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降噪的增压泵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7487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2 2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增压泵组件,其包括:固定架,其具有上壁以及从所述上壁周缘向下延伸的侧壁,上壁和侧壁限定一容置空间;增压泵,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分别设置在增压泵的两个相反方向的端部,第二盖体具有储水腔和与储水腔相连通的出水端;增压泵按照竖向方向放置的方式设置在容置空间内,且出水端设置成仅在水充满储水腔时才能出水,以使得水始终充满储水腔,以实现增压泵的减震降噪。与现有技术中普遍认为的需要将增压泵按照水平方向设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减震降噪的方案相比,本申请的发明专利技术人开创性地提出将增压泵按照与水平方向垂直的竖向方向设置在固定架的容置空间内可以实现对增压泵进行减震降噪的构思。

A pressurized pump assembly with shock and noise reduction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booster pump assembly, comprising a fixed frame, having an upper wall and from the wall extends downward along the periphery of the side wall of the upper wall and a side wall defining an accommodating space; a booster pump comprises a first cover body and a cover body second, the first cover body and a cover body second respectively. Set at the end of the two opposite directions of the booster pump, the second cove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storage cavity and a water outlet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water storage cavity end of the booster pump according to the vertical direction; way of placement is arranged in the accommodating space, and the water outlet end is arranged with a water storage cavity only in the water to water, to the water is always full of water storage cavity, in order to achieve noise reduction of the booster pump. Generally considered the need to pump in accordance with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set with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and compared on the basis of the noise reduction scheme, inventor of the application put forward the booster pump according to the vertical direction of th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rection is arranged in the accommodating space in the fixed frame can realize the vibration noise of the booster pump the idea o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震降噪的增压泵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净水器增压泵减震结构设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减震降噪的增压泵组件。
技术介绍
目前,用在净水器上的增压泵通常采用硬度为50-70度的橡胶垫进行减震降噪,再使用螺栓进行固定。但往往由于采用螺栓进行固定的锁紧力过大,造成橡胶垫被过度压缩,此时,增压泵和固定支架形成了硬接触,从而使得橡胶垫无法起到减震降噪的作用。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增压泵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1所示,该增压泵120’可以包括第一盖体121’和第二盖体122,并且该第一盖体121’和该第二盖体122分别设置在该增压泵120’两个相反方向的端部。该第二盖体122具有储水腔、进水端126和出水端127,该进水端126和出水端127分别与该储水腔相连通。图2示出了图1中A处的示意性内部结构图。如图2所示,该储水腔可以包括三个腔体125,该三个腔体125可以围绕第二盖体122的底部的空间均匀分布。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增压泵通常都是按照水平方向放置的,由此会带来一些问题,例如增压泵的储水腔内的水不会一直处于充满储水腔的状态,所以储水腔内通常是同时存在水和空气的,由此导致增压泵在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震动和噪音。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减震降噪的增压泵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增压泵组件的减震降噪效果不明显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减震降噪的增压泵组件,包括:固定架,其具有上壁以及从所述上壁周缘向下延伸的侧壁,所述上壁和所述侧壁共同限定一容置空间;增压泵,其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分别设置在所述增压泵的两个相反方向的端部,所述第二盖体具有储水腔和出水端,所述出水端与所述储水腔相连通;其中,所述增压泵按照所述第二盖体朝下的竖向方向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以使得水始终充满所述储水腔,以实现所述增压泵的减震降噪;所述第一盖体处具有至少一个固定位,所述上壁处具有分别与所述至少一个固定位对应的至少一个安装孔;所述增压泵组件还包括分别与所述至少一个安装孔对应的至少一个紧固件,每个紧固件贯穿对应的安装孔并紧固在对应的固定位处,以将所述增压泵固定在所述上壁处。可选地,所述增压泵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减震垫,每一减震垫设置成接触或靠近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上壁,以吸收由所述增压泵产生的震动力。可选地,所述减震垫包括:中空内腔,用于供所述紧固件穿过其中,以将所述减震垫固定在所述固定位处;所述中空内腔的最小直径大于所述紧固件的直径,以吸收所述增压泵产生的沿着所述减震垫的径向方向的震动力。可选地,所述减震垫还包括:多个减震槽,其设置在所述减震垫的外表面和/或内表面处,以吸收所述增压泵产生的沿着所述减震垫的轴向方向的震动力;其中,每一减震槽沿所述减震垫的周向围绕所述减震垫的外表面或内表面设置。可选地,所述减震垫的外表面和内表面均设置有减震槽;其中,设置在所述减震垫的外表面的任一减震槽和设置在所述减震垫的内表面的任一减震槽之间在沿着所述减震垫的轴向方向上错位分布。可选地,每个所述减震垫包括:第一端部,其构造成能够穿过所述安装孔以接触或靠近所述固定位;第二端部,其沿着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反的方向延伸;限位槽,其沿所述减震垫的周向围绕所述减震垫的外表面设置,用于将所述减震垫卡设在所述上壁处,以使得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分别位于所述上壁的两侧。