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气微生物激光探测报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777325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2 2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大气微生物激光探测报警系统,包括:激光输出装置:产生355nm脉冲激光束诱导微生物体内NAD(P)H和核黄素分别产生荧光信号;采集装置:用于接收并传输荧光信号;探测装置:用于将荧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收集装置:用于汇总电信号;处理装置,用于处理与分析电信号。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355nm激光的大气微生物非接触探测报警系统,通过合理选择元器件技术参数和型号,能够实现未知区域大气晨昏和夜晚(能见度不低于5km)150m范围内的空气微生物气溶胶探测和报警;该系统重量轻,便于移动和布置,具有实时、稳定可靠、灵敏度高等优点,可应用于公共安全、卫生防疫、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A laser detection and alarm system for atmospheric microbe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air microorganism laser detection and alarm system, including: laser output device: 355nm pulse laser beam induced by microorganisms NAD (P) H and riboflavin respectively produce fluorescence signal acquisition device; for receiving and transmission device for detecting the fluorescence signal; the fluorescent signal is converted to electrical signals; collecting device for: summary of electrical signal processing device; for processing and analysis of signals. The invention of air microorganism 355nm laser non contact detection and alarm system based on component technology through the reasonable selection of parameters and models, can realize the unknown regional atmospheric twilight and night (the visibility is not less than 5km) aerosol air microorganism in the range of 150m detection and alarm system; the light weight, easy to move and layout, with real-time, stable and reliable the advantages of high sensitivity, can be applied to the field of public safety, health and epidemic preventio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has broad market prospe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气微生物激光探测报警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355nm紫外激光诱导生物辅酶荧光探测空气微生物的系统。
技术介绍
空气微生物对人类健康及环境安全存在着巨大的威胁,研究表明世界上至少有100多种致病微生物能够经空气传播,如结核杆菌、流感病毒等。上述致病微生物通过呼吸道感染人群,有些种类的微生物在极低量情况下仍可使人感染,甚至致人死亡;医院病房、手术室、方舱式工作场所、舰船、潜艇等场所空气微生物含量超标对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具有重要影响,极易致病并传播。近年来,爆发的SARS疫情、H7N9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均是致病微生物空气传播导致。目前,空气微生物的检测过程主要通过传统的“采样+分离培养”方法,即首先通过采样器采集空气样本,之后洗脱滤膜并进行微生物培养,最后进行实验室检测鉴定,该方法存在着操作步骤繁琐、周期长、分辨能力差等缺点。因此,技术实现大气微生物非接触探测及在线报警技术方法对公共安全、卫生防疫、环境监测等均具有重大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一在于提出了一种基于355nm激光的大气微生物非接触探测报警技术方法,具有实时、稳定可靠、灵敏度高等优点,可应用于公共安全、卫生防疫、环境监测等领域。一种大气微生物激光探测报警系统,包括:激光输出装置:产生355nm脉冲激光束诱导微生物体内NAD(P)H和核黄素分别产生荧光信号;采集装置:用于接收并传输荧光信号;探测装置:用于将荧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收集装置:用于汇总电信号;处理装置,用于处理与分析电信号。优选的,一种大气微生物激光探测报警系统,包括计算机、激光器和接收望远镜,所述计算机向所述激光器发出触发信号,所述接收望远镜接收荧光信号;荧光信号通过光纤传输至准直镜、滤光片到达PMT光电探测器;所述计算机触发所述PMT光电探测器将荧光信号转换生成电信号;所述计算机触发数据采集卡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当结果达到阈值时,闪光蜂鸣器发生报警,所述激光器、计算机、PMT光电探测器、数据采集卡、闪电蜂鸣器之间均为电连接。优选的,所述光纤将荧光信号分成两路光信号,第一路光信号用于检测NAD(P)H;第二路光信号用于检测核黄素。优选的,第一路光信号经过的滤光片为450nm,第二路光信号经过的滤光片为540nm。优选的,所述激光器产生的激光束经过两块反射镜后射向目标区域。优选的,所述激光器射出的激光束的光轴与所述接收望远镜的光轴重合。一种大气微生物激光探测报警系统通过检测荧光信号及其强度判断大气是否存在微生物及其浓度。