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的干扰管理自优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78443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3 0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的干扰管理自优化方法,属于无线网络领域,具体是首先,在超密集场景中,针对固定子带宽,每个小基站分别计算与各自请求用户之间的信噪比,根据感知到的相邻基站干扰信号强度,删除本基站的相邻干扰基站,独立自主地构建动态本地干扰图;然后,综合考虑用户的通信需求和本地干扰图信息,各个小基站独立完成资源分配,为了降低网络间干扰,将干扰优化问题建模为基于满意度的博弈问题,并采用分布式算法得到资源分配结果,每个小基站为各自的请求用户合理分配不同的功率和子带宽,让系统干扰达到最优化。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地降低了网络干扰,保证了用户的通信需求,同时具有良好的收敛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的干扰管理自优化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无线网络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的干扰管理自优化方法。
技术介绍
超密集组网技术通过在热点区域大规模部署低功率小基站可以有效提升网络容量,扩展网络覆盖范围,已成为5G的关键技术之一。超密集组网通过降低基站与终端用户间的路径损耗提升了网络吞吐量,在增大有效接收信号的同时也放大了干扰信号,同时,不同发射频率的低功率小基站与宏基站重叠部署,小区密度的急剧增加使得干扰变得异常复杂。如何有效进行干扰消除、干扰协调,成为未来超密集组网场景下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NOMA(Non-OrthogonalMultipleAccess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在发送端采用非正交发送,主动引入干扰信息,在接收端通过干扰消除检测接收机实现正确解调,是5G的关键技术之一。NOMA技术使得小基站能够同时为多个不同的用户在同一频谱段上发送信号,极大地提高了频谱效率和系统吞吐量。但是,在超密集场景中应用NOMA技术使得小区内干扰更加严重,如何降低小区内干扰,保证用户的服务质量,是需要考虑的问题。现有技术中,如文献[1]陈志勇,丁治国,代旭初,一种在混合非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的干扰管理自优化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的干扰管理自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构建每个小基站在不同子带宽上为不同请求用户传送信号的超密集场景;超密集场景包括:M个小基站,集合为{1,2,...i,...m,...M};小基站m下请求用户的集合表示为{1,2,...j,...n,...Bm};K个子带宽,集合为{1,2,...k,...K};步骤二、针对固定子带宽,分别计算每个小基站与各自请求用户之间的信噪比;步骤三、针对小基站m,将该基站与每个用户之间的信噪比值与预设的阈值分别进行比较,删除小基站m的相邻干扰基站;步骤四、删除相邻干扰基站后,每个基站为各自的请求用户合理分配不同的功率和子带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的干扰管理自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构建每个小基站在不同子带宽上为不同请求用户传送信号的超密集场景;超密集场景包括:M个小基站,集合为{1,2,...i,...m,...M};小基站m下请求用户的集合表示为{1,2,...j,...n,...Bm};K个子带宽,集合为{1,2,...k,...K};步骤二、针对固定子带宽,分别计算每个小基站与各自请求用户之间的信噪比;步骤三、针对小基站m,将该基站与每个用户之间的信噪比值与预设的阈值分别进行比较,删除小基站m的相邻干扰基站;步骤四、删除相邻干扰基站后,每个基站为各自的请求用户合理分配不同的功率和子带宽;具体为:步骤401、针对小基站m,将该基站在子带宽k上为不同的请求用户传送信号的信道增益排序;步骤402、针对小基站m,构建该基站为不同的请求用户分配功率和子带宽时的约束条件:C1表示每个子基站只能占用一个子带宽;表示小基站m中的用户选择子带宽k的结果,若表示小基站m占用子带宽k,否则C2表示小基站m在子带宽k上分配给用户n的功率值要大于信道增益大于用户n的n-1个用户的功率累加和pthr表示用户提取自己信号的最小功率间隔;C3表示小基站m的所有请求用户在所有子带宽上的分配功率之和不能超过最大功率值,限制了每个小基站分配的最大功率;Pm,max为小基站m可分配的最大功率;C4保证了正常通信用户的速率需求;Rmn表示用户n在小基站m上获得的速率,计算如下:Rn,req表示用户n的最低请求速率;C5限制了每个小基站可承受的最大区间干扰;Im是小基站m中的用户所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曦刘宜明纪红张鹤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邮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