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可骑行的行李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64379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2 14: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可骑行的行李箱,包括箱体、手扶装置、一对前置轮、一对后置轮和设于箱体内的驱动装置、控制装置、电源、信号接收装置,箱体顶部设有收纳部;手扶装置设于箱体的一端顶部上,并伸入箱体内,手扶装置可收纳于收纳部内;一对前置轮位于箱体设有手扶装置的一端底部,并通过连杆与手扶装置连接;一对后置轮设于箱体另一端底部;驱动装置可驱动一对前置轮和/或一对后置轮转动;控制装置设于手扶装置上,与驱动装置电连接;电源与驱动装置、控制装置电连接,信号接收装置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产品可直接骑行,不用手推拉,坐到箱体上,通过移动端就能控制行李箱运动,可前驱、后驱或四驱,使用方便、省时省力。

A versatile suitcas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multifunctional riding boot, which comprises a box body, a walking device, on the front wheel, a rear wheel and a box of the driving device, control device, power supply, signal receiving device, a storage box at the top end part; walking device is arranged on the box body on the top, and extends into the box in vivo, walking device can be arranged in the holding part; a front wheel is provided with a walking device located at one end of the box bottom, and connected by the connecting rod and the walking device; a rear wheel is arranged on the other end of the box bottom; the drive device can drive a pair of front wheel and rear wheel of / or a control device is arranged on the walking device; that is connected with the driving device of electric power; electric connection control device and driving device, signal receiving device, and control device for electrical connection.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directly riding, without hand pushing and pulling, and can be seated on the box body. The movement of the trunk can be controlled through the mobile terminal, which can be used conveniently, and time and labor can be saved by the precursor, rear drive or four-wheel dri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可骑行的行李箱
本技术涉及行李箱的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可骑行的行李箱。
技术介绍
传统的行李箱功能单一,人们在旅行时,只能靠人力拖行或者手提,大大增加了使用者的负担,让使用者非常劳累。为了减轻使用者在使用行李箱时的便捷性,通常是针对行李箱的导轮进行改进,使行李箱拖行、推行更加省力方便,但这种方式或多或少会需要消耗人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行李箱可直接骑行,不用手推拉,坐到箱体上,通过移动端就能控制行李箱运动,可前驱、后驱或四驱,使用方便、省时省力。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功能可骑行的行李箱,包括长方体形的箱体、手扶装置、一对前置轮、一对后置轮、驱动装置、控制装置、电源以及信号接收装置,所述箱体顶部设有收纳部;所述手扶装置设于所述箱体的一端顶部上,并伸入所述箱体内,所述手扶装置可收纳于所述收纳部内;一对所述前置轮位于所述箱体设有所述手扶装置的一端底部,并通过连杆与所述手扶装置连接;一对所述后置轮设于所述箱体远离所述手扶装置的一端底部;所述驱动装置设于所述箱体内,并用于驱动一对所述前置轮和/或一对所述后置轮转动;所述控制装置设于所述手扶装置上,并与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所述电源设于所述箱体内,并分别与所述驱动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信号接收装置设于所述箱体内,并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用于接收移动端的控制信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产品可以直接进行骑行,不用手拉或手推,使用者坐到箱体上,通过移动端发射控制信号给信号接收装置,信号接收装置将接收到的控制信号传输到控制装置,然后由控制装置控制驱动装置驱动行李箱运动,驱动装置可实现前驱、后驱或者四驱,手扶装置的转动来带动前置轮转向,使用方便、省时省力。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地,所述收纳部包括收纳槽和盖板,所述收纳槽是由所述箱体设有所述手扶装置的一端顶部向所述箱体底部凹陷形成,所述盖板的一端与所述箱体的端部转动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盖板可相对所述箱体转动的盖合到所述收纳槽上。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方便手扶装置的收纳。进一步地,所述手扶装置包括手扶横杆和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从所述收纳槽内部向所述箱体底部的方向贯穿所述箱体,其一端与所述连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手扶横杆连接,通过所述伸缩杆的收缩可将所述手扶横杆收纳于所述收纳槽内。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这样使用者就能手握手扶横杆,并控制手扶横杆转动来带动伸缩杆转动,从而控制连杆上的一对前置轮转向,控制结构合理,操作方便。并且,需要使用手扶装置时,就通过将收缩杆伸展出来,使用者就可手握手扶横杆操控行李箱;不需要使用手扶装置时,就通过将收缩杆收缩到收纳槽内,并盖上盖板。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装置设于所述手扶横杆上。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方便使用者操控行李箱运动。进一步地,所述收纳槽内设有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与所述电源电连接,用于给移动设备充电。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增加本行李箱的充电功能,使行李箱具有更多的实用功能。