所述原料箱3的出口设置有与所述控制器12电性连接的阀门13;其中,所述成型箱体4固定在所述工作台1的下表面,且所述工作台1上设置有与所述成型箱体4相连通的开口,所述成型箱体4内设置有升降台6,所述成型箱体4的内部底面设置有液压装置5,所述升降台6与所述液压装置5之间设置连杆机构,所述液压装置5能够通过所述连杆机构驱动所述升降台6进行升降。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3D打印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打印机包括:工作台(1)、支撑台(2)、原料箱(3)、铺粉辊(7)、挡板(11)、控制器(12)和成型箱体(4),所述支撑台(2)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的上方,所述支撑台(2)上至少间隔设置两个所述原料箱(3);所述工作台(1)的两侧设置有第一滑槽(10),所述铺粉辊(7)的两端通过滑杆(8)卡合在所述第一滑槽(10)中,所述工作台(1)上设置有与所述原料箱(3)相配合的挡板(11),所述挡板(11)朝向所述铺粉辊(7)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工作台(1)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的控制器(12),所述原料箱(3)的出口设置有与所述控制器(12)电性连接的阀门(13);其中,所述成型箱体(4)固定在所述工作台(1)的下表面,且所述工作台(1)上设置有与所述成型箱体(4)相连通的开口,所述成型箱体(4)内设置有升降台(6),所述成型箱体(4)的内部底面设置有液压装置(5),所述升降台(6)与所述液压装置(5)之间设置连杆机构,所述液压装置(5)能够通过所述连杆机构驱动所述升降台(6)进行升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打印机包括:工作台(1)、支撑台(2)、原料箱(3)、铺粉辊(7)、挡板(11)、控制器(12)和成型箱体(4),所述支撑台(2)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的上方,所述支撑台(2)上至少间隔设置两个所述原料箱(3);所述工作台(1)的两侧设置有第一滑槽(10),所述铺粉辊(7)的两端通过滑杆(8)卡合在所述第一滑槽(10)中,所述工作台(1)上设置有与所述原料箱(3)相配合的挡板(11),所述挡板(11)朝向所述铺粉辊(7)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工作台(1)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的控制器(12),所述原料箱(3)的出口设置有与所述控制器(12)电性连接的阀门(13);其中,所述成型箱体(4)固定在所述工作台(1)的下表面,且所述工作台(1)上设置有与所述成型箱体(4)相连通的开口,所述成型箱体(4)内设置有升降台(6),所述成型箱体(4)的内部底面设置有液压装置(5),所述升降台(6)与所述液压装置(5)之间设置连杆机构,所述液压装置(5)能够通过所述连杆机构驱动所述升降台(6)进行升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交叉铰接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学辉亢红军陆忠华刘宗佩朱锡文徐兴昌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科元三维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