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膜摄像头转动组件以及虹膜识别门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87021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3 05: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虹膜摄像头转动组件及其虹膜识别门锁,包括上壳和下壳,该上壳与下壳通过螺钉安装在一起,在所述上壳与下壳形成的腔体内安装有第一虹膜识别摄像头、筒体以及驱动第一虹膜识别摄像头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的第一识别虹膜摄像头安装在筒体内的补光灯主板上,补光灯与所述的补光灯主板连接,所述的下壳上设置有与第一虹膜识别摄像头对应的长孔以及与补光灯对应的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有效解决了现有的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的不稳定性,可替代性,耗损性强,安全性能差的质量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虹膜摄像头转动组件以及虹膜识别门锁
本技术涉及一种虹膜摄像头转动组件以及设置有该虹膜摄像头转动组件的虹膜识别门锁。
技术介绍
随着智能门锁行业日趋朝向“安全,稳定,唯一性,智能等”发展,同时要求功能远程性,便捷性越来越强,由此虹膜识别门锁可以最高效的达到以上所有功能,通过眼睛虹膜进行识别开锁真正达到安全,稳定,唯一性的生物识别智能开锁;包括远程监控,通过手机(安卓系统或苹果系统)APP平台达到远程智能开锁模式。目前市场上指纹识别门锁,人脸识别门锁随着人们广泛的应用所出现的无法改善弊端暴露无疑,由于指纹识别指纹在生活中可以到处留下非常易磨损,以获取等缺陷导致指纹锁安全性能大打折扣;人脸识别门锁弊端在于长相非常接近的多或双胞胎面前显得是那样的不稳定造成误判开锁,由于现在整容业非常发达,人脸识别对于广大女性来说是一个非常不人性化科技识别,再加上青少年处于发育期容貌已发生较大的变化等人脸识别的局限性毋庸置疑,终将被时代抛弃。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虹膜摄像头转动组件以及设置有该虹膜摄像头转动组件的虹膜识别门锁。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虹膜摄像头转动组件,包括上壳和下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虹膜摄像头转动组件以及虹膜识别门锁

【技术保护点】
一种虹膜摄像头转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和下壳,该上壳与下壳通过螺钉安装在一起,在所述上壳与下壳形成的腔体内安装有第一虹膜识别摄像头、筒体以及驱动第一虹膜识别摄像头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的第一识别虹膜摄像头安装在筒体内的补光灯主板上,补光灯与所述的补光灯主板连接,所述的下壳上设置有与第一虹膜识别摄像头对应的长孔以及与补光灯对应的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虹膜摄像头转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和下壳,该上壳与下壳通过螺钉安装在一起,在所述上壳与下壳形成的腔体内安装有第一虹膜识别摄像头、筒体以及驱动第一虹膜识别摄像头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的第一识别虹膜摄像头安装在筒体内的补光灯主板上,补光灯与所述的补光灯主板连接,所述的下壳上设置有与第一虹膜识别摄像头对应的长孔以及与补光灯对应的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虹膜摄像头转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转动轮、第一齿轮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轴、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三齿轮轴、第四齿轮和第五齿轮,所述的转动轮安装在第一齿轮轴上,该转动轮的部分留置在下壳的外部,所述的第一齿轮固定安装在转动轮一侧的第一齿轮轴上,所述的第二齿轮位于第三齿轮的一侧,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均安装在第二齿轮轴上,所述的第一齿轮与所述的第三齿轮相啮合,且第一齿轮所在的平面与第三齿轮所在的平面垂直设置,所述的第四齿轮通过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祖木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启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