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未截污河道的生态截留治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7751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2 2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未截污河道的生态截留治理结构,包括柔性防水围墙、生态截留带和原位生态构建区,所述柔性防水围墙围绕带有排污管的堤岸设置,以构成生态截留带,通过柔性防水围墙将河道划分为生态截留带和原位生态构建区;所述柔性防水围墙的上下两侧边分别连接圆形浮体和负重地笼。本实用通过设置生态截留带对入河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为中心河道原位生态修复创造了有利条件。本实用通过种植沉水植物、投放水生动物和微生物,构建清水型生态系统,用来消除河道黑臭现象。

Ecological interception control structure of an unpolluted Riv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ecological river sewage interception interception governance structure, including flexible waterproof wall, with ecological interception and in situ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rea, the flexible waterproof wall around with sewage pipe embankment settings, to form the ecological interception belt, through the flexible waterproof wall will be divided into the river ecological interception zone and in situ th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rea; the flexible waterproof wall on the two sides of the edge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round floating body and bearing cage. The ecological interception zone is effectively controlled by the ecological interception zone, which creates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th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the Central River in situ. The utility model is used to plant the submerged aquatic plants, put on the aquatic animals and microbes, and construct a clean water ecosystem to eliminate the black odor of the ri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未截污河道的生态截留治理结构
本技术涉及生态治理领域,具体是一种未截污河道的生态截留治理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增加,社会财富的日益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经济社会发展对防洪安全保障、生态环境保障等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可持续发展观对水利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水利发展须树立以人为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以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把解决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水利问题放在突出位置,统筹考虑流域、区域、城乡水利协调发展,不断提高政府对水资源的社会管理能力和水平,节约和保护资源,加强对生态的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黑臭河道治理过程中,存在沿岸各种污水直排放入河现象,市政管网不能及时改造截污和黑臭河道亟需治理的矛盾日益突出,由于河道两岸污水入不断直排入河,常规治理技术无法达到河道生态系统构建和长期持续解决黑臭的效果。在河道截污后再进行河道治理,周期长,不能及时解决河道水体黑臭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未截污河道的生态截留治理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未截污河道的生态截留治理结构,包括柔性防水围墙、生态截留带和原位生态构建区,所述柔性防水围墙围绕带有排污管的堤岸设置,以构成生态截留带,通过柔性防水围墙将河道划分为生态截留带和原位生态构建区;所述柔性防水围墙的上下两侧边分别连接圆形浮体和负重地笼。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圆形浮体滑动连接在立柱上。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生态截留带的内部设置景观浮岛,景观浮岛的底部连接有生物填料。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生态截留带的底部设置微孔曝气装置。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原位生态构建区的底部设置种植沉水植物的种植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通过设置生态截留带对入河污染等到有效控制,为中心河道原位生态修复创造了有利条件。本实用通过种植沉水植物、投放水生动物和微生物,构建清水型生态系统,用来消除河道黑臭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未截污河道的生态截留治理结构,包括堤岸1、排污管2、景观浮岛3、圆形浮体4、柔性防水围墙5、负重地笼6、生物填料7、微孔曝气装置8、沉水植物9、生态截留带10和原位生态构建区11,所述柔性防水围墙5围绕带有排污管2的堤岸1设置,以构成生态截留带10,通过柔性防水围墙5将河道划分为生态截留带10和原位生态构建区11。所述柔性防水围墙5的上下两侧边分别连接圆形浮体4和负重地笼6,从而保证柔性防水围墙5能将水体分割,所述圆形浮体4滑动连接在立柱上,保证上升下降的稳定。所述生态截留带10的内部设置景观浮岛3,景观浮岛3的底部连接有生物填料7,从而利用微生物处理污水,生态截留带10的底部设置微孔曝气装置8,微孔曝气装置8可以连接气泵等供气装置,用于提供充足的氧气让微生物分解污染物。所述原位生态构建区11的底部设置种植沉水植物9的种植区,从而全方位的对河道进行生态治理。生态截留带的构建方法如下:a.柔性防水围墙5设置:柔性防水围墙5在河道内靠近岸边设置,根据入河污水流量、污水特性和河流宽度等情况设置合理宽度的截留带,确定柔性防水围墙5的设定位置。柔性防水围墙5将两岸直排污水截留在柔性防水围墙5与堤岸之间有限的范围之内,减小了污水对河道的污染范围,为河道中心区域原位生态修复提供保障,同时截留带内的污水经过强净化处理后排入下游河道或治理段原位生态修复区进行补水,柔性防水围墙5由上部圆形浮体、柔性防水围隔、负重地笼和支撑结构等部分组成,柔性防水围墙5阻断了污水与河道中心原位生态修复区的水体自由交换;支撑结构上加设自动升降式支架,将上部圆形浮筒固定在自动升降式支架上,圆形浮筒随着水位变化而上升或下降,柔性防水围墙5两侧不形成水位差;b.微孔曝气装置设置:在生态截留带设置微孔曝气装置,增加水体溶解氧含量,增加水体自净能力;c.生态景观浮岛设置:在生态截留带内设置生态景观浮岛,生态景观浮岛布满整个生态截留带水面,同时在生态浮岛下悬挂生物填料,增加水体微生物附着面积,增强水体自净能力。本实用通过设置生态截留带对入河污染等到有效控制,为中心河道原位生态修复创造了有利条件。本实用通过种植沉水植物、投放水生动物和微生物,构建清水型生态系统,用来消除河道黑臭现象。当市政截污到位、污水不再直排入河时,将河道两侧截留软围隔拆除,保留生态景观浮岛、生物填料和微生物。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未截污河道的生态截留治理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未截污河道的生态截留治理结构,包括柔性防水围墙、生态截留带和原位生态构建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防水围墙围绕带有排污管的堤岸设置,以构成生态截留带,通过柔性防水围墙将河道划分为生态截留带和原位生态构建区;所述柔性防水围墙的上下两侧边分别连接圆形浮体和负重地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未截污河道的生态截留治理结构,包括柔性防水围墙、生态截留带和原位生态构建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防水围墙围绕带有排污管的堤岸设置,以构成生态截留带,通过柔性防水围墙将河道划分为生态截留带和原位生态构建区;所述柔性防水围墙的上下两侧边分别连接圆形浮体和负重地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未截污河道的生态截留治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浮体滑动连接在立柱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雅奇高松张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信元钧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