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6432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2 14: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便携包,涉及箱包技术领域,为解决物品易从便携包开口处掉落的问题。所述便携包包括:包体和包带,包体包括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形成有容纳腔,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的顶部形成所述容纳腔的开口,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的顶部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通孔,所述包带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包体上各所述通孔,并与所述包带的另一端接合。所述便携包的开口在使用时自动收紧,从而有效防止物品掉出。

Portable packag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portable bag,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box and bag, so as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articles are easily dropped from the opening of the portable bag. The portable bag comprises a bag body and a bag belt, the bag body comprises a first side and a second side, a cavity is formed between the first side and the second side, the top of the first side and the second side to form the cavity opening at the top of the first side and the second the side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t least two through holes, wherein the bag with one end of the bag body passes through each of the holes,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joint package. The opening of the portable bag is automatically tightened when it is used, thus effectively preventing the items from falling ou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包
本技术涉及箱包
,尤其是涉及便携包。
技术介绍
目前,当无需携带大量物品的时候,人们在外出的时候会选择一些小型的便携包来装手机、钥匙、零钱等小件物品。便携包通常体积小巧,结构简单,重量轻。常见的便携包包括包体和包带,包带的两端分别与包体的上部边缘区域的两侧连接,包体的开口朝上。有的便携包在包体的开口处不设置封口装置,如此使得包体中的物体在包体晃动或者倾斜的时候易将包体内装的物品掉出;有的便携包在包体的开口处增加按扣、拉链等封口装置,但是,人们在取放包内的物品后可能会忘记将拉链拉上或者忘记将按扣扣合,这使得包体还是处于打开状态,易于将包体内的物品掉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物品易从便携包开口处掉落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便携包,包括:包体和包带,包括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形成有容纳腔,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的顶部形成所述容纳腔的开口,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的顶部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通孔,所述包带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包体上各所述通孔,并与所述包带的另一端接合。较佳地,伸出所述第一侧面的通孔的所述包带与锁扣,所述锁扣为弹簧扣。优选地,所述第一侧面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收纳袋,所述第二侧面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收纳袋。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收纳袋的开口处连接有购物袋连接,所述购物袋折叠设置于所述第二收纳袋内。优选地,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之间设置有隔层,所述隔层将所述容纳腔分隔为两个容置空间。优选地,还包括连接带和连接扣,所述隔层的上部区域设置有卡口,所述连接带包括连接部和卡合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扣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卡口并与所述卡合部连接,所述连接带通过所述卡合部与所述隔层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一侧面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具有两个进口和一个出口,伸出所述第一侧面的所述包带的两端分别由对应的进口伸入所述固定件,并均从所述出口伸出所述固定件,所述锁扣与所述包带伸出所述固定件的出口的部分相连。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侧面的中部区域由透明材料制成。可选地,所述第二侧面的顶部连接有延伸连接部,所述延伸连接部朝向所述第一侧面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封口件,所述第一侧面背离所述第二侧面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封口件,所述第一封口件与所述第二封口件配合以闭合所述容纳腔的开口。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便携包具有以下优势:本技术提供的便携包在使用过程中,将位于第一侧面的包带作为背带,单肩、手提或者斜跨使用,当将第一侧面的包带背于肩上时,包体受重力自然向下垂坠,因此,第一侧面的包带伸长,第二侧面的包带相应缩短。最后,第二侧面的包带与第二侧面紧贴,包带在包体的容纳腔的开口处自然收紧,起到防止包体内的物品从开口处掉出的作用。当要打开包的时候,用手将包体的开口撑开即可,取放物品方便。或者,将位于第二侧面的包带作为背带,使用方式与上述将第一侧面的包带作为背带时的使用方式类似,在此不再赘述。由上可知,在背着本技术提供的便携包的时候,包体的开口在包带的作用下自动收紧,因此,可有效防止包体内的物品掉出,且取放物品方便。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另一种便携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物品易从便携包开口处掉落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便携包,包括包体和包带,所述包体包括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形成有容纳腔,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的顶部形成所述容纳腔的开口,所述第一侧面的顶面设置有两个通孔,所述第二侧面的顶部设置有四个通孔,所述包带的两端依次穿过所述包体上各所述通孔,并在所述第二侧面朝向所述第一侧面的一侧与所述第二侧面卡合。本技术提供的便携包在使用过程中,将位于第一侧面的包带作为背带,单肩、手提或者斜跨使用,当将第一侧面的包带背于肩上时,包体受重力自然向下垂坠,包体的重力作用向下的同时,包带受到向上的拉力,由于包带与第二侧面连接,因此包带带动第二侧面向靠近第一侧面的方向移动,而第一侧面受重力向靠近第二侧面方向移动,由于包带设置于包体的开口处,因此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在重力及包带的拉力作用下将容纳腔的开口收紧,起到防止包体内的物品从开口处掉出的作用。当要打开包的时候,用手将包体的开口撑开即可,取放物品方便。或者,将位于第二侧面的包带作为背带,使用方式与上述将第一侧面的包带作为背带时的使用方式类似,在此不再赘述。由上可知,在背着本技术提供的便携包的时候,包体的开口在包带的作用下自动收紧,因此,可有效防止包体内的物品掉出,且取放物品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包的第二侧面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包的第一侧面的结构示意图一;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包的第一侧面的结构示意图二;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包的购物袋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包的第一侧面的结构示意图三;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包的第一侧面的结构示意图四;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包的隔层的结构示意图一;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包的隔层的结构示意图二;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包的第二侧面的结构示意图二。图中:11-第一侧面;12-第二侧面;13-通孔;21-包带;22-提手部;31-第一收纳袋;32-第二收纳袋;321-连接舌;33-购物袋;40-锁扣;51-隔层;52-卡口;53-连接部;54-卡合部;55-连接扣;60-固定件;61-进口;62-出口;70-透明可视区;81-延伸部;82-第一封口件;83-第二封口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便携包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包体和包带,包体包括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形成有容纳腔,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的顶部形成所述容纳腔的开口,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的顶部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通孔,所述包带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包体上各所述通孔,并与所述包带的另一端接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包体和包带,包体包括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形成有容纳腔,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的顶部形成所述容纳腔的开口,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的顶部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通孔,所述包带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包体上各所述通孔,并与所述包带的另一端接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包,其特征在于,伸出所述第一侧面的通孔的所述包带与锁扣,所述锁扣为弹簧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收纳袋,所述第二侧面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收纳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收纳袋的开口处连接有购物袋连接,所述购物袋折叠设置于所述第二收纳袋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之间设置有隔层,所述隔层将所述容纳腔分隔为两个容置空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带和连接扣,所述隔层的上部区域设置有卡口,所述连接带包括连接部和卡合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扣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卡口并与所述卡合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俊来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览悦视觉文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