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是由各种无机和有机分子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它们的荧光光谱是由各类荧光物质的荧光光谱叠加而成。研究表明,NAD(P)H和核黄素等辅酶是细菌和真菌进行新陈代谢活动所必需的物质,采用特定波长激光激发微生物时,可形成诱导荧光,且不同物质的诱导荧光波长不同。表1所列为NAD(P)H和核黄素对应的激发波长、诱导荧光波长信息,NAD(P)H诱导荧光波长集中在440-470nm,核黄素诱导荧光波长集中在520-560nm。通过检测上述两种物质荧光信号及强度,可对空气微生物是否存在及浓度进行测量。表1生物粒子中辅酶激发与出射波长信息以355nm脉冲激光激发大气微生物,诱导微生物体内NAD(P)H和核黄素分别产生440-470nm和520-560nm波长范围的荧光信号,通过检测荧光信号及其强度判别大气是否存在微生物及其浓度,实现空气微生物的非接触探测及在线报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空气微生物非接触探测及在线报警系统,满足了目前特定区域对空气微生物进行实时在线、快速有效探测及报警的应用需求。本专利技术基于355nm激光的大气微生物非接触探测报警系统,通过合理选择元器件技术参数和型号,能够实现未知区域大气晨昏和夜晚(能见度不低于5km)150m范围内的空气微生物气溶胶探测和报警;该系统重量轻,便于移动和布置,具有实时、稳定可靠、灵敏度高等优点,可应用于公共安全、卫生防疫、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一种大气微生物激光探测报警系统的原理图;图2为一种大气微生物激光探测报警系统的工作时序图。图中:1-激光器、2-反射镜、3-接收望远镜、4-1×2光纤、5-准直镜、6-450nm滤光镜、7-540nm滤光镜、8-PMT光电探测器、9-数据采集卡、10-计算机、11-闪光蜂鸣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解说。实施例1如图1所示,该系统主要包括激光器1、反射镜2、接收望远镜3、1×2光信号传输光纤4、准直镜5、450nm滤光片6、540nm滤光片7、PMT光电探测器8、数据采集卡9、计算机10、闪光蜂鸣器11,其中计算机10负责整套系统的控制和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工作时,首先由激光器1产生355nm脉冲激光束,激光束经两块反射镜2反射后射向目标区域,目标区域大气与激光束相互作用后产生的诱导荧光信号由接收望远镜3接收。激光器1和接收望远镜3保持共轴,即出射光束的光轴与接收望远镜的光轴重合。荧光信号由接收望远镜3接收、会聚后,耦合至1×2光纤4中,光纤将信号光一分为二并传输准直镜5处,第一路光信号经准直镜5和450nm滤光片6传输后入射PMT光电探测器8,由其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该通道用于转换检测NAD(P)H荧光信号;第二路光信号经准直镜5和540nm滤光片7传输后入射PMT光电探测器8,由其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该通道用于转换检测核黄素荧光信号。数据采集卡8对电信号进行采集,采集到的数据再由计算机10进行处理与分析。当分析结果显示目标区域含有生物粒子且浓度达到阈值时,闪光蜂鸣器11发出报警,激光发射、PMT光电探测、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与分析均由计算机10控制;激光器1、计算机10、PMT光电探测器8、数据采集卡9、闪电蜂鸣器11之间均为电连接实施例2如图2所示,计算机10向激光器1发出触发信号,激光器1发射脉冲激光。接收望远镜3接收荧光信号、1×2光纤4对荧光信号进行分束后,计算机10向PMT光电探测器8发出触发信号,开启PMT光电探测器8进行目标波段荧光信号光电转换并产生电信号。然后计算机10触发数据采集卡9进行数据采集。在数据采集结束后,计算机10向激光器1发出触发信号,进行下一次激光脉冲发射。实施例3系统参数选取如下:激光发射波长为355nm、激光脉冲能量20mJ、脉冲重复频率20Hz,接收望远镜口径114mm、光学反射率90%,光纤信号耦合效率80%,PMT光电探测器量子效率20%。空气微生物参数选取如下:空气微生物设置为大肠杆菌,浓度(报警阈值)为40ACPLA、微生物气团大小直径0.5m。大气能见度及背景光条件参数如下:大气能见度5km,大气模型为1976美国标准大气模型,大气背景光照度5.0mw/(m2nmsr)。根据激光雷达方程,PMT光电探测器接收到的荧光信号光子数N可表示如下:PMT光电探测器接收到的回波信号引起的电子计数Nr可以表示为:其中,E0为激光器单脉冲发射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大气微生物激光探测报警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气微生物激光探测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输出装置:产生355nm脉冲激光束诱导微生物体内NAD(P)H和核黄素分别产生荧光信号;采集装置:用于接收并传输荧光信号;探测装置:用于将荧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收集装置:用于汇总电信号;处理装置,用于处理与分析电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气微生物激光探测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输出装置:产生355nm脉冲激光束诱导微生物体内NAD(P)H和核黄素分别产生荧光信号;采集装置:用于接收并传输荧光信号;探测装置:用于将荧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收集装置:用于汇总电信号;处理装置,用于处理与分析电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气微生物激光探测报警系统,包括计算机、激光器和接收望远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向所述激光器发出触发信号,所述接收望远镜接收荧光信号;荧光信号通过光纤传输至准直镜、滤光片到达PMT光电探测器;所述计算机触发所述PMT光电探测器将荧光信号转换生成电信号;所述计算机触发数据采集卡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当结果达到阈值时,闪光蜂鸣器发生报警,所述激光器、计算机、PMT光电探测器、数据采集卡、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兴国吴慧云黄健梁眉华袁光明杨洋姚飞吕菊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江南航天机电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