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麦植株作为饲料的利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79273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5 2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麦植株作为饲料的利用方法,先选择适宜大麦品种,再合理种植,以分蘖期至孕穗期茎叶作为青饲料,乳熟期收获全株,生产青贮饲料。本发明专利技术以大麦绿色营养体作为饲料,为牛、羊等草食家畜提供优质饲草,可有效解决冬季青饲料短缺,同时拓宽大麦饲用途径,降低饲料成本,提升经济效益。

A barley plant used as a feed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arley plant as a feed utilization method. First, a suitable barley variety is selected first, and then is reasonably planted. The stems and leaves of tillering stage to booting stage are used as green fodder, and the whole plant is harvested at the milk ripe stage to produce silage. The barley green nutrient body is used as a feed to provide high-quality forage for cattle and sheep and other herbivorous livestock. It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shortage of green feed in winter, expand the feeding way of barley, reduce the feed cost and enhance the economic benefi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麦植株作为饲料的利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大麦栽培与畜牧养殖领域,具体是一种大麦植株作为饲料的利用方法。
技术介绍
大麦作为饲料,我国传统用其籽粒,对其绿色植株饲用价值了解甚少。大麦绿色植株用作饲料,其粗蛋白、氨基酸、维生素等含量高于玉米,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被广泛应用,但在我国尚未被开发。近年来,我国畜牧业发展迅速,饲料需求量明显激增,冬季青饲料短缺是牛、羊等草食动物普遍面临的问题。目前,冬季饲草主要是青贮玉米或苜蓿,由于来源少,进口量大,导致营养不够全面,饲料成本增高。同时,我国南方地区存在上亿亩的冬闲田、抛荒地,大量光温水资源未能充分利用。大麦虽具耐迟播、适应广、分蘖强等优势,但其种植面积仍然有限。因此,建立一种大麦植株作为饲料的利用方法,拓宽大麦饲用途径,开发饲用价值,既有助于提升饲草品质,降低饲料成本,又能对大麦产业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拓宽大麦饲用途径,开发大麦植株作为饲料的价值,提升饲草品质,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种、养效益双收。一种大麦植株作为饲料的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先选择适宜大麦品种,再合理种植,以分蘖期至孕穗期茎叶作为青饲料,乳熟期收获全株,生产青贮饲料。所述的一种大麦植株作为饲料的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大麦品种的选择:选择适宜作为饲料的大麦品种应具分蘖强、繁茂性好、叶茎比大、再生性强的特点,同时也需抗寒、抗病及抗倒;(2)种植方法:大麦播量按棱型区分,二棱大麦为10-12.5kg/亩,多棱大麦为8-10kg/亩,9月下旬至11月上旬均可种植,种植地包括稻茬地、旱茬地或山间林地;(3)大麦青绿茎叶用作青饲料:于大麦分蘖期放牧,拔节期、孕穗期刈割,将此阶段大麦茎叶作为青饲料;(4)全株大麦制作青贮饲料:乳熟期收获大麦全株,在植株含水量为65%-75%时,将其切断为3-5cm片段,可加入乳酸菌制剂,装入青贮袋或发酵池,密封压实,发酵30-32天后,得到青贮饲料。所述的大麦植株作为饲料的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种植时使用的肥料以基肥为主,亩施纯氮8-10kg,五氧化二磷3.5-4kg,氧化钾3.5-4kg;农家肥以牛、羊粪堆肥发酵后作为基肥。所述的大麦植株作为饲料的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大麦品种包括皖饲麦2号、盐丰1号、扬饲麦1号,属半冬性品种,抗寒性好,适宜沿淮、淮北种植;皖饲啤14008,属春性品种,适宜沿江、江淮地区种植。所述的大麦植株作为饲料的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播期范围是针对冬大麦种植区。所述的大麦植株作为饲料的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大麦青绿茎叶用作青饲料,时期为分蘖期至孕穗期;所述步骤(3)中放牧实行轮牧,刈割留茬高度为4-6cm,保障大麦再生,实现多次供给;所述步骤(3)中孕穗期刈割大麦植株晾干至含水量为20%-30%,作为干制青饲料。所述的大麦植株作为饲料的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收获大麦全株时期为乳熟期,植株含水量在65%-75%,前期不进行放牧或刈割;所述步骤(4)中无论用青贮袋或发酵池,必须密封、压实。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以大麦绿色营养体作为饲料,为牛、羊等草食家畜提供优质饲草,可有效解决冬季青饲料短缺,同时拓宽大麦饲用途径,降低饲料成本,提升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一种大麦植株作为饲料的利用方法,具体步骤按如下执行:(1)大麦品种的选择:选择适宜作为饲料的大麦品种应具分蘖强、生物量高、再生性强、叶茎比大等特点。同时,也要考虑其抗寒、抗病、抗倒伏等能力。依据不同生态型,选用皖饲麦2号、盐丰1号、扬饲麦1号、皖饲啤14008等品种。(2)种植方法:播种量为二棱大麦12.5kg/亩,多棱大麦8kg/亩。播期范围灵活,如冬麦区9月下旬至11月上旬均可播种,有条件可适度早播。种植地宽泛,稻茬地、旱茬地及山间林地均可种植。肥料以基肥为主,亩施纯氮9kg,五氧化二磷3.5kg,氧化钾3.5kg。农家肥以羊、牛粪等堆肥还田。能机械作业的,进行条播,不能机械作业的,人工撒播或免耕直播。(3)大麦青绿茎叶用作青饲料:进入分蘖期,大麦生长到3个分蘖,叶片明显增多时,可放牧鲜食,实行轮牧管理。植株高度达20cm时,可进行刈割,留茬高度为5cm,保障植株再生,实现多次供给。孕穗期刈割大麦植株晾至含水量为30%,作为干制青饲料(干草)。大麦茎叶用作靑饲鲜食,可持续到孕穗期,此阶段饲草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可消化率高。(4)全株大麦制作青贮饲料:乳熟期适时收获大麦全株,在植株含水量为65%-75%时,将其切断为4cm片段,可加入乳酸菌制剂,装入青贮袋或发酵池,密封压实,发酵30天后,营养品质基本稳定,得到青贮饲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大麦植株作为饲料的利用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麦植株作为饲料的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先选择适宜大麦品种,再合理种植,以分蘖期至孕穗期茎叶作为青饲料,乳熟期收获全株,生产青贮饲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麦植株作为饲料的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先选择适宜大麦品种,再合理种植,以分蘖期至孕穗期茎叶作为青饲料,乳熟期收获全株,生产青贮饲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麦植株作为饲料的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大麦品种的选择:选择适宜作为饲料的大麦品种应具分蘖强、繁茂性好、叶茎比大、再生性强的特点,同时也需抗寒、抗病及抗倒;种植方法:大麦播量按棱型区分,二棱大麦为10-12.5kg/亩,多棱大麦为8-10kg/亩,9月下旬至11月上旬均可种植,种植地包括稻茬地、旱茬地或山间林地;大麦青绿茎叶用作青饲料:于大麦分蘖期放牧,拔节期、孕穗期刈割,将此阶段大麦茎叶作为青饲料;全株大麦制作青贮饲料:乳熟期收获大麦全株,在植株含水量为65%-75%时,将其切断为3-5cm片段,可加入乳酸菌制剂,装入青贮袋或发酵池,密封压实,发酵30-32天后,得到青贮饲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麦植株作为饲料的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种植时使用的肥料以基肥为主,亩施纯氮8-10kg,五氧化二磷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东王瑞季昌好赵斌朱斌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