进一步地,所述充电装置包括USB接口和无线充电装置,所述USB接口和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均设于所述收纳槽内,并与所述电源电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USB接口和无线充电装置可方便使用者给移动设备进行有效的有线充电和无线充电。进一步地,所述箱体远离所述手扶装置的一端上还设有把手和可伸缩的手拉杆。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当行李箱不能进行电动驱动时,可通过手拉杆拖行,以备不时之需,把手也方便对行李箱的提拉。进一步地,一对所述前置轮分别设于所述连杆的两端上。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使得行李箱转向稳定,运动平顺。进一步地,所述箱体设有所述手扶装置的一端底部向其顶部凹陷形成有避让部,所述避让部的凹陷深度小于所述前置轮的直径,凹陷宽度大于所述前置轮的直径,并小于所述箱体的长度。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这样就能保证前置轮运转和转向时不会与箱体产生摩擦接触,造成行李箱运行和转向不良,影响行李箱的使用效果。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两侧外表面上分别对称设有用于脚踏的踏板。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使用者在骑行行李箱时腿部的放置,提高使用的舒适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产品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产品优选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产品收纳手扶装置后的优选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产品另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箱体,2、手扶装置,3、前置轮,4、后置轮,5、驱动装置,6、控制装置,7、连杆,8、手扶横杆,9、伸缩杆,10、避让部,11、电源,12、踏板,13、信号接收装置,14、收纳槽,15、盖板,16、USB接口,17、无线充电装置,18、把手,19、手拉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2所示,一种多功能可骑行的行李箱,包括长方体形的箱体1、手扶装置2、一对前置轮3、一对后置轮4、驱动装置5、控制装置6、电源11以及信号接收装置13,所述箱体1顶部设有收纳部;所述手扶装置2设于所述箱体1的一端顶部上,并伸入所述箱体1内,所述手扶装置2可收纳于所述收纳部内;一对所述前置轮3位于所述箱体1设有所述手扶装置2的一端底部,并通过连杆7与所述手扶装置2连接;一对所述后置轮4设于所述箱体1远离所述手扶装置2的一端底部;所述驱动装置5设于所述箱体1内,并用于驱动一对所述前置轮3和/或一对所述后置轮4转动;所述控制装置6设于所述手扶装置2上,并与所述驱动装置5电连接;所述电源11设于所述箱体1内,并分别与所述驱动装置5、所述控制装置6电连接;所述信号接收装置13设于所述箱体1内,并与所述控制装置6电连接,用于接收移动端的控制信号。本技术产品可以直接进行骑行,不用手拉或手推,使用者坐到箱体1上,通过移动端发射控制信号给信号接收装置13,信号接收装置13将接收到的控制信号传输到控制装置6,然后由控制装置6控制驱动装置5驱动行李箱运动,驱动装置5可实现前驱、后驱或者四驱,手扶装置2的转动来带动前置轮3转向,使用方便、省时省力。需要说明的是,信号接收装置13可以具体为蓝牙信号接收装置,移动端具体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与蓝牙信号接收装置信号连接,来控制本技术行李箱的驱动,使用方便、智能。一对前置轮3和一对后置轮4的驱动方式具体为,设置四个电机,一对前置轮3和一对后置轮4分别一一对应连接到四个电机的驱动端上,每个电机由都与控制装置6电连接,通过控制装置6来控制四个电机运转,实现前驱、后驱或者四驱。为了方便手扶装置2的收纳,所述收纳部包括收纳槽14和盖板15,所述收纳槽14是由所述箱体1设有所述手扶装置2的一端顶部向所述箱体1底部凹陷形成,所述盖板15的一端与所述箱体1的端部转动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盖板15可相对所述箱体1转动的盖合到所述收纳槽14上。在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手扶装置2包括手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多功能可骑行的行李箱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可骑行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方体形的箱体(1)、手扶装置(2)、一对前置轮(3)、一对后置轮(4)、驱动装置(5)、控制装置(6)、电源(11)以及信号接收装置(13),所述箱体(1)顶部设有收纳部;所述手扶装置(2)设于所述箱体(1)的一端顶部上,并伸入所述箱体(1)内,所述手扶装置(2)可收纳于所述收纳部内;一对所述前置轮(3)位于所述箱体(1)设有所述手扶装置(2)的一端底部,并通过连杆(7)与所述手扶装置(2)连接;一对所述后置轮(4)设于所述箱体(1)远离所述手扶装置(2)的一端底部;所述驱动装置(5)设于所述箱体(1)内,并用于驱动一对所述前置轮(3)和/或一对所述后置轮(4)转动;所述控制装置(6)设于所述手扶装置(2)上,并与所述驱动装置(5)电连接;所述电源(11)设于所述箱体(1)内,并分别与所述驱动装置(5)、所述控制装置(6)电连接;所述信号接收装置(13)设于所述箱体(1)内,并与所述控制装置(6)电连接,用于接收移动端的控制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可骑行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方体形的箱体(1)、手扶装置(2)、一对前置轮(3)、一对后置轮(4)、驱动装置(5)、控制装置(6)、电源(11)以及信号接收装置(13),所述箱体(1)顶部设有收纳部;所述手扶装置(2)设于所述箱体(1)的一端顶部上,并伸入所述箱体(1)内,所述手扶装置(2)可收纳于所述收纳部内;一对所述前置轮(3)位于所述箱体(1)设有所述手扶装置(2)的一端底部,并通过连杆(7)与所述手扶装置(2)连接;一对所述后置轮(4)设于所述箱体(1)远离所述手扶装置(2)的一端底部;所述驱动装置(5)设于所述箱体(1)内,并用于驱动一对所述前置轮(3)和/或一对所述后置轮(4)转动;所述控制装置(6)设于所述手扶装置(2)上,并与所述驱动装置(5)电连接;所述电源(11)设于所述箱体(1)内,并分别与所述驱动装置(5)、所述控制装置(6)电连接;所述信号接收装置(13)设于所述箱体(1)内,并与所述控制装置(6)电连接,用于接收移动端的控制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可骑行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部包括收纳槽(14)和盖板(15),所述收纳槽(14)是由所述箱体(1)设有所述手扶装置(2)的一端顶部向所述箱体(1)底部凹陷形成,所述盖板(15)的一端与所述箱体(1)的端部转动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盖板(15)可相对所述箱体(1)转动的盖合到所述收纳槽(14)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可骑行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扶装置(2)包括手扶横杆(8)和伸缩杆(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义平何坤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千逸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