可选地,所述增压泵组件还包括:限位组件,其用于将所述第一盖体限位在所述固定架的所述上壁,并将所述增压泵的第二盖体限位在所述侧壁的底部,以将所述增压泵限位在所述容置空间内。可选地,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下限位元件,其设置成至少部分地包裹所述第二盖体,并将所述第二盖体限位在所述侧壁的底部;上限位元件,其设置在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上壁之间,以将所述第一盖体限位在所述固定架的所述上壁;其中,所述下限位元件的材料选择成能够吸收所述增压泵产生的震动力的软质材料。可选地,所述上壁具有一定位槽,所述第一盖体具有一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定位槽相对应;所述上限位元件一端套设在所述凸起部处,另一端嵌入所述定位槽内。可选地,所述上限位元件的材料选择成能够吸收所述增压泵产生的震动力的软质材料;或者所述上限位元件和所述定位槽之间设置有减震片,以吸收所述增压泵产生的震动力。与现有技术中普遍认为的需要将增压泵按照水平方向设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减震降噪的方案相比,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克服了本领域技术人员的技术偏见,开创性地提出将增压泵按照与水平方向垂直的竖向方向设置在固定架的容置空间内可以实现对增压泵进行减震降噪的构思。将增压泵按照竖向方向设置能够减震降噪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当增压泵按照竖向方向设置时,由于出水端与水充满储水腔时的水平面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使得水始终是充满储水腔的。由此使得储水腔内不可能存在空气,即储水腔内只存在水,因此与现有技术中储水腔内不仅存在水,还存在空气的技术方案相比,增压泵在工作时产生的震动和噪音会极大减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案,通过对增压泵外部结构、固定架的结构以及增压泵与固定架之间的连接关系进行改进,使得增压泵可以悬浮地设置在容置空间内,由此极大降低增压泵在工作时产生的震动以及噪音。又由于使用限位组件将增压泵设置在固定架处,并且该限位组件与固定架相接触的部分为软质材料,或者与固定架之间设置有减震片,进一步减小了增压泵在工作时产生的震动和噪音。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案,通过设置至少一个减震垫进一步减小增压泵在工作时产生的震动和噪音。又通过巧妙并合理地设计减震垫的结构、减震垫与固定架以及与增压泵之间的位置关系,实现了对增压泵各个方向的减震降噪。具体地,减震垫的内外圆周面均具有减震槽,这可以最大限度地吸收增压泵产生的沿着减震垫轴向方向的震动力,或者增压泵产生的具有沿着减震垫轴向方向的分力的震动力。并且,减震垫的中空内腔的最小直径大于紧固件的直径,换句话说,中空内腔并没有被紧固件填满,仍然具有一定的空间,这可以最大限度地吸收增压泵产生的沿着减震垫的径向方向的震动力,或者增压泵产生的具有沿着减震垫的径向方向的分力的震动力。上述结构以及设计是专利技术人经过大量实验验证所获得,并且经过实验验证,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本专利技术中的增压泵组件可以使得增压泵的噪音值降低至少10%。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附图说明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增压泵的示意性结构图;图2是图1中A处的示意性内部结构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增压泵组件的示意性立体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增压泵组件的示意性剖视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减震垫的示意性立体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减震垫的示意性剖视图;附图标记:110-固定架,111-上壁,112-侧壁,113-容置空间,114-固定架的底部,115-定位槽,116-安装孔,120/120’-增压泵,121/121’-第一盖体,122-第二盖体,123-固定位,124-凸起部,125-腔体,126-进水端,127-出水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减震降噪的增压泵组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减震降噪的增压泵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其具有上壁以及从所述上壁周缘向下延伸的侧壁,所述上壁和所述侧壁共同限定一容置空间;增压泵,其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分别设置在所述增压泵的两个相反方向的端部,所述第二盖体具有储水腔和出水端,所述出水端与所述储水腔相连通;其中,所述增压泵按照所述第二盖体朝下的竖向方向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以使得水始终充满所述储水腔,以实现所述增压泵的减震降噪;所述第一盖体处具有至少一个固定位,所述上壁处具有分别与所述至少一个固定位对应的至少一个安装孔;所述增压泵组件还包括分别与所述至少一个安装孔对应的至少一个紧固件,每个紧固件贯穿对应的安装孔并紧固在对应的固定位处,以将所述增压泵固定在所述上壁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降噪的增压泵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其具有上壁以及从所述上壁周缘向下延伸的侧壁,所述上壁和所述侧壁共同限定一容置空间;增压泵,其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分别设置在所述增压泵的两个相反方向的端部,所述第二盖体具有储水腔和出水端,所述出水端与所述储水腔相连通;其中,所述增压泵按照所述第二盖体朝下的竖向方向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以使得水始终充满所述储水腔,以实现所述增压泵的减震降噪;所述第一盖体处具有至少一个固定位,所述上壁处具有分别与所述至少一个固定位对应的至少一个安装孔;所述增压泵组件还包括分别与所述至少一个安装孔对应的至少一个紧固件,每个紧固件贯穿对应的安装孔并紧固在对应的固定位处,以将所述增压泵固定在所述上壁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泵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减震垫,每一减震垫设置成接触或靠近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上壁,以吸收由所述增压泵产生的震动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压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垫包括:中空内腔,用于供所述紧固件穿过其中,以将所述减震垫固定在所述固定位处;所述中空内腔的最小直径大于所述紧固件的直径,以吸收所述增压泵产生的沿着所述减震垫的径向方向的震动力。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增压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垫还包括:多个减震槽,其设置在所述减震垫的外表面和/或内表面处,以吸收所述增压泵产生的沿着所述减震垫的轴向方向的震动力;其中,每一减震槽沿所述减震垫的周向围绕所述减震垫的外表面或内表面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增压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垫的外表面和内表面均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祖根
申请(专利权)人:莱克电气绿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