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加铭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自救的伞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90267 阅读:4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5 1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自救的伞具,包括一伞具本体以及至少一个击破组件;伞具本体包含有一伞身;伞身的顶端具有一伞头;击破组件设置在所述伞具本体的伞头上;击破组件包含有一锥状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自救的伞具,当使用者施力时,能够非常方便的贯穿胶合玻璃或强化玻璃;另外,本伞具的锥状端可用于各种伞具上,借此提高伞具的附加价值,使伞具除具有遮阳挡雨的功能外,更兼具逃生工具的功能,应用更广泛。

An umbrella tool for self rescu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elf-help umbrella comprises an umbrella body and at least one break component; the umbrella body comprises a umbrella body; the top end of the umbrella body has an umbrella head; broken umbrella head body assembly is arranged in the umbrella; broken component comprises a tapered end. The utility model for self-help umbrella with, when the force of users, can be very convenient through glass or glass; in addition, the cone umbrella end can be used for a variety of umbrella, umbrella to increase the added value of the umbrella has the function of sun and rain with the function of the tool, escape, more widely us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自救的伞具
本技术涉及伞具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自救的伞具。
技术介绍
现有的各种车辆及大众运输系统,为了因紧急逃生需求与便利性,通常会在车内数个特定部位配置玻璃击破器,借以在车辆遭遇急难状况而导致内部人员受困时,能利用这些玻璃击破器击碎玻璃,以顺利逃生。但是这一类玻璃击破器虽然能有效击破玻璃,但一般人却不可能随时携带在身上,而在分秒必争的救助或逃难过程中,仅仅是寻找这些玻璃击破器并取出使用的时间,极有可能对救助行动造成重大影响。另外,玻璃击破器在操作上有一定难度,使用者并不一定能顺利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用于自救的伞具,操作方便,便于携带,应用更广泛。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自救的伞具,包括一伞具本体以及至少一个击破组件;所述伞具本体包含有一伞身;所述伞身的顶端具有一伞头;所述击破组件设置在所述伞具本体的伞头上;所述击破组件包含有一锥状端。进一步地,所述锥状端为尖锥状、圆锥状或多角形锥状。进一步地,所述击破组件还包含有一设置在所述锥状端与所述伞头之间的延伸端。进一步地,所述击破组件上能套设一安全体,该安全体覆盖在所述锥状端上。进一步地,所述击破组件为金属材料制成。进一步地,所述锥状端的长度大于1.5cm。进一步地,所述伞具本体为直伞或折叠伞。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用于自救的伞具,当使用者施力时,能够非常方便的贯穿胶合玻璃或强化玻璃;另外,本伞具的锥状端可用于各种伞具上,借此提高伞具的附加价值,使伞具除具有遮阳挡雨的功能外,更兼具逃生工具的功能,应用更广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安全体结合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安全体结合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击破应用示意图;图中:1.伞具主体;11.伞身;111.伞头;2.击破组件;21.锥状端;22.延伸端;3.安全体;4.伞具本体;41.伞身;411.伞头;5.击破组件;51.锥状端;6.安全体;8.车窗;81.单片玻璃;82.PVB薄膜。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参见图1,为本技术的用于自救的伞具的第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其中,该伞具至少包括一伞具本体1及一击破组件2。该伞具本体1包含有一伞身11,而该伞身11的顶部具有一伞头111,且该击破组件2是设置在伞具本体1的伞头111上。该击破组件2为金属材料制成,且击破组件2包含有一锥状端21,用以能够贯穿玻璃之用。伞具本体1为直伞,因此该击破组件2更包含有一设置在锥状端21与伞头111之间的延伸端22,该延伸端22能够增加该击破组件2的使用距离。另外,该锥状端21可以是尖锥状、圆锥状或多角形锥状。为了安全使用,如图2所示,在击破组件2上套设一个安全体3,该安全体3能够覆盖住该锥状端21,这样,就不会对他人造成安全问题。如图3所示,该伞具本体4是一个折叠伞,该伞具本体4的伞身41的顶端具有伞头411。击破组件5是设置在该伞具本体4的伞头411上。该击破组件5包含有一锥状端51。为了安全使用,如图4所示,在击破组件5上套设一安全体6,该安全体6能够覆盖住锥状端51,这样,就不会对他人造城安全问题。另外,当使用者手持该伞具本体1,并将锥状端21对准一车窗8施力后,如图5所示,该车窗8为一胶合玻璃,该车窗8是于两个单片玻璃81之间结合一PVB薄膜82。由于锥状端的长度大于1.5cm,经由施力后,将能够贯穿车窗8,这一类的胶合玻璃或强化玻璃非常厚,但本技术的伞具非常方便使用者施力并贯穿玻璃,此一特点是一般玻璃击破器所无法达到的。本技术是一种能够让使用者方便省力贯穿玻璃的伞具,由于前端为锥状端,因此当使用者施力后,则能够非常方便的贯穿胶合玻璃或强化玻璃;另外,本伞具的锥状端,是可用于各种伞具上,借此提高伞具的附加价值,使伞具除具有遮阳挡雨的功能外,更兼具逃生工具的功能。尽管上文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不限于此,本
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技术的原理进行各种修改。因此,凡按照本技术原理所作的修改,都应当理解为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用于自救的伞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自救的伞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伞具本体以及至少一个击破组件;所述伞具本体包含有一伞身;所述伞身的顶端具有一伞头;所述击破组件设置在所述伞具本体的伞头上;所述击破组件包含有一锥状端;所述击破组件包含有一设置在所述锥状端与所述伞头之间的延伸端;所述击破组件上能套设一安全体,该安全体覆盖在所述锥状端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自救的伞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伞具本体以及至少一个击破组件;所述伞具本体包含有一伞身;所述伞身的顶端具有一伞头;所述击破组件设置在所述伞具本体的伞头上;所述击破组件包含有一锥状端;所述击破组件包含有一设置在所述锥状端与所述伞头之间的延伸端;所述击破组件上能套设一安全体,该安全体覆盖在所述锥状端上。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加铭
申请(专利权)人:王加铭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