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怀峰专利>正文

煤焦油电脱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79514 阅读:2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煤焦油电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有脱水罐(9),脱水罐(9)内在水平中心线之下安装带电电极板(7),在带电电极板(7)下方安装接地电极板(8),电极板上端安装倒槽式进油分布器(5),带电电极板(7)与高压电引入棒(4)相接,高压电引入棒(4)通过高压电柔性电缆(2)与脱水变压器(1)连接。(*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煤焦油电脱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冶金焦化技术,是一种煤焦油电脱水装置。
技术介绍
:在冶金焦化行业中,煤焦油的脱水一般是在多个储油槽相对静置36小时以上加热至80——90℃时,进行初步脱水至2-3%,然后,再将煤焦油置入管式炉内,在对流段被加热至130℃后进入一次蒸发器脱水至0.5%以下。这种煤焦油的脱水方法具有某些不足:使用设备多、耗能高、占地面积大、效率低;特别是对设备槽顶部的腐蚀严重,致使焦油烟气外泄,污染环境,严重损害工人身体健康;煤焦油中的微小水滴,不易分离上浮,不能满足煤焦油蒸馏系统含水<5‰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煤焦油电脱水装置,使其具有如下优点:使用设置少、耗能低、占地面积小,效率高,不污染环境等。本技术为完成上述专利技术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有脱水罐,脱水罐内在水平中心线之下安装带电电极板,在带电电极板下方安装接地电极板,电极板上端安装倒槽式进油分布器,带电电极板与高压电引入棒相接,高压电引入棒通过高压电柔性电缆与脱水变压器连接。脱水罐上端安装进油管,进油管与油分配管连接,下端安装出油管,出油管20与出油集油管连接。脱水罐安装在底座上,脱水罐上方安装支架。带电电极板为片型网状结构。脱水罐为圆柱体,两端为球面封头,呈卧式安装。本技术采用油水两相自由沉浮分离及高压静电场的电离凝聚等原理,使烟焦油的脱水稳定,使煤焦油蒸留系统含水<5‰,本技术并具有如下优点:设备结构简化,耗能低、占地面积小,工作效率高,无设备腐蚀现象、不污染环境等。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附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中9是脱水罐,脱水罐9内在水平中心线之下安装带电电极板7,-->在带电电极板7下方安装接地电极板8,电极板上端安装倒槽式进油分布器5,带电电极板7与高压电引入棒4相接,高压电引入棒4通过高压电柔性电缆2与脱水变压器1连接。脱水罐9上端安装进油管14,进油管14与油分配管6连接,下端安装出油管20,出油管20与出油集油管10连接。脱水罐9安装在底座19上,脱水罐9上方安装支架13。带电电极板7为片型网状结构。脱水罐为圆柱体,两端为球面封头,呈卧式安装。本技术工作时,接通电源后,在两电极板间形成强电极场。当含氨水8-10%的煤焦油(温度80℃)自进油管14进入油分配管6,通过倒槽式油分配器5将油均匀地引入脱水罐9内;同时,将少量破乳剂在进油管处加入脱水罐9内。由于破乳剂的加入,在油水界水面将油水乳状液进行破乳,使油中的微小水滴分离出来;分离出来的微小水滴经过高压静电场的作用使微小水滴(<10pm)聚结为大水滴。另外,由于水的比重较这煤焦油的比重小,被分离出来的水很快上浮、焦油下降,从而实现煤焦油的脱水。上部的净水层通过出水焦水管17及出水管18将水排水罐9。而脱水后的煤焦油下降到脱水罐9的下部则通过出油集油管10及出油管20将脱水煤焦油送至下道工序。本技术的油水界面的高低由界面自动控制仪表控制。翻转取样器12完成脱水后煤焦油的取样供化验用,以便检测脱水效果。图中11是电接地装置,15是绝缘联挂,16是电极板支架,21是油水界面控制位置,22是观察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煤焦油电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有脱水罐(9),脱水罐(9)内在水平中心线之下安装带电电极板(7),在带电电极板(7)下方安装接地电极板(8),电极板上端安装倒槽式进油分布器(5),带电电极板(7)与高压电引入棒(4)相接,高压电引入棒(4)通过高压电柔性电缆(2)与脱水变压器(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焦油电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脱水罐(9)上端安装进油管(14),进油管(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怀峰陈奕铨秦志华邢庆凯张金芝李建美宋洪基
申请(专利权)人:张怀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